果然,正如劉封所想的那樣,劉巴不但沒有嫌棄任務繁重,反而因為身受重托而對劉封感恩戴德。
劉巴對於律法和經濟的天賦,是極其出眾的,日後劉封那位老爹把蜀中經濟搞的一塌糊塗,出來收拾局麵的人就是劉巴。
隨後,劉巴又作為諸葛亮的重要副手,幫助其製定《蜀科》。
《蜀科》雖然僅僅是蜀漢的律法,卻十分全麵,尤其體現了諸葛亮和劉巴等人的法治哲學,其思想來源主要是先秦的法家商鞅和韓非,以及前漢的新儒家董仲舒。
其最為優秀的一點便是將行法與教化合而為一,既強調以法為體,著重公平客觀原則,又注重以德為用,著重教化為本,這種將法家思想與儒家思想相結合的法治理念,在當時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進步性,對後世的法律思想和實踐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劉封最欣賞的便是這一點,因此在和劉巴的交流中,著重提醒對方要注意,劉封的目的並非是重農抑商,他的態度是農商並舉。
因此,希望劉巴在製定律法中,首要注重律法的公正、公平、公開,其次則是強調要配套合理、合規、合適的賦稅征收體係。
所謂無農不穩,無商不富。
為何會有這八個字?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農業稅好征收,而商業稅難以征收,行政成本過高。
中國古代推崇德行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反而是為了利益。
聽起來很矛盾,可實際上掰開就明白了,因為德治的成本最低。
大家都是有德的人了,那自然不能偷稅漏稅了,都是有德的人了,那自然不能作奸犯科了。
這可不就降低了行政成本了嗎?
而且不同於西方,中國的德治還真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目的。
西方中世紀,乃至於羅馬帝國時期為什麼實行包稅製?
還不是因為西方國家的收稅成本太高了,甚至比國家征收到的稅款還高,才不得已實行包稅製。
可東方這麼大一個王朝,卻能夠將統治觸須延伸到縣級,再靠著豪強宗族間接衍生到鄉村,這個德字雖然不是決定性因素,卻也是功不可沒的。
“子初兄,國家如人,農業便是骨頭,而商業便是血脈。空有骨架,無有血肉滋潤,其人焉能獨活?”
劉備和劉巴一番討論,發現對方果然對經濟很有研究,並不排斥商業之舉,頓時大為欣喜。
最後,劉巴拍著胸脯給劉封擔保,必定竭儘全力,編撰一部適合當下,並推動商貿發展,以及配套稅收體係的律法。
劉巴雖然清高自傲,卻是個聰明人,之所以會被劉封如此輕易折服,劉封的誠意也是很大的原因。
劉封不但直接給批了二十萬錢、兩千石糧食,五百匹絹帛的公費,更給劉巴表奏了一個商律從事的幕府職位,此位為比一千石,位尊同長史,極為清議。
除此以外,劉封還給了劉巴兩個六百石,四個三百石,十二個百石官吏的名額,任由劉巴自己表奏,但有所舉,劉封無一不應。
如此大手筆,可見劉封對商貿律法的重視,受到重用了的劉巴,又如何還會不滿足?
送走了劉巴之後,許褚突然走了進來。
在劉封疑惑的眼神中,拱手稟報道:“主公,虞仲翔和步子山到了。”
“他們怎會來的如此之快?”
劉封驚訝開口,虞仲翔還好,就在隔壁贛郡中出任太守,可步子山理應在吳縣,怎麼來的也是如此之快?
劉封壓下心中的好奇,親自來到二院。
此時,虞翻和步騭已經恭候在二院門口,其實以他們的身份,是應該能登堂入室,坐著等待劉封接見的。
隻是虞翻和步騭態度卻是十分謙恭,早早的就侯在二院外,看著許褚進去通傳都沒有離開。
虞翻也好,步騭也罷,在孫權手底下那可都是直臣,一個個能噴善剛,懟的孫十萬都受不了了,可在自己麵前,卻乖順如貓,爭相競順,即便是劉封也不免心頭升起了些許自得之色。
“仲翔,子山,來何速也。”
劉封上前,一手一個,將看見自己就大禮下拜參見的虞翻和步騭給拉了起來。
“你我名為君臣,實為良友,我引二君為心腹,自當禮遇,二君何必如此拘禮。”
劉封笑著挽住兩人,此時他的身材已經長到了一米七三左右,妥妥的七尺以上了,
即便矮了虞翻一頭,卻也和步騭差不多高了,因此,即便劉封挽著兩人,也不用擔心會有稚童之相了。
虞翻、步騭心中火熱,尤其是前者,雖然在郡中聞名遐邇,才學能力皆是上層,可他卻始終難以突破郡國門檻。
可投靠了劉封以來,不過年餘時間,就已經被表奏為了贛郡太守,雖然是從豫章郡中分割而出,卻也是實打實的兩千石太守正職,成為了家族有史以來官位最高之人。
後世人是無法理解虞翻心中的狂喜,以及對劉封的感激之情的。
劉封這等於是幫助虞翻以及整個虞家鯉魚躍了龍門,自此以後,虞家也算是成了兩千石之家,後世子孫就有了成例,再想官居兩千石可就容易的多了,更彆說家門提升之後,能夠聯姻的對象也擴大到了兩千石以上,這可是真正意義上的階級躍遷。
步騭雖然不如虞翻,但在劉家體係中履曆極為豐富,從縣丞開始做起,又經曆了兩任縣長,隨後又參與了揚州江北兩郡的抗旱水利工程,可謂功勞卓著。
在這樣的情況下,被調來劉封身邊,顯然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果然,甫一見麵,兩人就得到了劉封的青眼禮遇,心頭更是火熱難耐,隻欲為劉封效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