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辛知道今夜就將打響國戰。
但時間緊急,他既然來不及恢複到全盛,且短時間內提升不了太多實力,就乾脆不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
轉而提升隊友的力量,安排他們鎮守各地。
高辛完成了對海王港勢力的征服,改變了很多東西。
譬如大和領,已經改名太歲領,用以紀念太歲在這裡的海邊登陸。
山口村則改名魔刀村,複仇幫等人曾經待的吉原村,裡麵的倭人也被清算覆滅,改名為複仇村。
林氏村還是林氏村,可他們的領導體係已經不是林家宗族製了。
各地的土霸主,全部都被拆分混編,挑選其中一部分人加入複仇幫,極小部分人加入聖靈社。
聖靈社大開分社,同時直轄境內九村二區之地。
所謂九村二區,是指聖靈國度現在的地盤。
太歲領三個村子,怒水鄉三個村子,外加腦子換來的通靈村、古蛇村以及翡翠村。
通靈村曾經是惡龍帝國裡的,古蛇村曾經是伊甸天堂那邊的,翡翠村則是米蘭秩序的。
二區則指島嶼中央的死亡丘陵,以及大海上的水上都市。
在版圖上,如果把太歲領和怒水鄉看成一根火炬,死亡丘陵就像是柱子上的火球,而買來的三個村則正好是火炬東西北三個方向延展的三條火苗。
整個聖靈國度版圖,就像是一座閃閃發光的獎杯。
而聖靈社,則成了國度境內所有村子的霸主機構,直接統治九座銀塔村。
這是史無前例的事。
雖然各大勢力以前都是九個村領地,可直轄的,通常隻有三座。
而另外六座則交給本地的中等幫派自行爭奪,比如林家、雅庫紮、天心觀等等。
一方麵,這是為了刺激內部競爭,讓和平時期內部也能競爭出強者。
另一方麵,也是直轄太多,對己方統治不利,要花費很高的統治成本。
海王港為何能輕易放棄怒水鄉拿來買太歲腦,且在戰爭後,輕易拋棄了大和領?
就是因為這些地方不是他們直轄,說丟就丟了,作為一種戰略緩衝。
且因為銀塔電梯的交通,他們還能隨時又殺回來,反而讓占領這裡的勢力焦頭爛額。
總之罪獄島上的大勢力,都不看重領土上實際統治的人是不是自己。
隻要每年交夠錢,一個村裡是雅庫紮統治,還是黑血幫統治,還是什麼東西,都無所謂。
反正彆忘了,頭頂上還有三國九城即可,隻要交稅,多殘酷的統治都不管。
殘酷點也好,可以刺激更多強者誕生,然後三國九城再憑借更高的競爭力和待遇,把人吸引過來效力。
臟活累活都是中小型幫派去乾,鍋還得本地的土霸主背。
三國九城隻要掌握至強的核心競爭力,就可以不斷地虹吸人才與收割金錢。
可以說這是相當附和罪獄島實際情況的模式,三國九城全是這麼乾的。
看似很雜亂,好像幫派林立,割據的村霸一大堆。
實則是極其穩定的權力架構。
所以打來打去,三國九城還是三國九城。
唯一的反例,就是高辛。
正常來說,他應該加入某個勢力,或者被滅掉。
結果卻硬生生殺出了頭,獨立自主,打出一片天,打破了舊格局。
是近二十年來,唯一崛起的新國度。
但這是因為他個人實力太變態了,進步速度太逆天了。
拋去他這種怪物特例,正常來說,這種格局彆說二十年了,就算是二百年,也不會被動搖。
所以各方頂層大佬,都那麼排斥高辛這種史無前例的打破常規的人崛起。
原本,高辛也是想維持現狀的,立國之後沒有做出任何體製上的改變。
一方麵是他立足未穩,另一方麵島上沒有搞集權的土壤。
但現在,接觸了米蘭後,高辛想法變了。
讓大部分村子維持村霸競爭體係?以內耗來培養新強者?以至強的戰力進行收割?
雖然都這麼乾,乃至自古就這麼乾,但如果目標最終是要整體殺出去,就絕對要扭轉這種大環境。
內耗個錘子,目標是海的那邊!
而在不內耗的情況下,如何培養新強者?可以跟外麵的力量打啊。
初期的海王港為何那麼強?就是打海軍打出來的。
而且他們有核心價值觀,曾經無比團結。
假如海王沒有擺爛,跨海七義也沒散,那海王港得有多牛逼?
九大真龍,三大準龍王,而且索菲婭也可能成為準龍王,這就四大,直接比擬亞當的伊甸園!
這還沒算如果繼續保持早期打海軍的鬥誌與模式,在那種核心價值觀和鐵血洗練下,所源源不斷新培養出來的強者。
否則在海王的率領下,有可能現在是十幾尊乃至二十尊真龍。
然而世上沒有如果,從海王擺爛,索菲婭等二代領導班子把重心轉向罪獄島內部的那一刻,他們就背叛了自己的信仰,越混越弱了。
雖然也還有新強者出現,但新強者都是大白鯊、藤原智孝、露脊鯨、虎鯨這種人。
全是內部爭權奪利,陰謀鬥爭卷上來的。
高辛深思熟慮後,決定從現在就做起,直接把聖靈社的分社,開到每一座銀塔村。
然後將依靠太歲血而新晉的SR龍級,全都分配到各個村子,作為分舵的管理人。
“以後所有的銀塔村,全部由聖靈社直轄,不允許任何中小型幫派亂鬥。”
“薩雅,死亡丘陵以後就全部交給你了。”
“卡爾、陸行鯊、鋸齒鯊,你們怒水鄉的三座銀塔村。”
“白王,你去通靈村幫天心真人,瑞君你去翡翠村,阿蘭,古蛇村就交給你了。”
“牛王、凱哥、迪迦、克裡特斯你們就和我在一起,隨時應對亞當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