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桓盛那麼變態啊?!
眾所周知,當一群男人聚集在一起,商討大事,尋求共同進步的情況下,就會自動生產一位點子王。
楚世昭還沒有想到謀反這一層,桓盛就已經在最底層等著他了。
合著我造反,我自己還沒興奮起來呢,你就先興奮起來了,你是什麼意思?
【“殿下,請看此圖。”】
【隻見桓盛拿出了一張長安城的地形圖,不僅如此,在這個地形上還畫滿了整個長安兵力部署的範疇。】
【“兵部常備的地形圖,早已年過百年,很多地形都有了變化,我便親自到處走訪,觀察,又新繪了此圖。”桓盛繼而又說道:“起初臣下是想要進獻給朝廷,用以謀取功績,如今看來,似乎更有用處了。”】
?
老小子,走一步看三步。
長安的地圖,還有兵力部署也能給你整出來,楚世昭都沒有做好的準備,你全準備上了這是?
【“我並無謀反之心。”你朝著桓盛凝視著。】
【“諸王確有謀害殿下之心啊!”桓盛語重心長地說道:“陛下年事已高,而因為殿下您所進獻的《治安疏》,天下朝臣大多所向東宮。”】
【“難道這些大臣不知道《治安疏》其中的苦衷是為了天下蒼生嗎?”】
【“他們知道!”】
【“但是,天下蒼生於他們而言,可有可無,他們隻想要把握住手中的財富,繼續奴役於萬民之上。”】
【“正是如此,這才是他們反對您的道理。”桓盛說到這裡,同樣是歎了一口氣道:“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冰。”】
【“世亂民貧,王不出頭誰做主。”】
【“事成,則殿下可以代政中興,事敗,大丈夫也不過頭顱點地,我願追隨明公,生死已然度之身外,殿下又何惜此身。”】
【“若是殿下不願相信我,可迎娶家妹,事成事敗,榮辱與共。”】
【看著桓盛如炬雙目,楚世昭長吸一口氣道:“善。”】
【永晉二十九年十月,永晉帝久年服用方士丹藥的身軀終發惡疾,在宮裡咳血不止,居住在東宮的楚世煦進獻了一枚紅丸,他告訴永晉帝,這是日夜苦求得道方士,這才拿到的神丸,服用此物,不僅可以延壽,還能醫治病體。】
【永晉帝有些猶豫,但是對於生的渴望,他難免生出了服用這枚紅丸試試的想法。】
【楚世昭聽說了之後,立刻從武德殿裡趕來,他看著這枚紅丸道:“父皇,這枚丹藥,用材珍貴,或許是有皇兄所說的神效,可常言道——‘虛不受補’,以如今您的身體,貿然服用如此藥物,實在是過於勉強啊。”】
【永晉帝聽了你的話,在猶豫之中,還是放下了丹藥,沒有服用。】
【你用自己所學的醫術,開始為永晉帝把脈,卻發現永晉帝一方麵是服用了過多的丹藥,有了中毒的表現,另一方麵就是人老力衰,身體虛弱。】
【以你現在的醫術,隻能延長永晉帝一段時間的性命,就算是拚儘渾身解數,永晉帝至多也隻能有三四年的活頭。】
【你的皇兄楚世煦見狀,反而鼓動朝臣攻訐你不願意用神丹醫治永晉帝,想要謀害父皇,這是不孝之舉。】
【你對此,自然反駁了回去,“若是父皇不服用兄長的丹藥,就是四弟我的不孝,可父皇服用了你的神藥,因此而崩殂,那麼到底是誰的過失呢?”】
【雙方各執一詞,爭吵不下,永晉帝在宮裡方士的勸說下,最終還是服下了這枚神丹。】
【永晉帝初用時,身體虛弱的症狀有所緩解,體內隱隱作熱,感覺暢快至極,就連批閱奏折都有了勁頭,一改先前的虛弱。】
【因此,永晉帝又讓楚世煦再進獻幾枚神丹過來,讚譽他的賢德孝順。】
