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本應該掀起滔天大波的政鬥,在劉晟服毒自儘之後,變成了一場鬨劇。
聽聞這道消息之後,便是始作俑者武曌也震驚起身。
服毒自殺和認罪伏誅是兩個概念。
劉晟這麼一死,天下人怕是要把自己脊梁骨戳斷!自己這是活生生逼死了一位大賢!
武曌猜到劉晟不會反抗,但是她沒料到這個老人竟然如此剛直,甚至為了不讓大乾掀起風波,甘願服毒自戕?!
此事...你也沒料到吧,武曌幽幽的想到。
雖然事情麻煩了,但是武曌卻絲毫不慌,因為有人會比她更慌。
比如寧王。
劉晟自殺,損失最大的其實是他。他想把人接回南夷,重立一個朝廷,結果沒想到人沒了。
看著群臣難看的臉色,武曌漠然不動。
適才他們敲響登聞鼓,要為劉晟鳴冤,現在冤情未明,人卻已經沒了。
徹底打斷了武曌得部署,自然也打斷了他們的打算。
真算起來,自己似乎還是得利的一方,因為劉晟這個金身沒了,再殺這些朝臣之時,可就沒有阻礙了。
武奕突然站出來沉聲道“如今劉閣老故去,當穩定朝局天下,否則天下學子恐怕要鬨出大亂。”
聞言,武曌臉色黑了,穩定朝局天下?怎麼穩定?
當權者逼死一位大賢,唯有下罪己詔。
他如今不在京城,這個鍋誰來背?
隻能是自己!
不對...他...不是讓自己背鍋。自己說破大天也不過是一位妃子,代行政事尚可,豈能代他下罪己詔?
那麼...他的目的...
武曌眼神幽深的看向寧王。
他是想讓寧王入禦書房!幫自己擔下此事的同時,還要有人出麵保住萬聖書院一係人手。
可自己能拒絕麼?
不能。
所以隻能妥協,與寧王共同擔下此事,保全自己,但是也讓寧王得了機會參與國事。
想到此,武曌幽幽道“本宮人微言輕,恐怕穩定不了眼下的朝局和天下,不如請寧王來禦書房,同理國事,重整劉閣老之事?”
李汲聞言,平靜道“那今後就請賢妃多多擔待。”
朝臣聽到這話心底一喜,寧王參與國事...那很多事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而且劉閣老是自殺,寧王也無需擔憂名望之事,甚至還能借此展露天家威嚴!一舉多得!
妙哉!
廟堂再次恢複寧靜,再無人鬨事。
但更大的風波也在這場鬨劇之下悄然浮起。
...
皇陵。
夜色下,一座精巧的嶄新墳塋,立在僖宗李洵陵側。
一個素衣蒙麵的年輕人,失神的站在墳前。
良久,年輕人看著墓碑悵然一笑,嘶啞道“老頭...你糊塗啊”
“若真要對付他們,我又何須犧牲你?”
倏然,年輕人眼神一凝,看向墓碑前貢品。
那裡多了一綹長發。
雖然隻有一綹,可李昭看著自己在夜風中微微飄動的發絲,再看看那一綹仿佛山石一般寂然不動的發絲。
李昭眼底閃過一絲凝重。
自己可是先天強者,發絲尚不能做到如此境地,可對方僅僅是一綹離體的發絲,便能如山石一般經風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