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看奧運會開閉幕式這麼重大項目的總導演選拔規格很高,但能進到這個招待所的人,都是被層層審核過的,到了這裡麵,管理就不是那麼嚴了。
就剩13個導演組,誰還在乎方案暴露不暴露的?
大家都是為了奧運會,就不說知不知道其他人的方案了,就算最後選定了最終的總導演,隻要這位總導演需要,其他方案裡的創意,隻要他想要的,他都能拿去用,根本就不用在乎這方麵的東西。
後門之所以開著,除了不怕被人偷聽,還因為會議室裡坐著一大堆老煙槍,九月份的天氣還熱著呢,裡麵開著空調,十來個人抽著煙,這要是不開個門透透氣,裡麵的其他人能被嗆死。
張秦川在李氨詫異的眼神中,直接往後門旁一站,然後還很勇的用手把門往裡推了推
哎呦臥槽。
剛推開一點門,透過門縫往裡一看,正好和一個裡麵站在門旁邊的人對了個眼,張秦川嚇了一跳。
看了看對方衣服上總台的標誌,張秦川明白這些人是乾啥的了。
其實很多采訪類節目,特彆是總台的,比如說藝術人生這類的,每次邀請嘉賓去采訪,他們都能拿出很多這位嘉賓以前各個時期的視頻資料,搞得好像有第三視角在天上監視著每一個人似的。
這一點,張秦川以前還很奇怪。
但後來自從認識了電影頻道的人之後,他才對總台從哪搞的視頻資料有了點了解。
其實不是總台神通廣大,而是這些視頻吧,有時候不是觀眾想象的那樣,這玩意是概率性事件。
總台的采訪節目裡,采訪的那些嘉賓,很少有那種突然爆火的明星,哪怕是有時候有些突然拿成績的體育明星,都不是突然冒出來的。
其實很多名人,在沒發跡之前,都是有跡象的,在這種時候,已經有人會記錄了,特彆是運動員,這些人拍攝起來更方便,而其他名人,拍起來也不難,就像現在。
事關奧運會開閉幕式,這麼重大的事件,其實從組委會開始海選導演組的時候,就已經有總台的攝影師全程跟拍記錄了,到時候等奧運會結束,所有參加過海選的人,都是能露臉的。
這就是資曆,要讓彆人知道你參加過什麼,哪怕最終沒當上總導演,但也為奧運會做過幕後的付出。
而現在跟張秦川大眼瞪小眼,四目相對的這位,就是站在最後跟拍的攝像師。
他剛打開攝像機,往後一退,剛好碰上張秦川推門,兩人才來了個對視。
張秦川不認識他,但從衣服上的標誌能看出他是哪的人,而這位攝像師卻認識張秦川。
剛因為不知道是哪個狗膽包天的家夥從後門偷聽而皺起的眉頭,因為張秦川這張臉,瞬間又消下去了,這位他惹不起
張秦川對他點點頭,使了個眼色,讓這位彆擋著他,然後就這麼看向裡麵會議桌周圍的,陳導背對著他坐在圓桌另一側的最中間,對麵坐著組委會幾個領導。
雙方跟麵試似的,領導先和陳導打了個招呼,然後就開始說話,領導的聲音有點小,張秦川也沒聽清領導說的什麼
“開始吧。”
第一輪海選一百多個導演組,其實誰晉級誰刷下去,還是很有講究的,能被刷下去的人,大概率不是混子就是思想覺悟還沒那麼高的,說白了就是第一輪湊數的。
而眼下晉級到第二輪,就該開始具體商議細節了。
麵對陳導,組委會還是很重視的,畢竟是“國際名導”嘛
隻見陳導扭了扭身子,左右打量了一眼全場。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
張秦川站在門口,看著這一幕,聽著這首詩,整個人都有點懵了。
我是誰?
我在哪?
我要乾什麼?
組委會今天麵試還考這個?導演的文學素養?
他是學渣啊,他不會啊。
想起這個,張秦川不禁有些緊張,趕緊扭頭看了眼還沒走的李氨。
李氨看著突然扭頭看向他的張秦川,也有點懵,張秦川此時臉上的表情一臉茫然,明顯是聽到裡麵說了什麼話,才有了這樣的表情。
在李氨看來,張秦川已經算是關係戶了,能讓關係戶發出這樣的表情,裡麵是出什麼事了嗎?
這讓他也有些緊張了
坐在陳導對麵的組委會主任,聽到陳導吟完這首詩之後,整個人都沉默了。
這首詩的作者是杜甫,很有名的一個詩人。
而這首詩的題目,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看字麵意思,就能知道這首詩的大概內容了。
無非就是安史之亂之後,杜甫聽聞官軍收複失地的高興之情。
但這個失地
現在的燕京在哪?
不就在這首詩裡描述的地方嗎?
現在要乾什麼?
是要在燕京這裡辦奧運會啊!
但陳導吟出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真要是較真,這麼開心的日子,拿出這首詩,這是不是不太應景?反而還會引起人的遐想。
詩裡可是安史之亂之後,現在呢?
現在可不亂!
那按照這個思路,陳導現在吟詩,他詩裡誰是官軍?
奧運會是官軍?他們來到燕京,收複了燕京失地?然後開辦奧運會,所以你吟這首詩?
洋人又打來了?你這麼高興?這他媽不是二鬼子嗎?
你是哪一邊的?
領導的臉黑的像鍋底似的,伸手敲了敲桌子道:“咳我不是要聽你吟詩的,我要的是具體方案細節。”
“?”
陳導臉上的笑容還沒消散,聽到領導這句話,他突然皺了皺眉。
好好的談論文學、詩情畫意呢,領導怎麼能說這麼煞風景的話?
具體細節?
具體細節不是詩意嗎?他表達的已經這麼清楚了,難道領導聽不懂?
眼看陳導沉默了,領導的臉色更黑了,這在他看來,就是陳導在和他擺架子。
奧運會這麼大的事,彆說普通細節了,哪怕是每個流程、每個人的行為精確到秒,都毫不為過。
現在這位導演就這麼吟首詩,然後就完事了?
方案不管了?
這樣的導演怎麼能當總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