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僅不受其它衙門影響和約束,上下級也儘可能少影響和約束。
比如按例,一般民事案件由縣司理院審理,從開始審理到結束,上級司理院不得乾涉。隻有等初級司理院審案完畢,上級司理院複審再加以審查複核。
大理寺是最高司理院,但它自上而下對地方各級司理院的管轄和影響,不是通過指令等行政手段,而是通過對案件的審核,重大案件的最終裁定以及死刑核準來施加,確保鞫讞司法過程的獨立和公正。”
朱翊鈞點點頭,“海公的意思朕大致明白了。
司理院獨立出來,中央司理院以大理寺兼理,地方司理院從按察司分出來,與它再無瓜葛,各省三司和撫台,嚴禁乾涉,確保它獨立公正運作。”
“是的皇上。”
朱翊鈞點點頭,“嗯,當初成立司理院時,朕就想著把它單獨分列出來。隻是那時律法官員不多,人手緊張,而且這是一個全新的官製,需要從無到有建立起來。
為了方便調集人手,儘快搭建它,朕思前想後,決定把司理院和都察院捏合在一起,想借著都察院和按察司的資源先把司理院的骨架搭建起來,時機成熟的時候再分列出去。
現在海公所言,確實到了該分家的時候了。”
既然皇上早就有這個心思,海瑞也就放心了。
“皇上聖明。依法治國,司理院是重要一環,正如皇上在其成立之時所言,它是大明律法最後的保障,重中之重,不容有失。
要想讓它成為大家都能承認的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平台,必須足夠權威。司理院的權威來自何處,就在於中立公正。
不偏不倚方為中,堅持原則當為立;惟木從繩則正,律法為準繩。無私公平方可公。公平正直,乃理國第一要道。
隻有堅持中立公正,日積月累,才能讓司理院的權威樹立起來。”
朱翊鈞欣然地點點頭:“海公是大明第一正臣,朕相信你能把司理院打造成中立公正的典範。
那都察院如何分製?”
“皇上,都察院禦史聞風彈劾那一套可以禁止了。
它既然身負糾劾百官、維護官紀的衙門,就應該製定監察體係,如少府監那一套任職前背調,離職前審查,接受舉報調查,完全可以吸收過來。
以前總是說君子是有德之士,舉報是小人所為,不鼓勵舉報。可是百年下來,朝野上下一堆的偽君子,還不如那些真小人!
臣曆任多職,又撫蘇數年,深刻認識到,道德隻能用於日常教育,讓百官們有羞恥之心,自覺之意。
但是要讓百官們不敢貪,還得靠嚴法重刑。
皇上仁德,體恤百官,厚俸重祿,還有額外津貼,中樞地方官員衣食無憂,皆有富餘。那國法更有理由嚴治他們。”
海瑞一臉威凜,說話時胡須一翹一翹。
“都察院設中央監察廳,監察內閣六部諸寺、戎政府五軍都督府和總局,以及各省撫台三司;地方繼續以按察司監察地方,以事查官。郡縣分監察局。
省郡縣各衙門官員任職前必須由按察司和監察局做背景調查,確保不能帶病上任。
離職前,不管是升遷、他調或致仕,必須做審查。該管部門的賬目要清、項目要明、政績要實。
實行連帶和倒查製。我們不怕出問題不怕做錯事,怕的就是出了問題無動於衷,做錯了事就是不改!”
說到這裡,海瑞看了一眼朱翊鈞,誠懇地說道:“皇上,臣覺得各省設巡撫行使監督之權,是一步妙棋。
地方治政之權,既要分,又要合。分是布政、按察和兵備三司分掌民政、監察和兵備之權。
合是必須有人監督三司,居中協調,提高行政效率。
巡撫就是承擔這個職責的人。但是臣撫蘇數年,覺得巡撫權柄還是過於輕了。司理檢法巡撫不必去管,也不能去乾涉。
但布政司和官紀監察,巡撫必須要管起來。
布政司多半站在地方的立場上,做出的許多決策和舉措,都是為本地而想,不會去考慮國庫有沒有錢,也不會去想會不會對鄰居各省造成影響。
皇上常常說,全國一盤棋,布政司埋頭下棋,隻看著自己眼皮底下的利益。巡撫就不能,他多是朝議大夫,甚至是資政學士,參與國政大略的決策討論。
他必須站在更高的高度去看本省布政司的治政決策和舉措,督促布政司堅決執行中樞決策,平衡好中樞和地方的利益。
這是巡撫應該做的,也是他必須要做的。”
朱翊鈞哈哈大笑:“海公做江蘇巡撫,果真是做出心得來了。你這些話說得很好,朕也明白你的意思。
巡撫隻是有一個督查局,幾個巡按,蝦兵蟹將,根本管不住布政司。嗯,可以把各省按察司交給巡撫去代管。
按察司可以如警政部門一樣,不僅受都察院直管,還受本省巡撫兼管。按察使取消左右使,改為按察使,和按察副使。
他們的任命都由都察院考察和決定,由吏部統一正式任命。
但是在酌定人選方麵,充分聽取該省巡撫的意見。
巡撫官階定為從二品,布政使定為正三品,按察使定為從三品。巡撫官階拔高,再兼管按察司。
他不能直接率領布政司,但是可以以監察權去督促布政司。
手裡沒權,布政司當巡撫在放屁!”
朱翊鈞最後一句話,讓海瑞仰首哈哈大笑起來。
王一鶚聽得有些懵逼。
海公,皇上想讓你做禦史中丞,執掌禦史台,你怎麼把司理院從禦史台推出去,剩下的都察院,還把各省的按察司交給巡撫兼管。
你這不是在自剪羽翼嗎?
彆人都在拚命地往懷裡攬權,你倒好,還要分權出去。
不過王一鶚很快就明白海瑞的心思,隻要能確保司理院的中立公正,確保都察院能切實履行監管官紀的職責,權柄多少不在他的考慮之內。
海公啊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