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讓布盧小鎮。
教堂的鐘聲“當當”地敲著,隱隱還傳來一些唱詩聲,預示著一年一度平安夜的到來。
然而,這清脆悅耳的聲音並沒有給人們帶來一絲喜悅,戰爭的陰雲依舊籠罩在整個世界上空。
黑暗籠罩著大地,它在風雪中沉寂了一會兒,接著就無情的撕開了夜的寧靜。
不知道是誰先動的手,初時隻有一兩發炮彈的尖嘯,接著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密。
不久,整條西線都被呼嘯聲和爆炸聲填滿了,到處都是炮彈發射和爆炸時的間歇性亮光,就像閃電似的此起彼伏。
克裡斯汀少將在戰壕裡耐心的等著,他在感受炮彈的震動,由遠及近,再逐漸遠去往縱深推進。
這是夜間炮戰的普遍模式。
黑暗中,敵我雙方的炮兵都不太可能以對方戰壕為目標,因為看不見隻能瞎打。
他們更願意轟炸敵方炮兵,對方開火時炮口的火光和煙霧會暴露其位置,誰能先一步取得優勢就能步步壓著對手打並最終取得優勢。
又等了一會兒,等敵我炮兵打得難分難解時,克裡斯汀大喊一聲:“進攻!”
尖銳的哨聲馬上響起,一聲接著一聲,沿著戰壕傳了下去。
“夏爾A1”坦克率先沿著斜麵衝上無人區,它以3公裡左右的低時速朝敵人防線摸索前進,有些坦克的艙蓋都是打開的,車長需要探出頭來觀察外界的地形並為駕駛員引導。
沒有夜戰能力的坦克隻求能在戰場上為進攻的步兵擋幾批子彈,然後再安全的開回來。
士兵們沿著短梯從戰壕中一隊隊爬了出來,跟在坦克後朝敵人戰壕推進。
……
旅長戈德魯瓦衝在最前麵,緊跟在坦克後方。
這不是因為他勇敢,戰前他分析了一下,認為後方可能更危險,遠離坦克會增加被子彈、炮彈命中的概率。
他斷定坦克後才是最安全的,那裡是子彈和炮彈的死角。
幸運的話,隻需要跟著坦克在戰場上轉一圈就能平安回來了,還能獲得“身先士卒”的好名聲。
果然,對麵重機槍打出成片的彈雨,迫擊炮在身邊一發發炸開,就是沒有子彈和炮彈能威脅到他。
子彈打在坦克裝甲上發出爆豆般的“鏗鏗”聲,這讓他心驚肉跳。但為了活命,他依舊鼓足勇氣緊隨其後。
或許是因為緊張,又或許是因為黑暗,戈德魯瓦沒意識到自己身邊的士兵越來越少,最後隻剩下他一個人跟著坦克前進。
等他感到奇怪回頭張望時,忽然幾枚拉燃的手榴彈甩到他身邊,戈德魯瓦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就被爆炸帶起的煙霧吞沒。
……
格紮維埃從一開始就感覺不對勁,在他爬出戰壕朝帶領部隊前進時,感覺總是有幾名士兵跟在自己附近。
他們是警衛員?
身形似乎不對。
何況在黑夜以密集隊形衝鋒,沒走多遠警衛員就在槍炮聲中走散了。
是自己太敏感?
但格紮維埃又感覺不像,因為不管他跑向哪裡,那幾個身影總是像盯著食物的獵犬似的緊追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