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越下越大,閃電劃破天際,在滾滾的雷聲中照亮了坦克冷酷的輪廓。
豆大的雨滴打在坦克的裝甲上,發出“啪嗒啪嗒”的聲響,仿佛是在為敵人的生命倒計時。
第一裝甲師過河後直插梅斯,第一機械化師緊隨其後。
新組建的兩個摩托化師,則分成兩個方向沿著默茲河進攻。
他們將從後方包抄德軍的默茲河防線,這能讓貝當和福煦的部隊順利過河並對敵軍展開全麵進攻。
此時貝當和福煦對戰局一無所知,夏爾的作戰計劃沒有向他們透露,他們以為這樣的對峙至少會持續幾個月甚至更久。
……
貝當依舊在比藏西指揮部隊構築防禦工事,他做得很仔細,對每一座橋梁都做了細致的火力分配:
橋頭用半圓形戰壕包圍,前方挖好反坦克壕拉上鐵絲網。
第二重火力是幾挺馬克沁機槍,它們使用交叉火力對橋麵實施封鎖。
第三重是迫擊炮,第四重75炮,第五重榴彈炮……
作為一名“防禦專家”,貝當恨不得用子彈、炮彈將橋堆滿。
而且每一座橋都是如此,有些還構築起碉堡加強。
他對自己的“傑作”揚揚自得,心想,就算讓夏爾來進攻他布下的這道防線,隻怕也是九死一生吧。
這時,參謀接了電話後匆匆跑到他跟前:“將軍,第一裝甲軍來電,夏爾的部隊已突破了默茲河防線,第72摩托化師正在對岸進攻敵人防線,希望我部做好進攻準備!”
貝當愣了好一會兒,才問:“你說什麼?夏爾突破了默茲河防線?他,他是怎麼做到的?”
……
福煦與貝當不同,身在梅濟耶爾的他始終在規劃進攻。
他腦海裡想的是以梅濟耶爾為基地擴大戰果。
梅濟耶爾的好處是他在默茲河東岸,不存在渡河的困難。
然而,色當卻擋在前進的道路上,這是座要塞城市,到處是易守難攻的古堡和工事。
(上圖為色當古堡,保存至今)
尤其色當還卡在阿登森林和默茲河之間狹窄的通道內,就像一塊巨石似的擋住了出口。
福煦考慮了許多進攻方案:
像夏爾一樣從阿登森林繞過色當進攻。
但經過上次一役後德國人已有了準備,他們的防線已深入森林並在那構築了工事。
從默茲河夾擊?
這似乎也不行,德軍在色當布署有兩個榴炮團,他們的火力已足以封鎖河道。
就在福煦愁眉不展時,通訊兵驚喜的向他報告:“將軍,夏爾成功渡過默茲河,他的部隊正沿河北下進攻德軍岸防部隊,希望我們做好接應準備!”
福煦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夏爾的部隊已經過河了?他是怎麼做到的?”
……
雅尼鎮是從凡爾登到梅斯的必經之路。
曼施坦因帶著他的機動旅先一步趕到這,他打算在這給夏爾一個“驚喜”。
趕到後他第一時間讓部下驅逐鎮裡的居民。
他認為將反坦克炮布設在鎮內會更有優勢,房屋、街道、建築等,都會是反坦克炮絕佳的掩護。
曼施坦因知道留下居民對德軍更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