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個敢報,一個敢信!_朕就是萬曆帝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綜合其他 > 朕就是萬曆帝 >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個敢報,一個敢信!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個敢報,一個敢信!(1 / 2)

“內閣都到齊了,楊公公,你那邊呢?”

張居正轉頭看向旁邊的楊金水。

楊金水笑眯眯地答道:“回張相的話,我們少府監計劃局、組織局、宣教局、財政局、金融局和審計局,六家的都事都到齊了。”

張居正在楊金水下首六人臉上掃了一遍,目光炯炯,“嗯,赫赫有名的少府監六大局,六大金剛,今日悉數到了我們內閣,榮幸,榮幸。”

“張相客氣了。”六人連忙應道。

彆人看少府監,霧裡看花,覺得這個閹黨執掌的內廷“斂財”機構,錯綜複雜,但是張居正知道,少府監看著下麵的衙門很多,但真正管事的就是這六個局。

其餘的招商局、農墾局、交通局,這個集團,那家銀行,其實都是工商實業,專門負責賺錢。

而淩駕於它們之上,統管著數十家影響大明經濟的巨型企業,從項目立項、資金運作、人事管理、互相協調、監督審計.通盤管理的就是這六大局。

毫不客氣地說,少府監等於一個小內閣,六大局等於六部,其餘招商局、農墾局、交通局、灤州煤鐵集團、太原煤鐵集團、彙金銀行.等於各省布政司。

裡麵的機構和運作模式,名義上是楊金水一手建立起來的,實際上是他奉皇上的意思搭建起來的,做了部分微調而已。

據張居正所知,少府監的運作效率比內閣要高得多。任何有賺錢的機會,他們都會第一時間嗅到,閉門會議討論,很快就拍板,接著是雷厲風行。

他們的內部口號是:“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驚世駭俗,卻讓人無比振奮。

隻是內閣不能像它,因為少府監隻是皇上專設的特殊機構,專事搞錢。

內閣不行,它除了搞錢,還要兼顧民生民計,地方與地方、中樞與地方、工商農的平衡.牽製多多,羈絆多多。

不過少府監值得內閣學習,那裡才藏著皇上最真實的治國理念。

張居正心裡輕輕歎了一口氣,朗聲說道。

“好了,人都到齊了,我們閒話少說,開會了。”

內閣開會現在也沿襲灤州傳過來的新作風。

小會圓桌開,大會對麵開。

今天這個半年經濟工作總結會,級彆挺高的,最低都是各寺右少卿,隻來了戶部、禮部、工部和太府、司農、都水、太常四寺的主佐官,外加少府監楊金水和他麾下六大金剛。

屬於小會。

那就一張橢圓形的長桌子,張居正坐在中間上首座位上。左邊是楊金水,右邊是內閣長史張學顏。

左邊下去是少府監六大金剛。他們是內閣的客人,自然要禮待,再下去是四寺正卿,打頭的是都水寺正卿潘季馴。

右邊下去是戶部尚書王國光、禮部尚書潘晟、工部尚書朱衡,再下去是三部左侍郎,以及楊巍、龐尚鵬等管著要緊司的右侍郎。

外麵東西靠牆還有兩排長桌子,分彆坐著四寺左少卿和右少卿,以及其他的右侍郎。

對麵坐著一排,是內閣經曆廳秘書處的四位秘書,負責會議筆記。

張居正繼續開口:“萬曆二年上半年,完成了一項最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全國的田地清丈以及人口普查。”

他環視一圈眾人,感慨萬千地說道:“田地清丈,整整搞了四年,從隆慶元年開始搞,一直到今年上半年。

抽調了四萬四千六百官吏、觀政和實習生,以及四萬七千五百名公學和學院學子,聘請了秀才、童生、工匠等臨時人員十三萬三千六百人,耗費了二百七十五萬圓,耗費巨大,終於看到了結果。

耗時這麼久,耗費這麼大,就是中間遇到了許多阻礙和曲折,甚至在隆慶三年,還在許多地區重新清丈了第二次,第三次。

這些苦,大家都知道,本相也就不在這裡念叨了。

這次田地清丈,還同時進行了人口調查,也叫人口普查。

張長史,你給大家念一下初步的數據結果。”

“是!”

內閣長史張學顏開口說道:“開會前,張相跟下官說,叫我把此前大明田地清丈的數字摘要的念出來,做好對比,以便分析。”

張居正補充了一句,“沒錯。我們今天的會不僅要總結,還要分析。有了對比才能分析。我們要跟此前國朝的田地清丈或估算統計數據作對比,對比我們這次清丈的數據,進而分析我們的經濟進步還是退步,原因何在。”

說完,他一揮手,“張長史,開始。”

“是張相。”

“洪武十四年,清丈田地為三萬六千六百七十七萬畝,稅糧兩千六百一十萬石。洪武二十六年,田地為八萬五千零七十六萬畝,稅糧三千二百七十九萬石.”

張學顏看了看眾人,“這裡需要說明一下。戶部南京架閣庫的數據就是這樣,但是與洪武二十四年的三萬八千七百四十七萬畝相差甚遠。兩年時間怎麼可能開荒出這麼多田地來?而且稅糧跟洪武二十四年的三千二百二十八萬石,相差不遠。

再對比宣德元年的四萬一千二百四十六萬畝,我們相信要麼是地方官虛報多報謊報大量的田地,使得洪武二十六年的田地清丈數字大為失真。”

眾人麵麵相覷,心裡有數了。

洪武二十六年,太祖皇帝快要駕崩了,那時的他喜怒無常,再加上前些年幾起大案,殺了官庶軍民十幾萬,下麵的人聽到他打個噴嚏,都要嚇得渾身哆嗦。

為了哄太祖皇帝他老人家開心,肯定拚命地往上加數字,胡亂填。

“成化二十一年大明田地是四萬八千一十一萬畝,稅糧二千六百五十八萬石。成化二十三年,田地猛增到八萬二千五百三十九萬畝,稅糧卻降低到兩千六百三十二萬石。

弘治元年,田地依然是八萬二千五百三十九萬石,稅糧卻又降低了,隻有一千九百五十六萬石。

一直到弘治十八年,田地變成了四萬六千九百七十二萬畝,稅糧為兩千六百七十九萬石。”

張居正左手指了指張學顏,示意他暫停。

“大明立朝以來,也就洪武年太祖皇帝,抽調人手,深入地方,切實清丈了田地,製成了魚鱗冊。

此後再無實際測量,隻是根據地方布政司、府、縣在魚鱗冊基礎增加減少的數字,進行整理統計。

本相認為,洪武二十六年的田地數字,以及成化二十三年,弘治元年到弘治十八年的田地數字,都是逗你玩,都是瞎雞兒亂寫的!”



最新小说: 帝國重器 角名同學,你也不想被排球知道… 八零惡婆婆,不孝子女統統閃開 魏晉不服周 快穿:漂亮宿主被盯上了 清穿:孝莊身邊的現代醫女 卷王經紀人在對照組綜藝爆紅了 我於人間證不朽 我在西北開加油站 改嫁小叔隨軍後,白眼狼們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