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人這一客氣,年輕人便覺得自己高尚起來,就執意要請她來坐。
看看那女人還在客氣,年輕人就過去,把小女孩拉過來,讓她坐在座位上。
然後就站在旁邊不動了。
到了這程度,那女人再不過來,就顯得不近人情了,便一連聲的感謝著,坐過來了。
終於又坐在古蘭身邊了,女人終於又受到了常人的尊重和禮讓,心情好了許多。
“怎麼回事呀,你不是到站了嗎?”古蘭又把小姑娘攬在腿上問她媽。
“沒有呢,大姐,我告訴你了,我家在帽岩洞旁邊那寨子裡的。”
“上午我記得,你就是從剛才那個站上的車呀?”
“那是我娘家,我就是從那裡嫁出去的。”那女人說著還歎了口氣。
“哦,原來是這樣。那從這裡路過,就不再回娘家看看了。”古蘭按常理問她。
“不回去了,我那良心被狗吃了的哥哥、嫂子,我這輩子也不想再見到他們了。”女人說到這裡還恨恨的。
“那老人呢?”
“我父親已經過世了,母親不願意和我哥哥、嫂子住一起,大多時間是在我那裡的。”
“哦,看來你還是個有孝心的。這樣的話,菩薩肯定會喜歡你的。”
“但願如此吧。就為了我請的菩薩,我也不能到處去了。免得菩薩受顛褻。”
“那你就是一直坐到終點站嘍。”古蘭知道這路車的終點站在集貿市場那裡。
“是的。也就是帽岩洞那裡有了菩薩,我們才有了車坐。這都是托菩薩的福啊。”
那女人現在是時時處處把好處都記在菩薩身上的了。
實際上也不光是她,山裡的人都是這樣認為的。
這一點讓古蘭也很無奈。
明明是政府投資,為方便城鄉交流,更主要的是為了山裡人民脫貧致富,修的路、通的車,可大家偏偏就願意把功勞記在菩薩的身上,而不買政府的帳。
這真是一個不好的現象。
眼看著山裡人家就要到了,古蘭把小女孩放在座位上,拎起包來準備下車。
“原來大姐真是住在這裡邊呀。”那女人一直想著,也覺得古蘭就應該是住在這裡邊的。
在山裡人的眼裡這裡可是一個皇宮、王府一般的存在。
除了像古蘭這樣,要模樣有模樣、要身份有身份的人外,像自己這樣的人,是不能夠、也不配住在這裡邊的。
話裡眼裡就全是羨慕。
公交車這時已經報站名了,古蘭還得和她解釋。
“我可不是住在這裡的,我是來看望朋友的。”
“有住在這裡的朋友也了不起呀,大姐真是好福氣。”那女人還是掩飾不住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