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
僅僅隻是一個眨眼的功夫。
模擬推演就進入了結算的畫麵。
桓奕的眼前已經浮現了這次模擬推演,關於她輔佐楚世昭的整體評價。
【模擬結束,進入結算。】
【你的一生曇花一現,卻因嫁給了一位曆代難見的聖明之主而得以流芳百世,而你的家族更是貫穿了大周王朝的潮起潮落,由興盛再到覆滅,桓氏都在大周一朝擁有著超然的地位。】
【本次模擬推演,你的曆史評價為:賢淑有德。】
【在輔佐楚世昭的王圖霸業上,你的家族居功至偉,你的大兄桓盛是楚世昭的左膀右臂,堪稱一代名相,輔佐三朝。】
【由於桓盛和桓節都在楚世昭這一朝擁有傑出的貢獻,本次你的輔佐評分為——肱股之臣。】
【而桓盛在死後,不僅陪祀楚世昭的太廟,更因為和楚世昭一同變法成功,有了入主文廟的契機,遺憾的是桓盛在學說上的貢獻並不高,哪怕具備卓越的功績,最終還是差了臨門一腳,是你的兒子楚濟鉞將其抬入文廟,又被後來者以‘儒學有缺’的名義移出了文廟。】
【至於你的兒子楚濟鉞,在繼位之後,一生謹記楚世昭的遺願,致力於藏富於民,休養生息,試圖使得自己治下的百姓能夠人人都能吃飽飯,在位期間他的生活十分節儉,宮室內衣服沒有增添,衣不曳地,車類也沒有添,就連皇宮之中年久失修的房屋都不曾修繕。】
【在楚濟鉞的作風之下,貴族官僚不敢奢侈無度,而楚濟鉞一生更是隻娶了一位妻子,立為皇後,以至於他的血脈稀薄,僅有一子。】
【在開皇之治後,楚濟鉞的年號為景樂,其統治時期,重視“以德化民”,而大周王朝的社會因此變得安定起來,在位僅僅十年的時間,借助《一條鞭法》的後繼,國家的糧倉就已經豐滿了起來,府庫裡的大量銅錢置於庫中而多年不用,甚至於穿錢的繩子都因此爛了,散錢多到無法計算,但是,景樂時代的大周王朝軍防開始鬆懈,邊患也因此變得繁多。】
【軍防鬆懈的主要原因在於舊有的軍人離開軍隊以後,新來的兵士大多沒有經曆過戰場,再加上楚濟鉞統治時期,生活得到了保障,很多人失去了父輩的精氣神。】
【雖然借助了楚世昭時期強盛的軍事力量得到了喘息,發展生產並且迅速發展各行各業的機會,但是楚濟鉞先後丟失了在花剌子模、南越等地的控製權。】
【無法控製花剌子模的主要原因是當地人與大周王朝的文化截然相反,難以融入,而且楚濟民為了攻下花剌子模多次屠城,這導致當地人非常排斥大周王朝的統治。】
【在楚世昭駕崩以後,花剌子模就掀起了數次反抗起義,這讓楚濟鉞不得不安排自己的皇弟楚濟民繼續在花剌子模節製當地,並且將花剌子模作為封地,賞賜給了楚濟民,由他在西域總督各項事務。】
【遺憾的是,楚濟民在花剌子模統治了七年以後,亡故於任上,在楚濟民死後,就再也壓製不住花剌子模的民意。】
【楚濟鉞的治政能力卓越,此外藝術才能亦是登峰造極,無論是詩詞造詣、還是儒學心學,都是他極其擅長之處。】
【而他大興文治,完善科舉,更是湧現了數不勝數的人才。】
【作為楚世昭的後繼者,楚濟鉞固然沒有楚世昭卓越的軍事才能,開邊塞外,可是在其餘方麵的表現是一位非常可圈可點的守成明君。】
【隻是楚世昭的光輝過於明媚,以至於世人對楚濟鉞的評價遠遠低於其他任何一朝的有德之君。】
【楚濟鉞享年五十三歲,在位十四年,廟號仁宗,葬於周帝陵。】
【實際上,楚濟鉞在開皇三十年,就已經在治理國政,其統治時期,大周王朝迎來了經濟最繁華的時代,同時也爆發了大周王朝舉國上下的第一次興學運動,使得知識由上而下得到了流通,科舉製度不斷改革,文化勃興,間接也讓科學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火藥有了萌發。】
【楚濟鉞優異的表現,也讓你在本次模擬推演之中的評分得到了更高的評價。】
【作為妃子,你的品格提升到了金色。】
桓奕的臉上立刻洋溢出了燦爛的笑容。
這樣的結局。
她可太能接受了。
不僅讓桓奕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更關鍵的是.她還爽到了,尤其是跟著楚世昭一起辦事。
無論是收獲感還是情緒上帶來的快感,都是其他事情無法媲美的。
而且這麼多次模擬推演下來,從倒黴透頂的夷族專業戶,變成現在這幅景象,其實桓奕很清楚是誰帶來的。
就是楚世昭!
