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機場。
看著來接自己的車隊,劉誌平有些無語了。
在長安的時候,是這樣,如今到了這裡,還是這樣!
張秦川這人,有時候對外界非常低調,但他在自己的地盤上,有時候又很高調。
就像現在這樣,一水的黑色越野車,掛著極其紮眼的車牌,就這麼大大咧咧的停在機場門口接人。
這讓他這個被接的客人,有時候都倍感壓力,他劉誌平可不是一個高調的人!
“張導在哪裡呢?”
這次來接他的人,劉誌平不太認識,禮貌性的握了握手,直接問張秦川在哪裡。
“我們廠長在影視城呢,離這邊還有點距離,不過劉總您放心,現在雪已經開始化了,很多路段都清過雪了,路上好走,兩個多小時就能見到我們廠長了。”
“”
看了眼周圍,劉誌平點點頭,先上車
這是劉誌平第一次來這邊,從機場到市裡,一路上建築越來越多,看上去越來越繁華。
隻不過這個繁華隻是相比起路上那些小村莊來說。
跟企鵝的總部深城那邊一比,這邊真的就相當於一個小縣城,而且還是排不上號的縣城。
看著市區建築上掛的招牌,有中文的,有朝鮮語的,朝鮮語居多,明知道這裡是國內,但看著窗外的景色還有行人車輛,總給劉誌平一種出國的感覺,有點像韓國。
跟韓國普通城市那樣,不太富裕,但廣告牌很多,有點異域風情的感覺。
市裡也沒多大,從市區穿行而過,一路上又是大路、村莊。
但這裡留給劉誌平最大的感官是,每一個村莊看起來都很大,很乾淨、也很空
就是那種看上去人煙不旺的感覺。
“這裡村裡都沒住人嗎?”
指了指遠處的村莊,劉誌平問坐在副駕駛位的接待人員。
遠處的村莊,很多都是帶院子的平房,有人的房子,還能看到房子上空飄散的煙霧,而村裡大部分房子上,都沒煙霧,所以一眼就能看到村裡住的人不多。
“哈哈,劉總,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大部分村裡隻剩下一些中老年人,有的有錢的都在城裡買房了,鄉下村裡有的住的不舒服,慢慢的就變成這樣了。”
“嗯”
劉誌平點點頭,拿著手機對著車窗外拍了個照片。
“張導的家也在這邊嗎?”
“對,影視城離村子不算遠,村口有個服務區,算是物資中轉站,當時廠長建這個影視城的時候,也是考慮到能給家鄉拉動一下經濟的因素。”
“嗯現在影視城過來的劇組多嘛?”
“不多,就我們自己人在拍,才竣工,有些裝修還在做,前期主要是我們自己先用,用完給一些具體的修改意見,等所有修改意見都落實之後,再投入商用。”
“嗯!”
劉誌平點點頭,他還沒見到那所謂的影視城,來之前看資料,據說是搞得很大,說是影視城,其實分了很多期計劃,建設周期好多年了,每個風格的都有一座單獨的城。
一想到這些影視城的占地麵積,又想想深城,劉誌平有些感歎,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處,他都不用想,張秦川在這邊發展,身為本地人,肯定有優待,甚至是保護,就他影視城這些占地麵積,放在深城,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路過那個接待人員說的服務區,服務區門前大片的空地上,零零散散停著十來輛大車,大車上都帶著東方廠的拉花,看車牌都是陝A的。
裡麵服務區本體有個兩側的建築,一樓是商店,隔得有些遠,也看不真切,到時候二樓,據說是各類餐廳,最遠處還有個私人加油站。
服務區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像模像樣的。
順著服務區旁邊的路口往裡一拐,沒幾分鐘車程,一個像是牌坊的建築立在道路儘頭。
【虎頭村】三個字的牌匾掛在牌坊上,看上去很有氣勢
看著村裡的景色,劉誌平瞪大了雙眼。
過來的一路上,他已經看過太多的小村莊了,有的村子裡都沒什麼人煙,房屋看上去也就那樣吧,都快把窮字刻到村口了。
但來到張秦川老家這裡,一進村,劉誌平就發現了不同。
村裡太乾淨了!
而且因為是新建成的、統一規劃過的建築,整個村裡的布局非常好,左側是水道,右側是民房。
每家每戶的布局都一樣,半高的圍牆裡帶著小院。
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有人。
主要是這種白牆黑瓦的建築,看上去有點像古代建築,又充滿現代氣息,這給常年生活在城裡的劉誌平,帶來了很大的衝擊。
這有點像他理想中的田園生活。
有點地,有個院,院子裡種點菜,養條狗,老婆孩子熱炕頭,就是這樣的!
看到車隊進村,有些沒事乾的小屁孩往這邊看了一眼,主動讓出了道路,沒有表現出對車隊的好奇。
這些小孩身上的衣服也看不出來有多好,但都很乾淨。
因為院子的圍牆都很矮,院子裡的陳設一覽無餘,一路上,劉誌平看有的院子裡停著摩托車,有的院子裡停著三輪車,基本上每隔一兩戶,家裡就有摩托車。
這個經濟水平,已經算是這一路上他見過的所有村子裡,最富裕的了!
跟人相處,如果看一個人的品格,先看他對他自己父母如何。
孝順父母的,不能保證他絕對是個好人,但這樣的人,起碼還是有點道德標準的,而那種對父母都不尊重,甚至不孝順父母的人,那就完全沒底線了,跟這種人就彆想著合作了,做生意、交流的時候,都得小心著點。
而如果這個人沒父母,或者因為其他原因了解不了他家裡的情況,那了解一下他在家鄉的情況也行。
眼下這個情況,劉誌平看過資料,據說張秦川還是他們這個村的村長,眼前這個村子,就是他到家後,回村給新蓋的房子。
能對自己家鄉的人都這樣,那這樣的人從品行上來說,還是挺靠譜的,起碼劉誌平是這麼覺得的
沿著村裡之字形的道路一直到山頂,劉誌平終於看到最頂端那棟能俯瞰全村的院子了。
跟其他村民的院子一樣的布局,但離著大老遠,劉誌平就知道那是張秦川的家
“哈哈,路上辛苦了!來,先吃飯!”
見到劉誌平,張秦川熱情的抱了抱這位老哥,彆的不說,人家從南方大老遠的跑到這邊,就這個毅力就值得他這個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