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還有誰想請辭?永晉帝殺瘋了!楚世昭的五色棒!_請娘子稱我為陛下!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綜合其他 > 請娘子稱我為陛下! > 第100章 還有誰想請辭?永晉帝殺瘋了!楚世昭的五色棒!

第100章 還有誰想請辭?永晉帝殺瘋了!楚世昭的五色棒!(1 / 2)

次日。

永晉帝很早便寬好了自己的衣裳,身著龍袍,命令內宦,通知長安的群臣,今日午朝。

大周王朝按照以往的製度而言,是每五日進行一次早朝,而永晉帝除了在位的早期,是有固定早朝的習慣,近十年來,他是不開所謂的朝會,一般都是在宮中,命令幾個親近的大臣入宮議事,尋常之事,就通過手諭和朱批來掌控朝廷。

依照大周王朝的現狀,永晉帝能夠維持現在的大周王朝能夠正常運作,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你以為永晉帝不清楚那些大臣的底細,你以為永晉帝不知道底下的土地兼並越來越嚴重。

永晉帝當然知道,但是大周王朝的內部矛盾太激烈了,他不是不想做事,而是每當永晉帝想要做些什麼的時候,他就能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在竭力阻止永晉帝進行改變。

世家大族、地方豪強、節度使、宗室皇親、外戚勳貴。

這些人的態度還有立場,永晉帝都要去考慮。

最難搞的是,永晉帝如果要製衡節度使在邊塞做大的勢力,那麼他就要仰仗世家大族,既然要仰仗世家大族的支持,這自然是要割利於他們,否則世家大族離心了,他又拿什麼和節度使對峙。

要知道,永晉帝剛剛上位的時候,整個中府軍號稱有二十多萬人,實際上足足有十萬多的人是吃的空餉。

所謂的二十萬兵力,至多隻能湊出八萬人,而朝廷每月卻都按照二十萬人的份額發著糧餉。

這些糧餉又到底是給誰吃了呢?

中央的軍事力量過於薄弱,這導致永晉帝隻能虛張聲勢,維係著大周王朝表麵上的強盛。

這就是為什麼,永晉帝一上位,立刻就流放了在正光帝時期,力主削藩鎮,廢除節度使製度的陰尚賢。

難道永晉帝不知道節度使的威脅,難道不知道陰尚賢是忠臣,他是在為大周王朝所考慮嗎?

陰尚賢說的話,固然利好了永晉帝,可是卻中傷了節度使們的利益,這就不利於團結了。

何況永晉帝一旦派兵削藩,討伐節度使,他們能不能打贏先另說,節度使為了自保,弄不好一起合兵共抗朝廷。

這不就是提前讓大周王朝就此破滅嗎?

永晉帝他所難受的地方,正是因為他這也動不了,那也動不了,動誰都是在動自己的根基。

那還動什麼?

怎麼動?

永晉帝是清楚自己如果單獨對付一個節度使是可以的,但是削了一個節度使,你又怎麼去保證其他節度使不會公然與朝廷相抗,所以真要削藩,無疑是默認要對付全部的節度使,出手一定要快而狠。

一旦走到了這一步,第一時間沒有削藩成功,就是把大周王朝帶到了一個不能往後退的懸崖。

而且永晉帝也清楚自己就算是打贏了,隻要不是那種大獲全勝,最後如果隻是慘勝的話,草原上的匈奴人也不會傻乎乎地讓內亂過後的大周王朝恢複過來。

真打,隻要不出現最理想的情況,那就是對大周王朝不利的。

不打,反而還能苟延殘喘一口氣。

大周王朝的局,在中央朝廷控製不住節度使的勢力開始時,就已經陷入了泥潭。

要麼就如永晉帝所想的那樣,天降一個猛男,可以拿著中府軍的兵力,將北地的這幾個主要藩鎮給製服,出現最理想的情況。

不然,眼下的大周王朝就是動不了節度使的。

現在的永晉帝首要麵對的問題是,在他駕崩之後,誰能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人。

有些問題長遠來講,光憑永晉帝一年的時間,是不可能有轉機的,他前半生在位二十多年都沒有做到,就憑著他現在這一口氣,就能把那些節度使給辦了?

