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碼五百塊!”
謝昭壓著嘴角,一副痛心卻豁出去的模樣。
“馬叔!彆說是五百,那就是五千,我也舍得!這錢,就該花在刀刃上!”
他豪爽極了。
心中一塊大石頭放下,又起身,去買了幾瓶啤酒,還有一些零嘴,全都堆在桌子上。
“叔,吃!我請客!您可真是幫了我大忙了!太感謝您了!”
這話真心誠意。
馬朝陽的心一下子舒坦了起來。
煙酒供著,一口一個叔喊著,零食不斷。
這馬屁拍得舒坦極了。
一路的火車,一天一夜,抵達杭城時,是一天後的下午了。
謝昭很久沒坐過綠皮火車,雖然有些不習慣,但是好在一路上都在和馬朝陽聊天喝酒。
加上車廂裡基本上全都是杭城運輸車隊的,謝昭的心放下來不少。
一路平安下車。
謝昭正準備問馬朝陽要一個地址,等他安頓好再去找他。
然而後者卻一樂,一把抓住了謝昭的手,熱情道:“怎麼,你還準備住招待所啊?住我家!我兒子念書去了,住校!屋子空著呢!你嬸兒做菜也好吃,多一張嘴,費不了幾個錢,我吃了你一路了,總該還你些,彆和叔客氣!”
謝昭想拒絕,可是馬朝陽實在是熱情。
加上他又是常年在車隊乾活兒,手裡頭有些力氣,一把將自己行李拽過去,謝昭愣是沒反抗之力!
嘿!
沒脾氣了!
得!
謝昭心裡頭打定主意,到時候多買點東西就當房費。
這才哭笑不得跟著馬朝陽,一前一後出了火車站。
杭城。
這是重生以來,自己第一次來這個地方。
也可以說是上輩子自己呆的最久,最熟悉的城市。
八十年代。
杭城的全部產業都處於起步階段,GDP並不算發達。
但是。
杭城有底蘊,且沿海,再加上政策扶持,趕上了改革開放的春風,這短短幾十年的時間,一下子蓬勃發展,以一種驚人的速度,迅速成為經濟重城。
而80年,杭城革委會批轉上城區《關於適當發展個體經濟的請示報告》被批準後,個體戶開始如同雨後春筍般複蘇。
走出火車站。
並不寬闊的道路人流如織,挑著小擔的農夫,穿著對襟褂子的婦女,操著一口吳儂軟語,軟軟的,綿綿的,令人如沐春風。
在這個斑駁交織的年代,謝昭的眼前,有白牆黑瓦的房屋,有沿著河邊建造的土房,也有寬闊的馬路,遠處是一幢五層高的百貨大樓。
地麵上大部分是自行車。
走路的居多。
可也有從港城買來的二手巴士,穿梭在人群裡,喇叭聲響個不停。
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
曾經的高樓林立統統消失不見,什麼阿裡巴巴,字節跳動,那些商業大佬,全都不見蹤影。
它回歸了璞真。
而這一切,在這一刻,展示在謝昭的麵前。
他胸腔裡的心臟忍不住劇烈跳動起來。
謝昭知道。
這一世,機遇儘在他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