【而永晉帝隻要一有痛楚,就開始服用這枚神丹,以期望能活得更加長久。】
【永晉二十九年十一月,永晉帝清晨服用了一枚紅丸,中午感覺身體疲倦,就又多服用了一枚,到了下午,永晉帝捂著胸口倒在了地上,遂陷入了昏迷之中。】
【曹微剛剛替永晉帝擬了一份旨意,打算褒獎進獻紅丸的東宮太子楚世煦。】
【然而突發的情況,讓朝臣互相爭執一詞,很多人懷疑是楚世昭看到神丹有如此奇效,暗中下毒,想要謀害永晉帝的性命,但很多已經投靠楚世昭的大臣都做出了反駁,認為永晉帝駕崩,對楚世昭沒有什麼好處,真正獲利最大的人是東宮太子,雙方開始圍繞著這枚神丹爭論不休。】
【史稱——‘紅丸案’。】
【永晉二十九年十二月,一直在昏迷著的永晉帝斷斷續續之中蘇醒,他清醒的時候,也知道自己時日不多,日夜都在思考自己到底要傳位給誰。】
【最終永晉帝認為將大周王朝這個位置,傳給了楚世煦的話,極有可能會讓王氏外戚做大,也會讓世家大族在大周王朝之中的地位一發不可收拾,於是擬旨之中,將皇位傳給了楚世昭。】
【但永晉帝也清楚,即便是留下了這道遺旨,以現在的情況,大周王朝的皇位也不可能落在楚世昭的頭上。】
【一個將死之人的態度,到底是怎麼樣的,對於那些活著的人而言,都是無關緊要的。】
【永晉帝深知無論怎麼樣,這樣的旨意都不可能得到朝臣的認可,也不可能讓皇後王從徽滿意,更不可能抵得過群臣。】
【這隻不過是他一時的垂死掙紮。】
【永晉二十九年十二月下旬,王從徽和掌印太監曹微合謀,兩人矯旨,將永晉帝留下的遺旨多處改正。】
【在新的旨意之中,皇位傳給了東宮的皇長子楚世煦。】
【而就在當夜,長安之中紛亂四起。】
【一場令世人震驚的‘軍事政變’,正在以極其恐怖的速度發展,隨之而來的,是一支名為先登武士的軍隊也在這個時候登上了曆史的舞台。】
【楚世昭以最快的速度,吩咐三千先登武士,去北、中、南三府軍進行武裝控製。】
【中府軍的將領楊方則以最快的速度和皇城禁衛軍統領黃陵聯絡,控製住了皇宮的秩序。】
【先登武士趁夜接管了三軍營地,當夜很多北、中、南三府軍的將士還未反應過來,各府的將官就被先登武士拿下。】
【那些有王氏背景,和楚世昭關係並不融洽的將官,當場就被先登武士趁亂殺死。】
【隻留下了一些態度模棱兩可,背景淺薄的將官。】
【而就在這個緊要的關頭,桓盛率著兩百個死士殺入了皇宮,他高舉著長劍喊道:“為謀晉王事,就在此時!”】
【桓盛想要借著這個機會,趁亂替楚世昭除掉首患,隻要楚世昭頭上的三位兄長死了,這個皇位就算不是楚世昭的,那也得是楚世昭的。】
不是,哥們。
你彆衝動啊!
楚世昭當場就急眼了。
桓盛要是把他三個兄長殺了,到時候楚世昭不將桓盛治罪和處死,問題可就太大了。
這三個兄長怎麼處理,可以學習李世民那樣的做法,楚世昭他自己出手是可以殺的,一些無名小卒也是可以殺的,到時候隨便找幾個死囚給那些小卒頂罪即可。
甚至在亂軍之中,楚世昭的那幾個皇兄‘無故失蹤’了都可以。
偏偏桓盛這樣有頭有臉的大臣,是不能替楚世昭去殺的。
楚世昭現在知道桓盛為什麼前幾次模擬推演都要被夷滅三族了,他是真給你做事,但就是純莽,而且不考慮得失的莽。
他必須得拉住桓盛。
你的好意,哥們心領了。
但哥們真沒要你這麼衝啊!
我給你背鍋都可以啊!
彆自己把自己的後路給斷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