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刻府邸的大門緊閉,門環上落了厚厚一層灰,仿佛一位固執的老者,拒絕任何外界的打擾。
林詩雅站在朱紅色的大門前,聽著裡麵傳來的陣陣犬吠,心中不禁升起一絲無奈。
她已經在這裡等候了許久,但張老爺卻始終不肯露麵。
她知道,張老爺的頑固遠近聞名,但她也明白,農業改革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些地主們的態度。
“叩叩叩”,林詩雅再次敲響了大門,這一次,她的力道加重了幾分,清脆的敲門聲在寂靜的空氣中回蕩,仿佛在敲擊著張老爺緊閉的心門。
良久,門內才傳來一個蒼老的聲音“是誰啊,在外麵吵吵嚷嚷的?”
“張老爺,是我,林詩雅。”林詩雅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門內沉默了片刻,然後傳來一聲冷哼“不見!回去吧!”
林詩雅深吸一口氣她轉過身,目光落在遠處田間勞作的農民身上,一個新的計劃在她心中逐漸成形。
幾日後,張老爺府邸外,聚集了一群衣著樸素的農民,他們手中拿著沉甸甸的稻穗,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他們是第一批采用新技術的農民,如今,他們帶著豐收的成果,前來勸說張老爺。
張老爺看著眼前這群農民,心中不禁有些動搖。
他雖然頑固,但也並非愚昧之人。
他親眼看到這些農民手中的稻穗,顆粒飽滿,沉甸甸的,比他以往見過的任何稻穗都要好。
“張老爺,您看看,這是我們用新技術種出來的稻子,收成比以前好多了!”一個農民興奮地展示著手裡的稻穗,語氣中充滿了自豪。
其他農民也紛紛附和,講述著新技術帶來的好處。
他們的言語樸實無華,卻充滿了力量,每一個字都敲擊著張老爺的心房。
張老爺看著他們,臉上的表情逐漸從懷疑轉變為驚訝,最後,他長歎一口氣,緩緩說道“好吧,我試試。”
看到張老爺的態度轉變,周圍的地主們也紛紛表示願意嘗試新技術。
孫先生站在一旁,看著眼前這一幕,對林詩雅的策略暗暗叫好。
夜幕降臨,林詩雅站在窗前,望著遠處閃爍的燈火,心中充滿了希望。
然而她轉身走向書桌,提筆寫下一封信,信封上赫然寫著“戶部趙侍郎親啟”。
金碧輝煌的戶部大堂,檀香嫋嫋,趙侍郎肥胖的身軀陷在柔軟的椅墊裡,手裡撥弄著一串玉珠,眼神飄忽不定。
林詩雅的到來,並未讓他有絲毫起身相迎的意思。
“林大人今日又來,不知有何貴乾啊?”趙侍郎慢悠悠地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敷衍。
林詩雅並未理會他的怠慢,徑直走到他麵前,將一份奏折放在他麵前的桌案上。
“趙侍郎,這是下官關於追加農業改革資金的申請,還請您過目。”
趙侍郎漫不經心地拿起奏折,隨意翻看了幾頁,便又扔了回去。
“林大人,這農業改革之事,非同小可,國庫空虛,這銀子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之前撥給你的款項,難道還不夠嗎?”
“趙侍郎此言差矣,”林詩雅語氣堅定,“農業乃國之根本,如今新技術已初見成效,正需加大投入,才能進一步推廣。若能使全國農業產量提升三成,則國庫收入也將隨之增加,豈不是一舉兩得?”
趙侍郎眯起眼睛,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心中盤算著。
他並非不明白農業的重要性,隻是這戶部銀子,他向來看得比什麼都重。
“林大人所言,也不是沒有道理,”他頓了頓,眼珠一轉,“隻是這國庫空虛,實在難以撥出太多款項。這樣吧,我便再撥給你五千兩銀子,你看如何?”
林詩雅眉頭微蹙,五千兩銀子,對於如此大規模的農業改革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
“趙侍郎,五千兩銀子,恐怕難以支撐後續的推廣工作。下官懇請您,務必再考慮考慮。”
趙侍郎有些不耐煩了,“林大人,莫要得寸進尺!五千兩銀子已是極限,再多,本官也無能為力!”
林詩雅深吸一口氣,語氣更加堅定,“趙侍郎,您可知,若是錯過了這個時機,將會對國家造成多大的損失?屆時,邊疆戰事吃緊,糧草供應不足,後果不堪設想!”
趙侍郎臉色一變,邊疆戰事,是他心中的一塊心病。
他沉吟片刻,終於鬆口,“好吧,看在林大人如此儘心儘力的份上,本官便再撥給你一萬兩,但這也已經是極限了!”
林詩雅心中一喜,連忙謝過趙侍郎。
雖然一萬兩銀子仍不足以完全滿足需求,但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進展。
離開戶部,林詩雅心中輕鬆了不少。
然而,當她回到府中,卻收到了一個讓她擔憂的消息李大叔聯合了一些保守的農民,準備抵製農業改革……
周管家麵色凝重,欲言又止,“大人,李大叔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