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提賈尼跟著夏爾這麼久,看到的都是幾百人的小傷亡,上千人傷亡隻在達達尼爾海峽處於被敵人包圍的那場戰鬥中才出現過。
因此,他很難想像一天傷亡4萬人是什麼畫麵。
這時另一個情報遞了上來:“將軍,德國人提出‘為和平而談判’。”
提賈尼趕忙搶上前接過電報,看完後兩眼放光語氣帶著興奮:“要談判了,少將,戰爭要結束了!”
“彆對這個抱有太大的希望。”夏爾眼裡閃過一絲無奈。
“我可不這麼認為。”提賈尼激動的說:“隻要有人願意談,達成協議就是時間問題,至少戰爭烈度會小得多。”
畢竟知道在談判了,所有人都在期盼達成協議的那一天,就不會有多少人真的玩命。
“你想多了。”夏爾坐回椅子往後一靠:“你忽略了美國人。”
“美國人?”提賈尼不解的望向夏爾:“這跟美國人有什麼關係?他們甚至沒參戰!”
夏爾微微搖頭,順手拿過文件一邊簽一邊回答:“美國人給了英國很多貸款,將軍。”
英國人從美國那獲得的所有物資都是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向美國政府貸款,再用貸到的款買美國物資,其中包括大量子彈和炮彈。
(注:協約國用於作戰的彈藥有40%是美國生產的,最終貸款額超過了100億美元)
然而提賈尼還是不明白,一臉迷茫的望著夏爾。
夏爾隻好補了一句:“想想吧,將軍。如果現在和平了,你認為誰會為這筆貸款買單,英國人?德國人?還是法蘭西人?”
提賈尼陷入了沉思。
法蘭西人肯定不會支付這筆貸款,這與他們無關。
德國人也不會,他們沒有戰敗,他們是在占了上風的情況下“談判和平”的。
最應該支付的是英國人,貸款的是他們,直接獲益的也是他們。
然而,被德國圍困的英國人卻一窮二白根本還不起這筆貸款。
最重要的是英國人是世界第一強國,雖然處於衰弱期但擁有話語權且殖民軍無數,即便賴帳美國又能如何?難道還跟英國打一仗?
想到這,提賈尼恍然大悟:
“如果現在‘和平’了,沒人會為這筆貸款負責,它將成為一筆壞帳。”
“所以美國人希望這場戰爭繼續下去。”
“隻有……隻有最終打敗了德國從他們手裡拿到巨額賠償金,才有可能補上這筆貸款!”
夏爾點了點頭:
“說得對,將軍。”
“所以,美國財團會利用他們手裡對物資的控製權,極儘所能的左右英國和法蘭西的輿論。”
“他們會讓所有人相信,所謂的‘談判’隻是德國人的陰謀,是緩兵之計。”
提賈尼如墜冰窖,剛看到的一點希望瞬間被掐滅。
美國的確能做到夏爾說的那樣,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