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根塵妄念,我聽不懂,你說明白點。”
小羽一個人嘀嘀咕咕說了很多。
防風祭聽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心裡既茫然又焦躁。
在小羽進入鯨墟之前,他聽到她說這些話,必定不以為然,不屑去聽懂,更不可能會焦躁。
可他親眼見證了奇跡的誕生,她甚至拿走了小千世界的太陽。
他想都不敢想的事,她輕而易舉做到了,他當然渴望也能做到。
“你在與世界交互的過程中,誕生種種思想與情感,它們彙聚在一起,成為你此時的思想、道德、經驗.它們共同構成了此時的‘你’。
你覺得這個‘你’,就是你自己,其實它們就是‘根塵妄念’。
根塵妄念如同一重重大網,將你的真心遮擋、蒙蔽。
隻有在夜深人靜,在空蕩蕩的房間裡,你躺在床上,有一刹那,你的腦子驟然無比的清醒。
你生出淡淡的迷茫與悵然,覺得自己的人生仿佛電影人物的演繹,並非真正的你,也不是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這便是你的‘真心本性’,穿過一層層大網的網眼,透露出微弱的‘光明’。
等到第二天,一覺醒來,你會覺得昨晚那一刹那迷茫的自己很愚蠢可笑。
你搖了搖頭,笑著迎接新的一天,重複追逐‘你’的渴望,從成功中獲得短暫的滿足,從失敗中汲取長久的沮喪”
小羽輕輕歎了口氣,身上自然而然有佛韻散發,眼睛前所未有的清澈。
不是明亮,是透亮。
“佛法的根本奧義,就是擦拭心靈上的灰塵,捕捉並努力放大,那一縷從網眼裡透射出來的微弱明光。
當內心大放光明時,真心本性自然而然就會浮現。”
防風祭驚呼道:“你的身體在放光!你成佛啦?”
小羽不用低頭去看,也能“看到”自己皮膚有微弱佛光透出。
連後腦勺也有一團朦朧之光。
她笑了,心中有一些得意:她沒成佛,這會兒卻距離成佛更近了一步,去了靈山,至少能證得一個阿羅漢果位吧?
欲念起,真心滅。
得意的笑,還沒完全在她臉上綻開,她身上的佛光又如幻影般消失。
那點子捕捉“明光”的靈覺,也仿佛脫鉤的大魚,再也見不到、感受不到。
笑容僵硬在她臉上。
小羽懊惱叫道:“成佛太難啦!即便捕捉明光,即便找到真心本性,如果不能謹慎守護,也會被執念、雜念,汙染純淨之真心,讓它重新被根塵妄念遮蓋。”
她忽然生出強烈的衝動,不去大秦了,直接去靈山當個比丘尼。
若能天天聽到佛陀們講經,肯定比她自己瞎捉摸強太多。
可這種時候去靈山通天鼠王疑似第二個“玉蟬”啊!
她現在不怕通天鼠王,大不了一直走水道。
但“第二玉蟬”的出現,代表了佛門中某些大佬的態度與決心,一定要弄死她的決心。
時隔一個月,大河中的無邊“深坑”已經被河水填滿。
小羽和防風祭浮出水麵的過程中,還見到不少巫人在附近轉悠。
防風祭現出原形,跟幾個相熟的巫人打招呼,告訴他們有一個鯨墟被天神打入“天河窟窿”裡,目前正在演化成為小世界。
之後他拒絕了巫人們的邀請,帶著小羽繼續往西方疾馳。
旅途中,見防風祭對“真心本性”很感興趣,小羽又詳細向他傳授了自己的佛法感悟。
在水裡遊了大半個月,小羽終於見到了“瑤池靈泉”。
靈泉位於兩萬多裡深的“河底”。
卻不是從河底挖出一口泉眼,而是從方圓無數裡的天河中聚集“萬水之精”,灌入下方的窟窿,形成一口靈泉。
這個窟窿在吸收天河之水中的精華靈粹。
並不是單純吸收河水中的靈氣。
小羽感覺它都嫌棄水靈力太低級。
“萬水之精”是小羽跟隨防風祭在周圍遊蕩幾千裡後,自己想到的詞。
俗話說“百川歸海”。
天河卻是“萬海”之歸墟。
通過水渦或者彆的通道,人間的江河湖海,有很多都與天河直接相連。
比如古代的薊河,如今的黑龍河。
黑龍河又連接眾多河流,甚至與流沙河之間,也存在地下河通道。
比如風吼灣的“深淵”。
每一條河都有自己的靈性與精粹,河中的靈粹隨著河水穿過水渦,進入了天河。
無數人間大河大洋的靈粹,都融合在天河裡。
王母娘娘用“發簪”挖出來的靈泉,專門吸收這種靈粹。
或者說,隨河水流入天河的“人間靈粹”,被此處的“瑤池靈泉”吸引,並融合在一起,成為特殊的靈泉水。
小羽稱之為“萬水之精”。
“天河多大多深,你如今也見識過了。從人間江河流入天河的水,能有多少?像是一滴水,落入了大洋,你能感應到其中的靈粹?”
雖然小羽說得頭頭是道,防風祭還是十分懷疑。
“如果‘大河靈粹’分散在天河中,我肯定啥也感知不到。可你看那兒”
小羽指著兩百裡外的淡青色光柱,“萬水之靈粹都集中到了一起,形成了一口泉眼.這麼明亮,肉眼可見,你感應不到?”
天河倒不是黑洞洞,畢竟“上方”布滿了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