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其他遊戲已經步入成熟期,國內和國際周期性的賽事也在按部就班的迭代運營著,都跟遊戲自身生命周期息息相關。
目前最重要的還是華夏三部曲的發展和彼岸電競賽事環境的培養。
像華夏對決和華夏傳說還好,我們沒有什麼競爭對手,隻有騰訊鼓搗了個《傳說對決》,從名字也能看出來縫合了兩家之長,類似爐石酒館戰棋,擁有一定玩家群體,成不了威脅。
剩下就是手遊Moba市場競爭比較激烈,我們《華夏榮耀》目前麵臨的競爭對手有《王者榮耀》、《全民超神》、《亂鬥西遊》這三家。
網易的《亂鬥西遊》自帶《夢幻西遊》的IP光環,還是有許多西遊題材的玩家買單。
而全民和王者屬於同一宗門出來的選手,上線時間也相同,一開始《全民超神》市場反響遠高於《王者榮耀》,可隨著該項目組耐心不足,吃相太過難看,被玩家所拋棄。
《王者榮耀》開始反超,隱有成為《華夏榮耀》低配平替moba類手遊,目前市場份額第二,不容小覷。
騰訊電競也開始效仿早已成熟的LOL聯賽機製,著手準備打造《王者榮耀》專屬電競聯賽KPL”
陳默給出自己對於遊戲的看法,“遊戲方麵你這邊隻要嚴格關注幾個點,遊戲平衡性、匹配機製的公平性、付費產品的性價比和遊戲本身穩定性,就問題不大。新遊方麵的進展呢?”
“已經有幾個方向,一個是類似《遠古戰爭》的經營策略類,一個是效仿《反恐精英》的槍戰類、還有一些地方棋牌類的、休閒娛樂的,到時候我再找你專門彙報.”
孫子維頓了下,皺眉道,“現在華夏榮耀的聯賽今年初才起步,還是比較晚的,目前隻有國內有些知名度和影響力,趕不上英雄聯盟經過幾年打造的全球影響力,如果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大概還有2年能趕上對方,但我覺得太慢了”
陳默忽然打斷:“虧了多少?”
“基礎設施、俱樂部建設、品牌塑造、青訓選手體係建立等花了5個億,刨去各大商家讚助和直播營收,大概淨虧3億左右。
不過通過電競賽事影響,遊戲的玩家人數和營收每月平均能多2億,裡外裡還是賺的。
具體數據回頭我發你一份。”
“要學習國外先進的階梯賽事和青訓體係,要像培養職業運動員一樣打造電競選手的成長通道,青訓體係就是我們的護城河,絕不能為短期利益透支未來,這才是符合咱們彼岸模式的打法。”
“明白。另外國內市場已經驗證成功,下一步必須布局海外,電競最怕一家獨大——就像影視劇一樣,我們需要培育國際對手這樣強大的反派,把蛋糕做大。“
陳默指尖輕叩桌麵,目光如炬:“我之前在飛機上看比賽,倒是有個顛覆性的想法,你看現在華夏榮耀國內風靡、神話榮耀海外吃香,數據都非常不錯。
這取決於遊戲背景、東西方文化差異,華夏榮耀英雄基本都是咱們華夏的人物,海外神話榮耀各區服都是當地的諸神,如果想要進行全球聯賽,我們把兩款遊戲合二為一直接叫《榮耀世界》?你覺得如何?”
孫子維聞言眼睛一亮,“技術層麵完全可行,工作量雖大但值得。
不同文化圈的玩家都能找到精神圖騰,賽事代入感直接拉滿,唯一的挑戰就是遊戲內各英雄的平衡性對”
“這不正是彼岸最擅長的?”陳默嘴角微揚,“用大數據分析百萬場對戰數據,對雙方英雄強度進行動態對比和調整,總會有方式的不是麼?”
孫子維自信道,“這個我現在給不了你確切答案,我得回去跟團隊評估下可行性,爭取拿出個方案。不過有個問題,韓國那邊你剛跟三星解約,這個電競強國的市場.”
“正因為他們電競產業成熟,才更會著急。”陳默冷笑,“明年搭建GPL全球聯賽的同時,小米也會發力海外,到時我倒想看看那些棒子玩家,是嘴裡大喊忠誠守著沒有彼岸遊戲的三星手機,還是用小米叫著真香。
遊戲二合一你們自己定,全球聯賽你跟李建超那邊通個氣合計下,整個彼岸全球聯賽方案和預算出來,到時候我讓天機閣議一議,年底前把這事敲定下來。
陳默直接下達了具體任務:“立刻成立專項組。李建超負責海外電競運營,你主抓遊戲整合。我要在年底天機閣會議上看到完整的全球電競生態方案——記住,這不僅是商業布局,更是文化輸出的戰略級項目。
有的時候彼岸在海外的影響力比賺錢要更重要!”
“嗯,沒問題!”
正事說完,陳默突然想起什麼,問道,“對了,你還沒說剛才電話裡提的計劃是什麼?”
孫子維有些自嘲:
“跟你這一比,我這計劃的格局一下就小家子氣了,我想借當下這股東風給BAG——搬個家。”
“搬家?”陳默眉毛一挑,立馬get到同伴想法,“你是說,讓BAG直接脫離LPL,跳槽到咱們的GPL?”
“現在BAG剛奪冠,全網的流量都炸了,Uzi、Joker這幾個選手的粉絲量,快抵得上半個娛樂圈。
如果他們突然宣布轉戰《華夏榮耀》聯賽,你猜會怎樣?”
他不需要陳默回答,自己接上話:
“第一,海量的LOL玩家會被硬生生拽進《華夏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