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們原本把滑膛槍豎立在腿邊,隨著帶隊軍官一聲高呼,提槍舉槍,筆直地豎在每個人的胸前。長長閃光的刺刀如同一片山林。
“萬歲!萬歲!萬歲!”
“大明萬勝!萬勝!萬勝!”
每個方陣都是兩次高呼!聲音震耳欲聾,直衝雲霄。
在高台兩邊有觀禮台。
左邊坐著鄭王、周王等宗藩,成國公朱希忠、英國公張溶、國丈陽武侯薛翰等勳貴。
看到這彆出心裁的新式閱兵式,宗藩們保持沉默。
朱希忠、張溶、顧寰、湯世隆等勳貴熱烈地議論著。
“有殺氣!這才叫有殺氣!”
“沒錯,這才叫殺氣騰騰!尤其是取槍挺槍,那麼多刺刀刷地亮出來,帥氣!”
“殺氣不是亮刀槍就算了,精氣神都得跟上。據說今天校閱的羽林、控鶴軍,都是從東北和灤河戰場上輪值入京的。
海軍和陸戰營的兵,還是占領升龍城那一支。一看就是從屍山血海裡走出來,那眼神,那高昂的頭,沒錯了,隻有見過血,手裡有人命的才有這氣魄!”
“舒坦!痛快!那什麼軍樂隊演奏的軍樂曲,這才叫一個奮發向上,慷慨激昂。以前的曲子,氣勢有了,可這節奏還是慢了點。跟這新軍樂曲一比,還是差點勁。”
“聽說這新軍樂隊,小軍鼓、長號都是葡萄牙人教的,聽說西夷軍隊裡都用這個。再加上我們的軍鼓、竹笛和改進的銅笛,即輕快又激烈。”
“聽說裡麵的銅軍號是殿下指導工匠們做的,現在軍中新製,起床、出操、收操、歇息,作戰時進攻收兵,都是用這個號。
聽著確實好聽,脆生!”
左邊議論紛紛。
右邊觀禮台激動不已。
右邊觀禮台坐著的是李明淳、沈萬象等人帶領的國子監、一念公學等學子代表。
他們看著這新穎又讓激奮不已的閱兵式,感覺比誦讀十遍《少年中國說》還要讓人心情澎湃。
李明淳看著遠處站在馬車上,在一排排官兵麵前駛過,在排山倒海的高呼聲中屹立不動的那個身影,激動地對沈萬象說道。
“千鶴,《左傳》有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今日一見,方知道兩者其實本質是一樣的,都是在樹立信心。
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有了信心,就能與天地人好好地鬥一鬥,為大明萬民謀利,永固大明社稷。”
閱兵式結束,朱翊鈞以皇上身份,顧寰和戚繼光以京營正副總督的身份,宴請諸位觀禮嘉賓,以及接受檢閱的官兵們。
朱翊鈞在顧寰和戚繼光的陪同下,先去營房餐廳裡,一個方隊一個方隊的敬酒,向上千受閱官兵表示慰問,同時向他們頒發了萬曆元年西山閱兵紀念章。
這是大明,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新式閱兵,極具紀念意義。
朱翊鈞接著又去宗藩、勳貴那邊向諸位表示慰問,感謝他們在百忙中抽空前來參加這次閱兵式。
最後去到國子監、一念公學代表那一席。
朱翊鈞經常去國子監和一念公學講課,與這些學子都非常熟絡。
接受了他們的拱手長揖行禮後,朱翊鈞舉著酒杯,敬了他們一杯。
“諸位都感受到了,大明日新月異,各種新鮮事物層出不窮。應該也明悟到,我們正在經曆千年曆史之大變局。
我們現在不僅要舉目看大明,還要看更遠的地方。我們會發現,天下變成了世界,是那樣的廣袤巨大。
西夷人揚帆萬裡,遍及世界。我們大明豈能甘於落後?我們要奮發直追,而你們將是創造曆史的一群人。
你們不在拘泥於故紙堆裡,而是放眼世界。你們將為大明開創一座座山峰,讓子孫後代敬仰不已。
你們如同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終將把中華文明的光,照耀全世界。”
數百國子監和一念公學學子們,興奮地高舉雙手,學著那些受閱官兵,高聲歡呼著:“萬歲!萬歲!萬歲!”
勉勵一番後,朱翊鈞找李明淳和沈萬象單獨談話。
三人一前兩後,慢慢走在林蔭路上。
前後左右散布著上百位奉宸司的軍校。
朱翊鈞好奇地問道:“你們怎麼來了西山?”
李明淳答道:“回皇上的話。最近京裡有些動蕩,那些酸儒,帶著鼎德、文昌等書院的迂生學子們,借著天降異象的由頭,時時上一念公學和國子監挑釁。
說我們學習的新學是異端邪說,詆聖毀儒,禍國殃民,遺毒萬世,所以上蒼降下異象,警示世人。
我們那聽他們這一套,爭著爭著就文鬥不行直接改武鬥。
可是武鬥吧那些酸儒迂生們又打不過我們。隻是他們這次覺得老天爺給他們撐腰,氣焰囂張,屢敗屢戰,跟牛皮糖一樣。
卓吾先生擔心我們惹出更大的禍事,乾脆把我們全部移到西山來,借了西山營房和西山軍官學院的課堂,讓我們到這裡來講課學習。”
“原來如此。子陽,千鶴,你們教學也教了兩年,該換個地方曆練。有沒有想過去哪裡?”
李明淳和沈萬象對視一眼,拱手答道:“臣等不挑地方,陛下叫去哪裡就去那裡。”
朱翊鈞想了想,“千鶴精通經濟,擅於理財,就先去太仆寺。太仆正卿王汝觀,是朝中理財大家,你好好跟他學一學。”
沈萬象恭聲應道:“臣遵旨!”
朱翊鈞一指李明淳:“至於你李子陽,朕給你找了個好去處,去宣讚局!”
李明淳眼睛一亮:“宣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