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阿詹換防米利西奇,莫聞毫不猶豫就給兩人加加擔子。
米利西奇絲滑的切換到單打模式,擺出後衛式經典的靠背挺腰背打姿態,運球靠兩下,找到節奏一般絲滑的後仰翻身跳投。
砰……唰。
阿詹看著米利西奇球衣上的31號有些眼花,看球衣像是21號,看臉又像是41號。
轉過來阿詹不甘示弱,頂著蓋伊的防守突進了中距離,在包夾來臨之前,流暢的邁出上下步的中樞腳,拋投打進。
莫聞看向裁判——這河裡嗎?
裁判看向莫聞——這很流暢。
回到主場的騎士上下狀態不差,直到8分鐘,超音速才將得分拉平。
主場球迷依舊熱愛,依舊熱淚盈眶,可騎士球員的第一口氣已經消耗殆儘了。
相持階段,本是緊張謹慎的時刻,可莫聞察覺到了騎士的疲勞,示意兩個內線快下,自己卻緩步推進。
騎士整體陣容都被吸引收縮,米利西奇前麵已經得了8分,狀態相當火熱,泰森雖然得分不多,但他衝框也不得不防。
唯一讓騎士上下欣慰的是,兩人的罰球水平都平平,就是這個時代正常內線的水平,實在不行還能用犯規限製。
就在全場目光集中在籃下時,踩著騎士lo的莫聞突然擺出突破的姿態,推球刺步接著撤步收球。
本就隔著一段距離的畢比,剛張開雙臂雙腿準備滑步封鎖,莫聞的剪刀腿已然升空。
始於腰臀終於肩肘的勁力推著球在天空劃過一道高高的弧線,然後墜入網框。
現場球迷的音量一下跟著落了下來。
裡德在下個回合要球意欲回應,可惜主場的籃筐拒絕了他的投籃。
等超音速再進攻,騎士圍繞著莫聞和米利西奇一頓防守後,底角的雷阿倫又在空位得球了。
雷阿倫穩穩的把握住了機會,跳投三分再中。
樸實無華,但28:22,分差眨眼被拉開到6分,邁克布朗隻能喊暫停。
愛情來的太快就像龍卷風,分差更甚於愛情。
不冷靜冷靜,騎士隊可能又要“飛起來”了。
暫停回來,騎士又換上了韋伯。
雖然韋伯注定防不住今天的米利西奇,但瓦萊喬也一樣被點菜,相較之下還不如換上韋伯加強一下進攻。
瓦萊喬今天除了有個快攻扣籃外,其餘兩投皆失,有點畢比化了。
巴西影帝擅長的造進攻犯規對上多數美式野獸糙哥可以手拿把掐,但在從小接受歐洲籃球教育米利西奇麵前完全拿不出手。
重返賽場的韋伯展現出少有的活力,在首節結束前一次中投,一次籃下打板拿到4分,幫騎士穩住了局麵。
韋伯的油箱裡還有油,隻是他並不想燃儘自己,經年的傷病讓韋伯多數時間都下意識的選擇避開對抗的選項,改不了也沒必要。
首節超音速37:34騎士。
一些懂球的騎士球迷已經開始感到絕望了。
騎士集齊了天時地利人和,阿詹拿了11分3籃板,裡德三分4中2,畢比都偷雞拿了5分,騎士還是輸分。
米利西奇的爆發固然打了個措手不及,但他的表現還符合他的行為模型,隻是手感略好,又增多了球權,可怕的是這意味著他的表現在後麵是可以複刻的。
莫聞照舊無法防守,他拉快節奏後沒有能像之前一樣拉開分差,但看了比賽的都能看出來並不是他的壓製力下降了,隻是裁判的影響力上升了。
次節,莫聞繼續帶替補,米利西奇被米爾薩普換下暫時休息。
好用就一直用的邏輯在超音速不適用,除了莫聞。
騎士見到米利西奇沒上不禁鬆了口氣,可等比賽再度開始,騎士卻並沒有輕鬆到哪裡去。
米爾薩普、達米恩、弗朗西斯科幾個當然不可能有米利西奇的表現,但他們的豐沛的體能讓他們可以在防守端拉滿。
進攻降級,防守升級,卻是很符合季後賽的味道了。
莫聞試圖利用體能優勢,繼續跑快攻消耗騎士,但並沒有打成,因為騎士也深入研究了超音速的第二陣容。
相比於超音速相對成熟的首發,超音速的替補們無疑更好針對,畢比發揮作用,一次搶斷兩次破壞球,相當搶眼。
次節2分57秒,大Z打板命中,反超了1分。
現場熱烈歡呼,但騎士上下並不輕鬆,除了倆內線,騎士外線三人還沒休息。
一直到中段,超音速休息的主力汗都乾了,騎士也隻獲得了2分的領先,下半場怎麼打?
