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本就是人中龍鳳才給得起的東西,真正的情種,隻會出現在大富大貴之家。
他們不用擔憂生計,有權力,有財力,有內涵,有修養,什麼都不缺的人才給得起。
願意給,也不計較,不權衡,而絕大部分普通人,活著已是舉步維艱。
每日爾虞我詐,處處權衡利弊,光是生存就已經令人疲憊不堪,哪裡還給得起真正的愛,哪裡有閒心和精力當情種。
在這個世界上,誰不想由著自己的性子活著,大膽去愛,由著自己的性子放肆去活,但普通人不行。
他們沒有一個有權有勢的老子,他們什麼都得靠自己。
科舉,是凡人通天的階梯。
至於愛情?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種奢侈品,無論如何也玩不起,給不起。
包國維應該慶幸,慶幸入了老爺的眼,得了貴人提攜,若不然......
一個仆人之子,即便僥幸讀了幾年書又如何?
科舉可從來沒有那麼簡單。
科舉把多少人考得晝夜把心血耗,考得大好青春等閒拋,考得不分苗和草,考得手不能提來肩不能挑,考得頭發白牙齒掉,考得弓背又駝腰。
可最後呢?
年年考、月月考,活活考死命一條!
隻是,不考就有出路了麼?
這絕非是明智的選擇,而是自甘墮落的開始。
最不想讓寒門讀書科舉的,恰恰就是士族。
各種寒窗苦讀,不如在窯子裡幾年掙錢的論調,可不就是士族在推波助瀾,甚至是主動宣傳的麼?
朝廷自然是想讓人人都讀上書,穿上長衫的,可秀才、舉人、進士的名額是有限的,如此一來,士族自然得大加宣傳,宣傳除了讀書科舉,行行出狀元,把天底下的聰明人引到彆處。
為此,天底下的書院甚至從不教授經世濟道之學,反而是熱衷於教授些聖人傳授的看似無用的大道理。
這些個聖人的學問,自始至終都與社會叢林法則相悖,如此一來,在凡夫俗子眼中,更是成為了‘讀書無用論’最有力佐證。
殊不知,非是無用,而是庸才從未把書讀透。
你要是無用,溫良恭儉讓就是最好的護身符,你要是有本事,仁義禮智信,就是天才在叢林中生存的絕佳武器。
世間唯有‘德’之一字,最為玄奧莫測,也最能服眾。
“回去好好想想吧,問問自己,究竟是要眼下虛無縹緲的風花雪月,還是要將來的無限風光,大好前途。”
胡盈盈說著,手在義女的頭頂上輕輕撫過,“隻希望你,彆耽誤了國維,也彆耽誤了自己。”
胡盈盈同義女的談話,範進隻是聽了一耳朵,並沒有摻和進去,而是轉身去了書房。
範家,從來就沒有庸人!
範母從小把他拉扯大,孤兒寡母相依為命,不惜把眼睛熬瞎,也要讓範進一心科舉,幾十年裡,從無悔意。
胡盈盈亦是如此。
自入門以來,吃糠咽菜十數載,即便是最饑腸轆轆,最窘迫不堪的時候,也從未後悔過嫁進範家。
兩個女人,托舉著家裡的讀書‘老苗’,異想天開著有朝一日,苦儘甘來。
範進自己就更不必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