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公司其他簽約的年輕藝人,除了唐希明以外,林藝影視還剩下三個。
分彆是身材豐滿,波濤洶湧,有整容痕跡,網紅臉的譚佳蓓。
身材嬌小,體態玲瓏,幼態可愛的甜妹陳可盈。
比唐希明還要瘦弱,一副小奶狗模樣的英俊男孩宋昌元……
但這三位從容貌上,都不能稱得上頂級,也沒有什麼能讓人記住的特色。
倒是他們演技還行,至少是有基礎的,應該是結果過培訓的。
最差的宋昌元至少是入門級演技!
彆看林藝影視看起來要不行,但也要看跟哪些公司比。
林藝好歹在影視圈混了這麼多年,還是有些人脈的。
所以也能幫這三位接到一些活兒!
火雖然火不起來,但讓他們網劇、短劇中當當小配角,每個月賺一兩萬,或者兩三萬還是輕輕鬆鬆的。
不過有天賦、有潛力、有實力,有資本的簽約藝人應該已經離開了。
“好了,林總明天把公司項目整理一下發給我,讓我看看!”蘇揚當著所有人的麵說道,“還有市場上那些我們可以參與投資的項目,也一起交給我!”
“好的老板!”
林藝很快就轉換了角色。
蘇揚語氣輕鬆的對林藝說道:“讓我先花一個億試試水!”
“嗯!”
林藝深深吸了一口氣,認真的點點頭。
她知道這是老板的暗示,暗示當初的約定依舊有效!
而林藝影視其他員工、簽約藝人,眼睛幾乎都在發光。
如果能數據化,那就應該顯示:士氣+100!士氣+100!士氣+100……
投資影視項目的確有很大風險,但對蘇揚來說,在一定條件限製下,這種風險就是可控的。
於是,這行對他來說,就是屬於暴利行業了。
以前他不做,那是因為沒有資源,沒有渠道,沒有人手。
很難找到契合他金手指要求的好項目。
還怕被影視圈的那幫人坑!
而且影視行業回款速度太慢,也不太符合他的短期目標。
但現在,他資金比較充裕,就可以考慮布局了。
賺到的錢,他可以用來補貼自己其他公司。
也方便對他其他公司、產品進行宣傳。
隨後就輪到俞思影發言了。
等離開林藝傳媒,蘇揚就在車上跟俞思影討論起了關於成立星火傳媒娛樂集團公司的事情!
對這件事,蘇揚和俞思影都是思考了很久。
星火傳媒現在擁有兩家子公司,分彆是明軒廣告和林藝影視。
成立集團公司可以更好地整合和管理資源,資源的優化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整體運營效率。
其次,成立集團公司可以享受稅收優惠。
通過合理的集團架構,可以將利潤在不同子公司之間進行分配,利用不同子公司的稅收優惠政策,降低整體稅負。
此外,成立集團公司可以提升企業形象和信譽。
集團公司通常被視為行業內的領軍企業,擁有更高的社會認可度!
經過討論,蘇揚決定成立星火娛樂文化傳媒集團。
由俞思影擔任集團公司總經理。
星火傳媒會從林藝影視中拆分出一家經紀公司。
&ncn行業。
不過他會從星火傳媒和明軒廣告,以及其他相關公司市場公關部中拆分出一家專業公關公司。
公關公司也稱為公共關係公司或公關顧問公司。
它是一種專門提供公共關係服務和谘詢的公司。
公關公司主要處理的問題包括品牌塑造與推廣、媒體關係管理、危機公關、社交媒體管理、活動策劃與執行以及負麵輿情處理等方麵。
當然,公關公司和廣告公司是有一定業務重疊的。
但兩者還是有些區彆:
廣告是自己說自己好,公關是讓彆人說自己好。
廣告重在創意,公關重在策劃。
廣告公司是媒介(媒體)的甲方,公關是媒介(媒體)的乙方。
廣告隻對消費者,公關對所有利益相關者。
廣告可以區彆競爭對手,公關可以打擊競爭對手。
也有人說,廣告是營銷,公關是黑幕……也不是沒有道理。
隻是稍微有些片麵!
理論上說,公關就是讓公眾喜歡你(關係的本質就是如此)。
在國內的實際情況,公關就成了——讓彆人說你好,讓說你壞的人閉嘴。
比如讓自媒體博主刪掉那類負麵評價,或者直接舉報封視頻。
某些公司能同時買好幾家公關公司的服務,普通人在平台上根本找不到相關公司和產品的負麵評價……就相當簡單粗暴!
蘇揚都不好評價!
公關要“彆人”說你好,所以公關公司最重要的,是要有“彆人”這種資源,包括媒體、行業分析師、專家、草根意見領袖等等。
而廣告是要表現自己的好,所以廣告最重要的,是包裝,包括從視覺、聽覺、品質、品牌內涵等方麵對客戶的包裝。
蘇揚成立公關公司,也是為了其他公司的業務考慮。
畢竟企業形象維護也是很重要的!
在這方麵,招募一些專業的人才,為自己的公司保駕護航很有必要。
至於經紀公司拆分拆來,主要是為藝人提供服務的。
於是,星火傳媒文化娛樂集團的組建也提上了日程。
不過這些事情,自然都交由俞思影來辦。
巨帆控股總公司也會提供相應的幫助。因為這三家都是全資控股子公司,拆分組合起來並不會有太大難度!
到了下午,蘇揚按照合同約定,通過星火傳媒將兩千三百萬打到了林藝的賬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