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部監督室的工作一如既往的強勢,能看的出情況有些不同,不再是跟過去想的差不多。
能不能在乾部監督室的工作裡找到破綻全身而退,或者是在乾部監督室的監視之下全身而退也是他們在不斷嘗試並且關注的。
看到乾部監督室的工作情況,確定自身在工作中的位置,才能確定在工作中不會有錯。
犯錯的位置不能是他們的,也不能讓犯錯的位置全都交給他們負責,不能顯得很難辦。
在考慮到乾部監督室的工作,沒有那麼大壓力和準備,至少想法也是比較有效果。
不具備長此以往去嘗試的決心,讓誰來都是如此,壓力也就不用去考慮。
拿出確鑿的證據也就能看得出不同,不再是跟過去差不多,能帶來的壓力也始終存在。
有證據的乾部監督室說話也會很硬氣,對上一位省紀委書記也半點不客氣。
能看到乾部監督室的工作要求,儘量的善後避免引來麻煩也是早有準備,不需要去考慮外麵的聲音。
聲音是不需要在意的,能躲開乾部監督室的調查,拿不到證據也不會對他們怎麼樣。
隻要有這方麵的打算,也有最壞的預期,就不怕在過程中犯錯,任何犯錯都是沒必要的。
季映波接任省紀委書記以來,工作中也在給省長溫睿和省委副書記梁群峰便利,對他們提拔的乾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從來都不會在工作範疇裡去真正施加壓力。
可是.............
內部監督到來打的季映波措手不及,過去都是他們去監督乾部,很少有乾部要監督他這位省紀委書記。
在工作能力的範疇自認不輸任何人,隻要在工作能力上不輸給誰,就不帶怕的,也不會在意會不會犯錯。
任何犯錯都是有條件的,不用去考慮外麵的聲音,無需在意外麵的流言蜚語。
老紀委都知道隨著規則出爐,任何舉動都需要做到有理有據,內部都有相應的規矩。
頭上還有中紀委慣著,也能看得出乾部監督的規則和壓力,也就不再是跟過去差不多。
中紀委監督很重要,不能忽視乾部監督給他們帶來的壓力到底有多大。
還在不斷的收尾,沒有拿出證據他也是不會認的。
真正看到證據,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死了!
乾部監督室表麵上的調查不是重點,暗地裡對省紀委的調查半點沒放鬆,始終都抱著強度最大的方式調查。
跟乾部監督室一起商量,不用在去考慮利弊,直接堵死他們最後的退路!
想要反駁?
有理由嗎?
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壓根就沒有理由去反駁,也沒辦法去反駁!
任何的考慮範疇都要看情況,不能說連機會都不給!
有證據會讓他們的收尾毫無作用,已經能說明問題,也能看得出態度!
季映波深吸一口氣,心態逐漸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