而且永晉帝最擔憂的問題已經出現了。

他的三個嫡子,幾乎快要和世家大族穿一條褲子了。

對比下來,這反而凸顯出楚世昭的難得可貴了。

承天門外,廟堂開始了一次許久沒有出現過的午朝。

這一次,大臣們都表現出人心惶惶的樣子,先前永晉帝雖然說喜怒不形於色,但是永晉帝最好的一點,就是你隻要願意給他好處,他是真不會說殺人就殺人的。

除非這個人太不懂事。

王睿貞的死,實在是太突然了,畢竟王睿貞在廟堂上,那可是實打實的陛下‘鷹犬’。

這位是真正的親皇派。

“昨夜的事情,諸位愛卿也都知道了吧。”永晉帝在午朝的時候,身姿稍顯慵懶,好像沒有將午朝當成正式的朝會,而是一次閒散的聊天。

時任兵部尚書的盧恩這會兒早就不敢露頭了,垂著腦袋默不作聲。

吏部尚書的楊拱忽然從群臣中列走出,麵朝永晉帝開口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永晉帝點了點頭,示意楊拱繼續說下去。

“王大人這件事上實有不當之處,很多田地雖然名冊在案,有詳細的賬目,但十萬畝之巨,還是令人瞠目結舌,其罪當誅。”

“隻是,陛下又加罪夷滅三族,這是否過於嚴苛了。”楊拱低頭道。

楊拱在官場上一直以來都有很好的名聲,因為這個人很會說話,時常也會做出主動打圓場和稀泥的事情,算是‘老好人’。

王睿貞死了,楊拱不可能為他翻案,他沒這個能力,也沒這個必要翻案。

這是永晉帝親自下的令,但是楊拱保住王睿貞的後人,就是結下善緣,朝廷之中的其他文臣,也會認可楊拱的為人,往後也會給楊拱和他的後人賣個麵子。

楊拱之所以能在朝廷上屹立不倒,沒有一點本事是很難的。

永晉帝有時候也需要楊拱這麼一個能夠在群臣和皇帝之間做緩衝的大臣。

“這嚴苛嗎?”永晉帝板著臉,輕輕道:“朕可是聽說,王睿貞在南方的這十萬畝良田裡,除了那些土地投獻的,還有很多是他兒子貪墨過來,強取豪奪的。”

“就算是這樣,愛卿都要袒護他們嗎?”

說到這裡,永晉帝又輕輕道:“將楊愛卿說的話,記錄在案。”

楊拱頓時愣住了,他哪裡能想到永晉帝會在這裡,突然來一手君臣對奏,直接是讓身後的史官記錄今日發生的事情。

而且,永晉帝一口咬定那些土地裡,還有王睿貞兒子貪墨的土地,楊拱對這些實在是不知情,這個時候,他再充什麼‘老好人’,當這個菩薩去保王睿貞的後人,那是要擔上臭名的。

“既然陛下已有決斷,又有確鑿的證據,臣不敢再議。”楊拱麵對永晉帝這種‘耍無賴’的做法,也隻能順從。

不過,承天門外站著的群臣們也意識到了今天的永晉帝,那是有備而來。

先前的永晉帝,大多時候都是讓下麵的人轉告他的‘意思’,從來不會主動去獨斷朝綱,而今咄咄逼人,著實是讓群臣難以捉摸心思。

“那就將這個案子結了吧。”永晉帝繼而道:“就以貪墨土地、縱容族人魚肉鄉野定案。”

這下,群臣們的臉色頓時難看了許多。

因為王睿貞的案子,嚴格來講就是士大夫鑽了一個身份上能夠進行一定免稅的空子,讓百姓主動獻出田地給他們,從而去降低這些獻出田地的百姓賦稅,相當於是士大夫幫助百姓免稅、降稅,而百姓則是把稅交給士大夫,不交給朝廷。

這是一個比較大型、大麵積的‘集體化土地投獻’的案子。

在規章製度合法的情況下,按理說是不違法的,隻不過是‘逃稅漏稅’的數額大了點。

永晉帝直接默認無視掉了‘土地投獻’的潛規則,他不給你按著這個定下罪來,反而是將王睿貞的罪名模糊化,把‘土地投獻’咬死是王睿貞貪墨土地的做法。

如此一來,那些同樣享有百姓土地投獻的普通士大夫不會因此狗急跳牆,隻會認為是王睿貞在整個過程中是真的貪墨了土地,有所疏漏,被陛下給抓到了,從而生出一股僥幸心理。

而永晉帝這樣去利用話術來設置陷阱,往後誰坐擁大量‘土地投獻’所得的土地,誰就有可能被永晉帝認定為——‘貪墨土地’,用這個罪名給宰了。

事實上,大周王朝的賦稅在永晉一朝,也隻不過是比開國時期的賦稅高出一些,不算高。

隻是連年的災情導致各地的糧食產出較低,通貨膨脹又嚴重,這就讓底下的百姓難以為繼。



最新小说: 難渡 我夫君是滅世魔頭 華娛之攝影係大導 獸世大佬的惡毒前妻被寵嬌了 糟!作精後媽深陷父子爭寵修羅場 從恒大踢後腰開始 擎神之全能女帝 急!我欺淩玩弄過的窮鬼變太子了 我以神話鑄長生 修仙:我的天賦有億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