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可以!”
張秦川一看李主任感興趣,那就有門了。
“主任,我從拍第一部電視劇開始,就研究主旋律和商業化結合的諸多事宜,以前還寫過相關資料給張廠長”
說到這兒,張秦川又跟李主任解釋了一下這個所謂的張廠長現在在哪
張秦川就這麼慢慢的說,從他剛開始拍劇,到後來跟各地警方合作,一直到電影頻道扶持,再到拍電影,一條條一件件,詳細敘事。
最後又講到他的老師,也就是北電現在的校長,還拿著張秦川提供的這些資料做課題研究
越是專業的人士,說出來的數據和過往就越專業。
像張秦川這種,有實踐經驗,背後還有係統性關係的人,是李主任最信服的類型。
這玩意但凡少一個條件都不行,他們金盾影視中心可是公安部直屬的公司。
不僅身負文化宣傳的重任,旗下還有其他的新聞、出版單位,屬於表麵上看其貌不揚,深入研究後才能知道,這是要權有權,要渠道有渠道的單位。
相當於一個有自己的資金渠道,又有自己製片係統和宣傳係統的結合體。
隻不過主攻方向都偏向於警務係統相關的類型
“張導的意思是說,想要擴大宣傳效果,不僅要把電視劇質量提上去,還得加大宣傳渠道?”
李主任聽完張秦川的意見,點點頭總結了一下。
“對,李主任,雖然我不知道咱們中心跟下麵哪些電視台有合作關係,但我想不管是什麼作品,隻要播放的電視台增加到一定的數量,那宣傳的覆蓋麵和效果,應該比以往會好的多吧?”
據張秦川以前的了解,還有這次計劃的詳細情況,金盾這邊屬於召集人手,把任務發下去,給點錢
然後各個影視公司學習完就開拍了,等作品拍完之後,他們再看成品,從這些成品裡,挑一到兩部作品質量高的重點扶持一下,其他的就跟養蠱似的。
屬於機械性的派發任務
反正這種東西,每隔一段時間,可能是一年或者幾年,都有相應的任務下發下來,有的是公安部這邊,有的是文化部那邊,題材不一樣,資金不一樣,扶持力度也不一樣。
以前中心這邊,不管是礙於精力有限,還是彆的問題,反正任務的重點隻在前半段,想讓他們在後半段扶持,隻能是作品質量好的作品,其他的作品,他們相當於趕羊。
但現在
張秦川的建議是,既然都要扶持了,既然都是下任務,那不如搞個大的,把下麵的電視台也挑出來一部分,讓他們給個麵子,把這些劇都收購了。
彆管質量如何,大麵積鋪下去,隻要覆蓋麵上去了,看的人就多了,看的人多了
那宣傳效果自然也就上去了,走的就是量大管飽的路子,隻看結果,不看過程。
什麼叫商業屬性啊?
一部劇買的電視台多了,哪怕單集價格低一點,數量上去了,就是賺錢!
賺錢,就是商業屬性。
一部劇不說多,如果能賺個上千萬,你看看哪個影視公司不積極?!
這玩意相當於保底,隻要中心這邊敢打包票,那學習積極性,絕對呈倍數增加。
為了賺錢乾啥都行啊!
李主任的食指一下下敲擊在桌子上,張秦川說的這個方向
有點開曆史倒車的感覺,這樣一來,相當於強買強賣了,從任務下發,到點名電視台購買,一套流程下來,看似宣傳麵擴大了,但最後電視台那邊
人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一部兩部電視劇,直接強買強賣,那沒啥大問題,但這次十幾部,甚至幾十部電視劇強買強賣,如果拍出來的劇集質量都不錯,那還好說,但如果這裡麵混著一大部分歪瓜裂棗,這要是一個不好
主任自己都兜不住了。
這玩的有點太大了!
想到這裡,李主任抬頭看了眼張秦川道:“張導,你不想聽聽,我們需要你這個專家組組長教些什麼內容嗎?”
看著李主任突然岔開話題,張秦川眉頭一挑,愣了一下。
還能教些什麼?
不就是講講雞湯,說說他的成功經驗嗎?
這活兒他熟。
但看著李主任這個意思,好像這次讓他來講的東西還有點不一樣?
“李主任,我有點沒太領會你的意思,您給詳細講講。”
張秦川謙虛了一下,反問了一句
李主任吸了一口氣,看著張秦川笑了。
“張導,你們搞文化工作的這些創作者呢,腦子活絡,思維靈活,這本來是好事,但對於我們這種定向創作的題材,有時候思維太靈活,也不是什麼好事。”
李主任說到這兒,話語停頓了一下,他在想該怎麼給張秦川描述這個情況。
像很多導演,在接到這些指派的定向題材任務的時候,能接任務的,起碼都是有這個思想覺悟的導演。
但這些導演,很多都有一個共同的毛病,那就是對尺度的把握不太準確。
這種現象,在大部分導演,或者文藝工作者當中,都存在。
很多文藝工作者常常抱怨某個題材裡,尺度不明顯,或者不方便創作,尺度太嚴等等。
很多導演拍不好戲的一貫借口就是某某審核的太嚴,這個不能拍,那個也不能拍。
彆的題材還好說,他們金盾中心下發的這些題材劇集,那就是嚴中之嚴了,往年每次下發任務後,收到這樣的反饋特彆多。
有的人好點的是直接反饋,不好的人家什麼都不問,直接該怎麼拍就怎麼拍,等最後上交成品的時候,金盾中心這邊的內部審核一看。
這他媽拍的是什麼玩意?
明明給的是命題作文,但這些搞文藝工作的人,一個鏡頭,甚至是一個隱喻,就能把整個劇情搞得意思大為不同。
有時候,明明是個正麵的劇情,但拍出來被觀眾看到的就變成負麵的了!
諸如此類的還有其他這個那個的問題,零零散散的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