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楚世昭敗走涼州!五胡亂華!桓奕隻想分家!_請娘子稱我為陛下!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綜合其他 > 請娘子稱我為陛下! > 第146章 楚世昭敗走涼州!五胡亂華!桓奕隻想分家!

第146章 楚世昭敗走涼州!五胡亂華!桓奕隻想分家!(1 / 2)

雖然楚世昭很清楚地知道,一旦他在現實之中有所作為,極有可能影響接下來的局勢。

可是他卻沒有想到,會帶來如此眾多的蝴蝶效應。

當他把匈奴擊退以後,反而加深了匈奴人對大周王朝的忌憚,盧馬之亂的動蕩之中,匈奴人會全力扶持盧馬之亂的叛軍來對抗大周王朝的官軍。

這是其一的變化。

其二的變化,就是以楚世煦為首的東宮黨,或者說以王氏為首的大族勢力,在這個緊要的時刻,會選擇先發製人,想要直接在長安之中物理解決楚世昭。

當然,楚世昭注意到了,這一切的變化起點都在於永晉帝的病危。

總是這樣恰到好處的重病,都讓楚世昭去懷疑永晉帝可不可能是被迫病危的。

而如今的情況就是楚世昭隻要有發育成型的可能性,直接就引發了東宮為首的率先政變。

楚世昭也不知道是滿足了什麼樣的條件會誘發這樣的情況,但這一次的情況比上一次模擬推演的情況要危險的多。

上一次模擬推演,是楚世昭為了自保而先發製人,對手沒有做好準備,或者他們壓根都沒想到楚世昭和桓盛敢這麼做。

這一次模擬推演,是東宮的人對楚世昭下手,是他們做好了提前的準備,楚世昭反而是要應急措施,進行抵禦。

最慘烈的是,對方是早就拿好了罪名,直接按在了楚世昭的頭上。

若不是竇戾在皇城的拚死抵抗,楚世昭能不能走出武德殿,從而號召長安能夠聽令於他的軍隊,恐怕都是問題。

楚世昭曾經想過,要是自己先前沒有和桓盛一起政變,大周王朝是不是有可能不會宗室內亂。

事實證明,楚世昭不動手,那些以東宮為首的大族就會動手。

隻不過上次模擬推演,楚世昭沒給他們這個機會,而這一次模擬推演,楚世昭想要一步一步控製朝局,對方也直接掀桌了。

高平陵事變?巫蠱之禍?