騎士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耗費太多心神,因為在米利西奇重返賽場後,延續了此前的狀態,在莫聞不在的情況下,連突帶投,近乎百發百中,連得9分,帶隊打出了一波11:2的小高潮。
而雷阿倫則是在中場前壓哨三分命中,將分差直接拉開到熟悉的兩位數。
中場休息時,米利西奇拿著數據統計單那叫一個愛不釋手,半場24分7籃板3助攻,他以前做夢都不敢夢見自己這麼猛。
“怎麼樣,坐著看球隊贏球的感覺不賴吧。”佩頓對著莫聞調侃道。
“一般,騎士的凳子有點硬,要不下半場讓你上,我試試躺著看比賽是什麼感覺?”莫聞並不介意偶爾當個“躺贏狗”,當了老大不辦事不行,但天天身先士卒也不是個事。
“真的嗎,莫哥?要不,下場比賽也讓加裡來吧,就我這狀態,我感覺他就夠用了。”幾乎鎖定今天MVP的米利西奇湊過來賤兮兮的問道。
“滾蛋,你想打回頭休賽期讓球隊先簽後換給你交易到快船去,隨便你打,讓你打個夠。”
半場回來,超音速迎來了它忠誠的第三節。
依照老希爾和莫聞的布置,超音速繼續拉快節奏,快到拋卻了常規的打法,像曾經的太陽一樣寧可犧牲部分防守,也要把節奏帶起來,打高回合和高效率。
其實老希爾並不想玩的這麼癲,但他也清楚裁判不可能讓超音速舒舒服服的打出他們喜歡的比賽。
這個時間,莫聞就沒有太照顧米利西奇了,他清楚今天比賽的重要性,勢必不能給阿詹留下半點機會。
他和阿詹的對位勝負事小,若是讓聯盟將這場吹沒了又看到流量爆炸,那難保不會出現一波硬保硬造懸念的劇情。
他從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去揣測猶太佬的秉性。
歸根結底,斯特恩對競技公平的保護也隻是出於長遠利益,要是短期利益足夠大……
收起了笑容的莫聞,上來兩次胯下乾脆的晃過了畢比,衝進籃下遇到大Z的協防也並未傳球,做了一個向外傳球的假動作,靠住大Z的下盤,穩穩的上了個反籃。
察覺到莫聞的進攻欲,邁克布朗隻能忽略中場休息時跟球員們強調的重點盯防米利西奇的要求,揮著手臂示意指向莫聞。
索性,裡德也站了出來,阿詹突分吸引了一側的防守,裡德三分線外一步接球,也打成超遠三分。
而超音速後續展開的快攻,阿詹也接下了戰帖。
相較於陣地戰艱澀的進攻,他也更信任快攻中的自己。
“漂亮,畢比的長傳精準的找到了勒布朗,泰森錢德勒已經來不及阻擋,他隻能目送勒布朗轟炸籃筐!”
“又是空接扣籃,不過這回傳球的是米利西奇,我就說過,莫也是能飛著打球的,他就是懶!”
“雷對裡德回應球…中了!裁判示意踩線了?見鬼他沒戴眼鏡嗎?”
雙方都打得很快活,但分差卻在悄無聲息之間拉開,12分…14分…16…17。
裁判儘力了,在莫聞的調度下超音速很好地控製了犯規,裁判還是通過掩護犯規和體毛打手送給騎士好幾次球權。
但超音速在籃板上把球權找補了回來,年輕人的活力優勢在下半場越來越大。
韋伯和大Z都是經驗豐富的成熟內線,但成熟了就意味著他們無法再掛到樹梢枝頭,而經驗再豐富也無法支撐一場30分鐘的盤腸大戰。
而且超音速還會一項騎士不會也不敢的技能——追身三分。
出身於馬刺的邁克布朗這輩子也無法接受球隊有人這麼打球,哪怕太陽和超音速在此前已經證明過這項技能的實用性。
而超音速三巨頭,都會這麼打。
彆看米利西奇的罰球命中率平平季後賽還降了點隻有65%了,他的三分真不差,37%的命中率再結合216的身高,放小球時代也夠用了。
在數據黨眼中這樣的數據可能有些反智,這個水平罰球也能練出三分來?
實際上這樣的數據還並不是獨一份,有一份活例子就在眼前。
克裡斯韋伯,他在奇才時期他能在賽季場均罰球命中率連60%都不到的情況下,以高達44%的命中率場均投2.3個三分。
某季後賽三分命中率100%的傳奇中鋒:我呢,還有我呢!
實際場上的克裡斯韋伯之所以屢次被米利西奇“羞辱”還沒有惱羞成怒就是因為他在米利西奇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
模特的身材,英俊的五官,像魔術師一樣全麵的技術,漂亮且紮實的傳球,平庸的罰球和騷浪的三分……
至於白人,嗯,也不錯。
不同的是,米利西奇雖然也遇上了一個糟糕的教練,卻還有一個足夠強大且願意給他信任和鼓勵的大哥。
在莫聞的羽翼下,米利西奇成長為了大家想象中的模樣。
而韋伯,他在米利西奇這個年紀還在傷病、大麻、酒精和骨肉皮之間流連,帶領著足夠成熟的重建球隊打出比上一季更爛的成績,然後像一條狗一樣被一腳踢開,直到到了國王才找到了自己。
而現在的韋伯呢,臃腫的身材,無神的雙眼,坐在板凳上越來越大的屁股,上場投籃沒有激情,隻有例行公事的麻木。如果不是穿著球衣,他自己都不想承認這個吊毛是克裡斯韋伯。
第三節結束,超音速97:80騎士。
比賽看似還未結束,17分的分差絕非遙不可及,幾乎每年都能在季後賽中找到大比分翻盤的案例,哪怕是總決賽,也並不鮮見。
但當騎士球員從球場的亢奮中回過神來,仔細的打量分差的那一刻,這場比賽就已經分出了勝負。
他們打出了他們總決賽的最佳水準,分數可以證明,但作為參照物的分差也同樣證明了——
他們,僅此而已。
末節,掙紮聲音最大的是現場的觀眾。
但他們和場上的騎士球員本質上沒什麼區彆——於事無補。
當比分被拉開到20分時,阿詹忽的有一種強烈的逃離衝動。
但他又不知道該逃向哪裡,四周球迷的眼神依舊是那麼的熾熱,讓他無所遁形。
“你說,我們還有機會吧,勒布朗?”
“明年,我們會更強,邁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