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茲河防線是在第二天淩晨六點多徹底閉合的。
原本應該更快,從比藏西到梅濟耶爾隻有60幾公裡。
這段路與之前的不一樣,提賈尼的機械化師一直在這一帶活動,基本沒有能反抗的敵人,一路上還有友軍協同,福煦為了加快行軍速度,命令部隊借來自行車甚至搭乘出租車前進。
之所以拖到現在,是因為一路上都有德軍投降。
福煦昨晚發來一封電報,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我從軍數十年從未見過如此多的俘虜,也從未見過如此溫馴的德國人。”
“他們在黑暗中突然跳出來投降,人數是我軍先頭部隊的好幾倍。”
“上帝,他們有機會把先頭部隊全部打死再突出重圍,卻選擇了投降。”
“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這樣,這還是我認識的德國人嗎?”
……
因為這被判定為優先等級低的電報,夏爾早上起床時才看到。
他輕輕一笑。
福煦在軍校裡當校長太久了,他不知道有種東西叫“未知的恐懼”。
處於突圍恐懼中的德國人不知道等在麵前的是什麼。
他們在看到法軍士兵時的第一想法是:
法軍已經到這裡了嗎?
而且還是步兵,那是否意味著前方的橋梁已經被法軍占領了?
如果是這樣,打下去還有什麼意義?
除非我們能遊過默茲河,否則就隻有投降。
甚至他們還會想:千萬彆開槍,打死眼前這些法蘭西士兵,有可能遭到法軍的瘋狂報複,他們有可能拒絕我們的投降!
簡單的說,被包圍的德軍就是隻驚弓之鳥,他們已經無法用正常的思維判斷看到的一切。
消息是七點多刊發的,《功勳報》又一次走在了其它報紙的前頭。
原本六點多發生的事無論如何也趕不及七點上市。
但科布多有自己的辦法。
他昨晚就排版了兩份報紙:一份帶有勝利的消息,一份沒有,兩份都進入印刷程序並加班加點印刷好。
最後等到勝利消息出來,他隻需要選擇把有勝利消息的那份送上市場。
其它報社瞬間傻眼了,他們要增刊至少要等到十小時後,而且信息還不全,隻能看著《功勳報》在市場上被哄搶而自己的報紙無人問津。
他們忍不住抱怨:
“這簡直就是作弊,《功勳報》能獲得的情報比我們多得多,也更快。”
“我甚至懷疑夏爾是有意卡在這個時間點閉合包圍圈的。”
“是的,我們的報紙是在勝利後報道,而《功勳報》,軍方幾乎是以它編寫的日程作戰!”
……
夏爾是冤枉的,即便夏爾平時很照顧自己的報社,但也沒到按報社編寫的日程作戰的地步。
不過他很願意看到《功勳報》順利突破350萬份登上法蘭西銷量最高的寶座。
再加上《小日報》80萬份的銷量,夏爾距離控製輿論更近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