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之畔。
夕陽斜照,在江岸上照出三個狹長的影子。
謝淵提著蛟魂,望著對麵像貌陌生、表情卻無比熟悉的一名年輕女子,淡淡道:
“吳道極,不知你當年舊人知曉你現今模樣,甚至還要假扮女子逃命,該如何做想?”
“年輕人見識短淺,豈知大道求真,哪在乎男女老幼,乃至是人非人?”
那女子心口已然破開一個大洞,傷口被寒冰凍住,不見一點血液溢出。
然而任誰人都無力回天的傷勢在身,這女子卻麵色如常,張口發出尖細的聲音:
“何況,他們都已經死了,而我還活著。”
謝淵沉聲道:
“你離死已經不遠了。”
“嗬嗬,謝淵,你真的殺得死我麼?”
那女子露出笑容,儘管她的眼神滿是怨念和怒火,卻依然笑道:
“這是第幾次了?是第十三次了,你好像還沒有認清現實。無論你找到我多少次,你都殺不死我,永遠不可能。你根本不懂老夫的手段!不懂老夫有多麼強大!”
正如吳道極所說,謝淵已經找到他十三次,也殺了他十三次。
然而不管多少次,吳道極似乎永遠無法真正殺死。
不管是用焚天滅道槍、用浮光掠影劍,還是用力劈華山,或者用五行陣、八卦陣、水淹火燒各種陣法,都沒能真正殺死他。謝淵與慕朝雲總是剛剛滅掉他一個分身,就又感知到他在其他地方出現。
他的真靈好像化作了千份萬份,無處不在。
這樣的手段,彆說謝淵,就是慕朝雲都覺得匪夷所思,從未見過聽過看過。
或許隻有將吳道極接觸過的所有人都全部滅掉,方才斷絕他藏匿分魂之法。
然而這自然是天方夜譚,吳道極複活十三次,接觸的人何止千萬?或許隻有第一次便洞察其中奧妙,將天香山莊、羅家堡還有後麵那些相乾人等全部集中殺死……卻也隻是妄言罷了。
謝淵卻無氣餒之色,隻是冷冷道:
“你已經一次比一次弱了,現在殺你,我不費吹灰之力。而你也逃不出燭台追索的範圍,逃不出我手中兵刃。大不了,我就一直殺你,殺到你徹底失去所有力量,又有何難?”
這次輪到吳道極略微沉默。
他雖然放著狠話,心中實際憤怒欲狂。
這般逃命手段,不隻狼狽非常,讓他這個橫壓一世的頂尖大宗師臉麵儘失,更是損失巨大。他的真靈之力一次又一次的消耗,根本沒法補充就被謝淵找到,隻得越來越弱。
被這樣一個後輩攆兔子一般追殺,是吳道極千年未有之恥辱。
但他一次更比一次容易找到,一次更比一次死得乾脆爽快,卻不隻是力量衰弱的原因。
一世頂尖之人,蟄伏千年的大宗師遠不到枯竭之時,就算一直這樣耗著,他也能耗許久許久。
實在是對手進步太快了。
吳道極麵色沉凝,而心中頗為震動。
每一次再被謝淵找到,他都能感覺到自己上次的戰技、經驗、套路,不會再管用。
這個年輕人具有驚人的學習能力與速度,犯過的錯誤絕不會發生第二次,而自己用出來的技巧,似乎被他隻看一遍就能化為己用!
吳道極心中有難以言喻的驚訝,任他在那大世中縱橫百年,見過姬家先祖、大離太祖等等閃耀曆史的天才,這樣的學習能力也是絕無僅有!
而那焚天滅道槍更是每一次見麵都更進一步,堪稱進境神速,甚至槍法中已經漸漸散發出更為浩渺、更為可怖的焚滅一切的氣息,讓他都十分心悸。
他隱隱感覺,若是那氣息中隱藏的一槍爆發,自己的真靈將被徹底毀滅。
不過謝淵並沒有用出那一槍,不知道是尚未真正掌握,還是其他原因。
這個謝淵,若是再給他一段時間,真正成為大宗師,恐怕便要真正傲立巔峰,無人能匹敵了。
不過他還有沒有這麼多時間,可是兩說。
吳道極望了望天,淡淡笑道:
“如果你願意,可以就這樣跟我耗著。”
謝淵見他心口已經空空蕩蕩,這次卻死得尤為不乾脆,便也任他繼續:
“自不會放過你這等躲藏千年的老鼠來禍害人間。”
“你真的有這麼多時間嗎?”
吳道極笑了笑:
“大劫已經來臨,你不知天上是何模樣,卻也該知道天下是什麼樣子。”
謝淵眉頭微皺。
他和慕朝雲追殺吳道極這麼久,雖未出中原,卻已經轉戰萬裡,看遍大離如今東西南北的模樣。
劫難亂世,已經開始。
首先便是天上那個窟窿,無論是白晝還是黑夜,烏雲漫天還是蔚藍萬裡,那個黑沉沉的深邃洞口一直在那裡,就像是倒掛的深淵。
無論身在大離東南西北何處,日升月轉,而那窟窿都在天空的正中,讓億萬萬人抬頭便能看見,心中莫名沉重煩亂。
若隻是一個黑沉沉的洞口便也罷了,人們就當天穹染上了墨點。
但天候也漸漸變了。
北地曝陽,千年冰川融化,淹沒了一縣之地;南海一日飛雪,冰封百裡,許多漁村全成冰雕。
還有地方暴雨傾盆,終日不休,而隔壁村子就豔陽高照,一連十數日,直到河水決堤,淹沒兩邊。
各地天災怪象層出不窮,初時尚是偶發,但謝淵卻眼睜睜的看著各地逐漸混亂起來。
這尚且隻影響部分地方的黎民百姓,大部分地方仍是安然無恙,至少暫時是。
但大宗師全部消失的影響,已經開始體現,並且影響到了天下局勢。
自謝奕和路雪風一戰消失之後,天下間確乎沒了大宗師的蹤影。
這樣的消息很難隱瞞得住,很快便天下皆知。
縱然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原委,甚至十分驚惶,但是終究是有了動作。
如謝淵推測到的,便是有好些宗門結成同盟,開始試探性的與大宗商議起秘地出讓、靈寶劃分之事。
八大世家中除上三家的其餘幾家,還有那些雖不在八大世家之中卻勢力極大、曆史悠久的宗族傳承,都開始眉來眼去、互通有無,而疏遠了上三家,暗中不知有什麼謀劃。
而這局勢變化中,最受益的,似乎便是大離朝廷,或者說薛氏皇族。
他們掌控天下千年,英才儘入其彀中,大宗師以下的高手數也數不清。
哪怕隻算皇室宗親,高手也絕不遜上三家的任何一家。
皇室隻差大宗師,若不是老皇帝這一代打死也沒出一名合一境的高手,局勢可能早就大變。
但現在,這個差距被消除了,而皇家在大宗師以下的優勢,完全凸顯。
在得知變局的第一時間,皇帝便連發律令,處處皆是針對世家。
朝堂上一派混亂,畢竟世家為官者眾,對皇帝的政令,反對聲很大。
然而他們卻忽然發現,原來皇帝早已整合了草根寒門乃至部分世家,將朝堂牢牢握住,現今才露出爪牙。
上三家麵臨的局勢驟然緊迫起來,除了逐漸增加的朝堂壓力,常有比武、談判、商洽,接踵而來,全部意在削弱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