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
兩聲敲門聲響起,伴隨著一陣低沉的請進。
秘書推開門,看了眼正坐在辦公桌後,盯著電腦屏幕的王總。
厚厚的鏡片,一身灰色的工裝,不像其他公司的那些老總那樣,西裝革履的。
“王總,長安那邊通知咱們,秦川汽車廠剩下的股份有新股東了,他們讓我們過幾天去長安做個見證。”
“?”
剛剛還盯著電腦屏幕的王總,聽到秘書這句話,有些疑惑的抬起頭看著秘書。
秦川汽車廠剩下的股份?
有新股東了?
雖然這兩年的比亞迪備受爭議,但因為什麼他很清楚,而且王總很自信,隻要熬過了這段時間就好了,他現在隻差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至於公司股價跌不跌,他不在乎。
一家上市企業,股價隨著企業戰略重心的調整而有波動,這不是很正常嗎?
現在他有了生產許可證,終於能進軍汽車行業了,雖然秦川汽車廠的股份沒有完全拿下,但他很清楚長安那邊領導的想法。
和公家合作,1%的股份和99%的股份,有時候是沒有區彆的,隻要還有股份在人家手裡,他們就能隨時收回所有股份。
不要談什麼商業道德、什麼商業規矩。
自古以來民不與官鬥,說的不就是這個嗎?
再嚴謹的商業規則,比得上那些人一句話?
如果說這個汽車生產許可證是一件絕版不可再生的裝備,那他們比亞迪現在就相當於找到一位準備退遊的老玩家,買下了這件絕版裝備的部分所有權和使用權。
裝備可以暫時用,但所有權他們比亞迪沒拿到全部。
這就相當於有把柄留在人家老玩家手裡,王總很清楚他們在等什麼。
按照以前商談好的流程,等比亞迪在長安投資的工廠落地,這些剩下的股份收購才能繼續談。
相當於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但現在,他的工廠還沒建設完,那邊就變卦了?
還找了個新股東,這是要乾什麼?
王總心裡本能的閃過一絲警惕,長安那邊的領導到底什麼意思?
“新股東,誰?”
他不會去問為什麼,這種事秘書也不會清楚,他現在最想知道的是這個新股東是誰,乾什麼的,參與到這件事裡對他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現在一切都箭在弦上,他不想出任何意外
“是一個叫張秦川的,他是東方影視製片廠的廠長。”
“張秦川?”
聽到秘書的答案,王總有點懵,這個名字怎麼聽起來有點熟悉呢?
秘書沒等他多想,進一步解釋道:“這個張秦川是個導演,人很年輕,年前燕京開了個導演協會的什麼慶典,他拿到了年度青年導演。”
“哦就是去年在報紙上被鬨得很大的,說他比不過陸穿的那個導演?”
“對,就是他。”
端起辦公桌上已經放涼的茶水喝了一口。
王總皺著眉,總感覺哪裡有些不對勁,這突然有個導演插手到這件事裡,這是想乾什麼?
他可不覺這是張秦川閒的想投資。
秦川汽車廠剩下的股份可是市裡在臨時托管的,這種東西和一個導演,八竿子都沾不到邊,現在混進來一個導演
“他們什麼時候簽協議?”
“大後天!”
“那行,你去安排一下,大後天我親自過去,我倒要看看他們想乾什麼。”
“好的,那我現在就去辦。”
秘書點點頭,轉身就走。
辦公室的門被秘書輕輕關上,整個辦公室裡就剩下王總自己。
食指敲擊在辦公桌上的聲音慢慢回響在整個辦公室內。
“張秦川”
王總看著窗外的廠區,皺著眉喃喃念了一聲張秦川的名字。
“多事之秋啊”
“嘩嘩嘩”
市府小會議室內,長長的會議桌頂端,左邊的是張秦川,右邊是秦川汽車現在已經被比亞迪改名的原公司領導做代表。
雙方簽下了秦川汽車最後23%股份的收購協議。
會議桌兩邊,共同見證這次收購協議簽署的還有市裡數位部門領導,幾名記者在旁邊等候著,攝像師扛著攝像機完整的記錄了這一幕。
為了嚴謹,會議室後麵的牆上,還掛上了一道醒目的條幅。
王總坐在會議桌右側的最前排,眼睜睜的看著張秦川起身和秦川汽車廠的前領導握手,他下意識的鼓掌祝賀,雙眼則是緊緊的盯著張秦川。
因為在外麵露麵少,一般不關注他的人,很少有見過張秦川的,頂多在報紙上的照片裡看一眼,但報紙上照片的分辨率。
最多也就能看看,至於看不看得真切,那就不好說了。
王總今天是第一次見到張秦川,這人給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年輕,其他的
就剩下氣勢了!
按理說這麼年輕的人,能這麼安穩的拿到股份,順勢參與進比亞迪,這怎麼看,怎麼像個二代。
但回憶了一下秘書幫他收集的關於張秦川的資料。
這貨在長安本地,不能說很囂張吧,但絕對不算低調。
02年、03年、04年,連續三年蟬聯長安的優秀青年,本身還是長安的人大代表。
公司還和長安市局,西陝省局、石莊市局等等地方是警民合作單位,就這一大串頭銜,看起來又不太像二代該有的樣子
為人年輕,82年的人,截止到今年才23歲,手握一個影視製片廠,2003年的公司流水破億,淨利潤初步估計也有大幾千萬!
這個營收水平,讓第一次了解影視圈的王總嚇了一跳!
他們比亞迪是妥妥的實業單位,在沒上市之前,比亞迪01年的公司淨利潤,靠著賣電池,才做到了兩個多億。
而對方就一個拍影視劇的,差不多同期的營收,就能達到他們比亞迪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這是什麼概念?
東方影視製片廠才有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