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王槐的三維,桓盛的暴力鎮壓。_請娘子稱我為陛下!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綜合其他 > 請娘子稱我為陛下! > 第166章 王槐的三維,桓盛的暴力鎮壓。

第166章 王槐的三維,桓盛的暴力鎮壓。(2 / 2)

大周王朝現在缺少的就是這股公信力。

老百姓們覺得你官府說話不算話,每次都說要做什麼,可真到了要做事情的時候,卻又什麼都做不了,還要欺負他們,這都是被逼急了所致的。

楚世昭估算了一下時間,順著水路到江南,最快時間半個月就能到了地方。

桓盛早他半個月就出發了,應該正正好好碰上這股義軍,以桓盛的能力,鎮壓起事是不難的。

但桓盛這人對百姓的態度並不溫和,他自己就是豪強大族出身的代表。

舊時代的官僚,又怎麼可能和真正的基層共情。

不過,有桓盛這樣的強硬派頂在前頭,等楚世昭到了,很多談不攏的事情,他就能談攏了。

此時的桓盛。

確確實實已經在應天府就職東南總督。

在大周王朝,節度使這個位置是有實權的,總督這個位置更多的是名義上的地方最高長官,得看朝廷給不給兵權。

不給兵權的話,在地方上,也就是名義上的地位和職務要比地方官員高一頭,說話未必頂事。

而桓盛被永晉帝派遣到東南這塊地方的時候,永晉帝是給他任意調遣東南兵權的權限。

隻不過,話是那麼說的,那也得看地方配合不配合。

有本事的人,沒有兵權,也能讓地方官員頭上找補,驅使他們辦事。

沒本事的人,縱使有兵權,底下的人也能陽奉陰違,不聽使喚。

桓盛深知他在東南方向的重要性,所以到了應天府,就積極和這邊的官員接洽。

強龍不壓地頭蛇。

桓盛到了應天府,沒有去觸碰地方官員的利益,他過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闡明態度,他要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他要這麼說,應天府的官員當然積極配合,隻要不是來查辦他們,刁難他們的,什麼都能商量。

這一趟,白袖軍的起事,直接是將南方這一片區域的官員嚇了一個半死。

叛軍在他們管轄的地方出現,這是要定罪的。

無論平定沒平定,事後肯定是有人要為這樁事情買單,而桓盛很清楚,這個時候,就是他獲得權力的最好時機。

他直接出來頂缸了。

出事,他桓盛扛,但是你們這些地方官員要積極配合他,桓盛要兵要糧要權。

大周王朝的吏治腐敗,有人主動頂缸,這些人自然樂於看到,權力的給出是暫時的,他們肯定不信出了這檔子事情後,桓盛還能全身而退。

指不定就會被調遣回京,有這麼一個領導願意出來接過責任,他們立刻響應。

到時候,你桓盛有多大的權力,就要接多大的責任,彆看他們配合很熱忱,等到出了問題,大夥聯名彈劾,所有的問題那就都在桓盛的頭上。

奈何,桓盛是出了名的瘋。

這人要的就是高收益高風險,他不這麼做,能那麼快收攏權力在自己手上嗎?