有相似的地方,但不完全像。

【永晉二十九年九月七日深夜,東宮楚世煦派遣了諸多大臣勸說郭謙。】

【希望郭謙能夠代表朝廷,前往勸降楚世昭,要是楚世昭願意寧事息兵,則可保全王位而不變。】

【郭謙的政治能力偏低,在麵對諸多聲望頗高的大臣勸導後,以為東宮會給楚世昭留有一條活路,便同意了此事。】

【長安局勢緊張,以東宮為首的南府軍逐步掌控了皇城等地,而以楚世昭為首的北府軍將長安的出口、關隘拿下。】

【郭謙前去勸說楚世昭。】

【麵對郭謙的意見,楚世昭隻是冷靜地說道:“今日,我手中握有劍,我的兄長因此而不敢觸犯我的尊嚴,而今,君卻勸我丟下手上的劍,這難道不是在勸我從死之路嗎?”】

【郭謙卻拍著胸膛道:“諸多大臣以性命為我作保,他們定然言而有信,力保殿下無虞。”】

【不多時,桓奕帶著桓府上偽裝成家丁,實則是涼州精銳的侍衛衝了進來。】

【“殿下,為今之計,隻有死戰才能洗明清白。”桓奕知道楚世昭重情義,守諾言,於是她不可讓楚世昭陷入證明品性的陷阱之中。】

【“若是殿下交出兵權,則天下人都知道殿下行巫蠱之咒,背離君父。”】

【“因為這是心虛之舉,唯有一戰到底,將兵刃端在他們的脖頸上,他們才不敢捏造這樣的謊言。”】

楚世昭現在身處的位置的確是進退兩難。

由於東宮提前給楚世昭找好了罪名,楚世昭的行動其實是很不利的,但是桓奕有一點說的對,就是他什麼都不做,甚至投降,是更不利的。

因為一次退讓,對方就能拿無數樁罪名套在你的頭上,現在還有一戰之力,投降就是一戰之力都沒有了。

楚世昭不是曹爽,他不會聽好友的勸說,就認為對方會心慈手軟,這可不僅是財富之爭,還是權力之爭。

東宮不會允許楚世昭這樣破壞統治的人存在,這就是天然對立,而且楚世昭也絕不能接受對方降在自己頭上的罪名。

到了這種關頭,想要扳回局勢,就是贏下這次長安內亂的戰爭。

巫蠱之禍,戾太子劉據輸了。

輸在他本想對抗奸佞,卻在不知不覺中將矛盾轉移到了自己的父親頭上,子如何能夠與父為敵。

楚世昭首要的矛盾,就是調轉到東宮的頭上。

東宮汙蔑楚世昭巫蠱陷害君父,楚世昭就拿實事求是的事情控訴東宮的謀反之舉。

是誰在永晉帝還沒有駕崩之前動了兵。

又是誰在皇城大開殺戒,想要置人於死地。

【永晉二十九年九月八日晨,楚世昭留下了郭謙,他打開武器庫拿出武器,又調發武德司的士卒,以郭謙的名義,調度這些將士鎮壓叛亂。】

【武德司的將士不知道真實的情況,不少人選擇隔岸觀火,很多人都決定等到戰事結束,坐觀成敗,看誰取勝就歸附誰。】

【楚世昭到處告訴百姓東宮謀反的事情,而東宮的楚世煦也到處散播楚世昭謀害君父,詛咒永晉帝身死的事情,這讓長安的百姓完全不知道該聽命於誰。】

【雙方會戰三日,楚世昭帶領北府軍將東宮的兵馬壓縮在了皇城之中。】

【然而在深宮之中傳出來的一道旨意,讓戰局再度發生了變化,本來不知道該助陣於誰的皇甫堅,在看到了永晉帝的聖旨以後,起兵討伐楚世昭。】

【有了這支生力軍的相助,節節敗退的南府軍終於有了反攻的勢頭。】

【永晉二十九年九月九日,楚世昭麵對長安群臣的倒戈,又有皇甫堅這樣的名將奮勇一擊,兵敗長安。】

【永晉二十九年九月十日,楚世昭率著為數不多的北府軍退出了長安,在桓奕的勸說下,投奔了涼州。】

【同月,得到皇甫堅相助的東宮太子楚世煦在京兆名門的簇擁下,登基稱帝,他們將楚世昭視為謀逆的反賊,並下旨命令涼州節度使桓節交還反賊。】

【永晉二十九年九月十一日,桓節響應了楚世昭的號召,他最終沒有接受朝廷的旨意,在桓奕的多次進言勸說下,也知道楚世煦登基,必然是要分化節度使的權力,於是桓節在涼州宣布自立,不再接受朝廷的調遣。】

【他認為東宮的楚世煦是弑君登基,並不符合正統繼承皇位的法理。】

【永晉二十九年九月十二日,已與楚世昭有婚約之實的晉陽李氏,看到了朝廷下達的命令以後,為了避免被朝廷株連,也清楚朝廷早晚會要對他們這些藩鎮進行削藩的政策,於是在桓節的表率下,同樣宣布自立,不再接受朝廷的調遣。】

【不久之後,範陽的馬溯安同樣起兵反抗朝廷的征調,此為‘三藩之亂’。】

【永晉二十九年九月十五日,段琦接受朝廷的征召,表示不接受桓節的調遣,於是率領著自家的將士和私軍在姑臧起兵勤王,對抗桓節。】

【永晉二十九年十月,看到大周王朝陷入內亂之中的匈奴人悍然起兵,再次叩邊襲擾周王朝。】

【永晉二十九年十月七日,楚世昭借助著桓節的支持,他親領北府軍的殘部平定了在姑臧城起兵的段琦。】

【然而桓節作為涼州大族,他擁立楚世昭,又不完全支持楚世昭,他握有兵權,又不能完全將兵權交在楚世昭的手上。】

【楚世昭的很多主張,都不能得到重用,涼州依舊是桓節的一言堂,這讓楚世昭無可奈何。】

【其中楚世昭請求桓節數次攻打長安,還於舊都,都沒有得到桓節的支持。】

【桓節認為此時的他一旦有輕舉妄動,攻打長安的舉措,則涼州極有可能遭到侵襲,當務之急是保住涼州這塊地方,發展地方,廣納糧草,才是正道。】

【攻打長安,實在是過於消耗自身的力量,不如等其他人率先動手。】

【永晉二十九年十一月,盧恩被馬溯安殺死,盧毅出逃範陽,而馬溯安在範陽肅清了一批不支持他的世家大族,以此凝固他的軍隊。】

【永晉二十九年十一月七日,馬溯安和匈奴人簽訂了同盟的合約,楚世昭見到自己在涼州無法握有權力,長此下去,怕是有被軟禁、甚至是淪為傀儡的可能性,趁著夜色,楚世昭出逃涼州,避鄉野之中歸隱。】

【永晉三十年一月,東宮楚世煦登基,改年號為開來,而登基不久後,皇甫堅就被群臣彈劾,以‘不尊主上’的名義下罪入獄。】



最新小说: 難渡 我夫君是滅世魔頭 華娛之攝影係大導 獸世大佬的惡毒前妻被寵嬌了 糟!作精後媽深陷父子爭寵修羅場 從恒大踢後腰開始 擎神之全能女帝 急!我欺淩玩弄過的窮鬼變太子了 我以神話鑄長生 修仙:我的天賦有億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