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線後的半埋式掩體內,黑格舉著望遠鏡靜靜的望著這一切,麵色凝重。
黑格對德國人的抵抗十分意外,此時他意識到一點:指揮層對德軍防線出現了嚴重誤判,德國陣地根本就不像他們想的那樣被炸成了廢墟。
此時,正確的做法應是馬上終止進攻重新評估,再製定另一個可行的作戰計劃或者取消這個不切實際的計劃。
然而,海口已經誇出去了,這麼做相當於認輸,相當於承認自己指揮失誤承認自己不如夏爾。
尤其是最後一點,“不如夏爾”是絕不允許的。
坦克能做得到的事騎兵也一定能做到,他們必須做到!
黑格咬了咬牙,下令:“命令部隊,繼續進攻!”
“是,繼續進攻。”
一聲聲催命般的哨聲響起,另一批英軍士兵高喊著從戰壕中爬出來衝向敵人。
與之前不同的是,這回騎兵與步兵一同進攻,他們沿著索姆河從敵人防線側翼發起快速衝擊,試圖在那打開突破口。
然而,所有的一切都是徒勞。
騎兵無論人和馬都是血肉之軀,他們在鋼鐵製成的彈雨麵前不堪一擊。
幾排子彈打倒前排幾百匹戰馬後,人和馬的屍體就會組成一道屏障,讓後續騎兵無法高速通過。
接著,又一批射殺又一批屍體,周而複始。
障礙越來越多,最後都到了無法立足的地步。
電報像雪片一樣飛到黑格手裡:
“騎兵已無法進攻,除非讓人清除掉路線上的屍體。”
“敵人準備很充分,完全看不到彈藥不足的跡象。”
“我們不能這樣進攻,它毫無意義!”
……
但黑格充耳不聞,他給尼維勒打了個電話。
“情況如何?”黑格問。
“不太好。”尼維勒戰戰兢兢的回答:“德國人的火力比想像的猛烈得多,我們傷亡很大。”
尼維勒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在連續一周的炮擊後德國人還會有這樣的的火力!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黑格想的不是怎麼避免這些傷亡,他更擔心消息被媒體獲知。
“這是軍事機密,明白嗎?”黑格冷聲說:“不能讓外界知道,否則會影響公眾對勝利的信心,進而影響部隊的士氣。”
“明白,將軍。”黑格的話正合尼維勒之意。
隻要最終取得了進展,哪怕隻是跨出一小步,也能證明他們的進攻計劃是正確的。
至於傷亡了多少人,那是士兵的事,與他們無關。
(注:索姆河傷亡情況被隱瞞是史實。索姆河戰役首日傷亡6萬多人,但英法媒體卻絲毫未提這場血腥屠殺,兩天後才在《每日快報》上刊了一篇報道,卻是對戰爭極為積極樂觀,告訴人們軍隊正在索姆河戰場上取得勝利)
放下電話後,黑格對著地圖發了一會兒愣。
接著不等參謀說話,再次冷聲下令:“準備下一次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