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逃兵”死絕之前,英國軍隊在黑格的命令下朝德軍防線發起進攻。
走在最前方的是“惠比特犬”坦克。
黑格曾經說過“坦克和機槍是無用的,它們對戰場而言是多餘的。”
直到現在黑格依舊堅持這種說法,隻不過補充了一句對自己使用它們的行為作出解釋:“但有時並不妨礙我們在戰場上用一些多餘的東西,比如騎士喜歡用鮮血在他們的盔甲上勾勒圖案彰顯自己的英勇和戰績。”
英軍士兵心裡都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他們私下抱怨:
“偉大的屠夫又在我們麵前炫耀他的固執和愚蠢了。”
“如果隻是固執和愚蠢還沒什麼大不了的,但他同時冷酷無情。現在,我們隻能向上帝祈禱了。”
“你以為祈禱上帝會有用?”
“當然不,我是在祈禱來世不會再成為他的部下!”
……
這是英國遠征軍的內部矛盾。
士兵們在戰場上經曆過血腥和死亡後,已充分認識到機槍和坦克的重要性,尤其德國人曾經用機槍一天內就打死了10萬英國士兵。
他們很難想像,在如此慘痛的教訓後,黑格居然依舊堅持坦克機槍無用論。
士兵們沒有發言權,他們隻能感歎:
“如果機槍無用,倒在陣地的10萬具屍體難道是假的?”
“如果坦克無用,夏爾取得的一次次勝利難道是假的?它擋下的一片片子彈難道是假的?”
“傻子都知道它們是有用的,隻有那些躲在指揮部不用上戰場的人才可以無視它們的存在!”
……
黑格之所以堅持自己的看法,不是他眼瞎也不是他愚蠢,他隻是不願麵對、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而已。
而裝睡的人,是永遠叫不醒的。
因為裝睡,黑格必須無視坦克的戰術。
所有與坦克相關的戰術,包括步坦協同進攻戰術以及坦克防禦戰術。
所以,英軍的戰術才會始終落後於法國和德國,即便裝備了坦克也是如此。
“惠比特犬”坦克沿著斜麵“隆隆”的開上了無人區。
索姆河的地理條件很適合坦克作戰,這裡是白堊硬地且地勢平坦,唯一的困難就是一層層重疊在一起的彈坑。
不過這擋不住“惠比特犬”,它以7公裡的低速在彈坑中有如跋山涉水般搖搖晃晃的前行,炮塔上的四挺機槍隨著節奏跳動,幾乎要被甩出車身。
在它的後方,跟著一隊隊英軍士兵,他們麵如死灰,目光透過坦克的尾氣眺望德軍戰壕,抓著步槍的指節因為用力過猛而微微發白。
有些人甚至可以清晰的看到他們雙腳在發抖,幾次摔倒在地又被“富有同情心”的戰友強行扶起。
“緊跟坦克!”第五步兵旅旅長蒙蒂上尉揮著手中的轉輪手槍大聲下令:“坦克能阻擋敵人的機槍子彈,隻有跟在它們後麵才能衝進敵人戰壕!”
這是蒙蒂第5次組織對德軍的衝鋒了。
他認為坦克是用來擋子彈的工具,這可以掩護步兵進入戰壕。
蒙蒂成功了3次,所以堅信自己的理論是對的。
他跟其它人分享成功經驗時信心十足的說:“坦克和步兵要做的隻是分彆完成自己該做的事,這樣就能獲得勝利。如果失敗了,必定是其中之一做得不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