而且,現在所有地方官員都那麼配合他,無非是事關頭頂上的烏紗帽。

桓盛把這些人的利益都捆綁在了一起,自然不怕有人出工不出力。

白袖軍的起義,最開始的確呈現出勢如破竹的趨勢,連日攻克九城,形成了很大的聲勢。

可是在桓盛組織起官軍,將這些叛亂的地方包圍起來後,有裝備精良的官軍控製區域,白袖軍很快就陷入了混亂之中。

桓盛偏偏還不主動攻城。

他斷糧。

打仗消耗的是糧食,起義軍起事,大多倉促,沒有什麼存糧的準備,這些人一般就像是綠林劫匪一樣,打到哪算到哪。

這一座城打下來,就把這座城裡的糧倉儘情享用,而且這些叛軍的將領素質良莠不齊,未必能控製得住這些叛軍在糧食上的消耗。

很多人餓瘋了,第一次見到那麼多的糧食,難免是要狼吞虎咽,頓頓吃飽喝足。

謀反這種事情,就是有上頓沒下頓,這樣消耗下去,以桓盛的判斷,缺糧就是時間問題。

不過桓盛這對敵的方式,還得看這些叛軍攻陷地方的速度。

快的話就不頂用,要是攻陷地方的速度慢,就容易解決的多。

而且桓盛還讓其他地方的官軍嚴陣以待,避免其他地方也出現所謂的義軍響應起事。

桓盛當然很怕其他地方也竄出來幾個流寇舉著起義軍的旗幟,多點開花,但是他更相信這些叛軍是時機主義者。

大周王朝局勢不好,他們就會跟著白袖軍一起起事,但白袖軍辦不了事,這些人可能就沒那麼敢響應了。

但桓盛錯估了大周王朝吏治的腐敗,錯估了大周王朝對百姓的壓迫。

他的方針和思路是沒有問題的,可人心是最難窺視的,不是說大周王朝表麵上的局勢好,就有人會靜觀其變,不響應起義之事。

事實就是,大周王朝的百姓生存很苦,苛捐雜稅猛如虎,白袖軍的起事,哪怕沒有成功,他們都打出了起事的第一槍,有這樣的表率,隻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會覺醒。

宋珣,一個小小的走私鹽商,帶著一百多人從海上登陸,趁著南方諸郡的注意力都在邳州、潁州方向,趁虛而入攻下上虞,襲破會稽郡。

他在城內雷霆手段,得到很多農民和奴客的擁護,將城內的官僚全部殺了一個乾淨,那些懼怕家產被奪的地主同樣響應宋珣的起事,表露願意出糧支持,直接讓宋珣有了一席立足之地。

這樣的變化,讓做好周全算盤的桓盛不得不改變方針。

桓盛這套手段,其實是沒有問題和漏洞的。

大周王朝占地麵積大,打持久戰,打消耗,不可能讓義軍有絲毫的機會,拖得時間久了,脫離生產的賊軍怎麼可能有糧食持續作戰,到了一定階段,這些賊軍就會死於缺糧,深陷內亂。

可屋漏偏逢連夜雨。

這邊剛剛有了起色,另一邊又要起事,而宋珣輕易攻下了會稽郡,就會形成一個帶頭作用,其他待時而動,靜觀其變的人,也會覺得這會是一個好時機,立刻參與起義。

果不其然,在宋珣打下會稽郡的第三天,其他不滿大周王朝的窮人也跟著起事了。

這迫使桓盛不動也得動,不打也得打。

不然的話,朝廷就要懷疑桓盛養寇自重,沒有處理問題的能力,這就破壞了楚世昭的事業。

桓盛不得不調遣官軍猛攻白袖軍所占領的城池,而官軍裝備相對於起義軍的武器要精良的多,加上很多人有過軍事訓練,不同於起義軍先前大多都是農民,僅是兩日的功夫,桓盛就打下了三座縣城。

桓盛可沒有楚世昭做事那麼深遠,他是臣,不是君,不需要考慮什麼實際不實際,也不需要深思熟慮什麼百姓和大族之間的深層矛盾,這不是桓盛該做的事情。

百姓和豪強大族之間的矛盾,不該由他處置。

對於那些被俘獲的白袖軍,桓盛不留任何俘虜,全部因為謀反之罪當場格殺,以儆效尤。

這才是他職務之內的事情。

等到楚世昭從長安抵達應天府的時候,整個南方起事的郡縣多達二十九處,桓盛各地奔波平叛,但是義軍就像是春筍般連綿不絕地湧現。

一到應天府,楚世昭馬上就找到了桓盛詢問情況,立刻接管了東南的全部事務。



最新小说: 穿越古代兒孫滿堂 十夜 凡人,我真的不是大乘期! 不在乎永恒 某霍格沃茨的密教教主 仙俠:從箭術橫推神魔世界! 蘭香緣 捕魚大亨:從北海道漁村開始 我在前世打造神話命格 滿朝奸細,開局覺醒帝王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