沒有楚世昭對桓氏的信任,沒有楚世昭的回報,桓氏能有這個地位,她桓奕能吃上這口飯?
包不能的。
就圖跟著楚世昭的爽快,桓奕就感覺其他人和楚世昭根本沒有可比性。
這是那種,你越輔佐楚世昭,你就越上頭,越發現這個人有種舉手投足的強。
而且是那種戰鬥爽的上頭。
一點都沒有那種窩囊勁兒。
你就說大周王朝的其他皇帝,有誰封狼居胥,有誰燕然勒石,有誰乾到西域去的,就說有沒有吧。
先彆說這些事情了,就連一個高句麗和南越都沒辦法處理。
楚世昭在位期間,他乾了啥?
先乾草原上最得意忘形的匈奴王庭,仗著自己有點騎兵,有點實力,就幫助大周王朝的叛臣作亂。
當時桓奕看到盧馬之亂,帶著大周王朝十萬的邊軍又有五萬的匈奴騎兵助陣,她是真的心裡一個咯噔,感覺這把問題大了。
尤其是看到盧毅幾乎南下平推,馬溯安又帶著匈奴人打穿了大同,一路殺到了晉陽。
還跟李瑾打平了。
這是啥啊?
李瑾的能力,早在前麵幾次模擬推演裡就展示出來了,這個人打大規模戰役,防守戰能說是典範型的名將。
能力是比出來,才能知道真實的情況。
連李瑾這樣鎮守晉陽多年的名將,麵對這些人的攻勢也隻能通過堅壁清野的方式固守等待朝廷的援軍,就知道正麵戰場有多難打了。
尤其是李瑾還付出了次子李晟權的性命去請求大同的援軍,結果大同直接被匈奴人給滅掉。
這種局勢,誰敢說當時的大周王朝沒有在崩潰的邊緣?
楚世昭厲害就厲害在,他明明知道節度使並不利於自己的統治,也沒有得到李瑾的效忠,他可以通過盧馬之亂的叛亂來削弱內部不穩定的勢力,可是楚世昭最終做出了最有魄力的決定,親自出兵援助晉陽。
當然,桓奕也知道這是唇亡齒寒的緣故,可是楚世昭到了晉陽,短短時間內,就能整頓晉陽的人心,上下協力,將李瑾的班子當成自己的班子來用。
用人不疑,全力協助,明明不是自己的下屬,卻用的像是自己的嫡係一樣。
這是何等的威武,何等的氣度。
敢打,敢用,敢主動作戰。
這一戰,幾乎是盧馬之亂的轉折點,本來馬溯安這邊的陣線都快要平推了,就是在晉陽這邊卡住了一個月,再一個月,晉陽之外的陣線就被楚世昭一口氣吃了回來,反攻到馬溯安的大本營範陽。
打到匈奴王庭膽寒,懼怕更大的損失,直接撤軍退出了大周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