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到專賣店這邊來的確比較勉強。
各有各的原因。
“做任何事情都要順勢而為,借助大勢,讓自己從中受益,而不是逆勢而為。”陳浩說道。
“周廠長空降到茅台廠,好多人覺得他不可能做成什麼事,畢竟他在茅台廠沒有什麼根基,但是實際的情況卻是周廠長做成了一些事情,而且還要繼續做更大的事情。”
“這裡頭的關聯想明白了,對於自身往後的路也便能有一個比較精準的定位。”
楊豔看著陳浩,“你這個話是什麼意思?”
她有點不太明白陳浩到底想要說什麼。
“意思就是,周廠長的一些行為,不僅僅是他個人的行為,同時也代表著上麵領導的心思,代表著往後國家政策的走向,不要因為習慣了舒適圈,習慣了現有的身份地位,就對即將要發生的變革采取抵觸的態度。”陳浩道。
“那樣無濟於事,反而會讓自己失去很多機會。”
周高廉既然認可楊豔的能力,那他也願意相信楊豔的能力。
而且從火車站接到楊豔和蘇小娟兩人,一路上的交流來說,楊豔年齡雖沒多大,卻口齒伶俐,勇氣也是有的。
這樣的人再調教調教,對專賣店的發展肯定有好處。
前世,陳浩有了錢後,也學著騎馬,馴馬,他就喜歡馴一些有野性的馬。
訓人跟馴馬其實也沒太大的區彆。
“你的意思是說,專賣店是往後的趨勢,是茅台廠要大力發展的方向?”楊豔思考了一會兒之後,問道。
“周廠長跟你合夥搞專賣店,是得到上麵領導的授意?”
領導的話就是聖旨。
事可以做錯,隊伍不能站錯,這是好多人的處事原則。
“不是領導的授意,隻是一個我和周廠長的一個嘗試,好多東西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就是上麵的領導,也不一定知曉這麼做對不對,隻是另外一條路已經明顯出現了問題,自然得要折轉方向。”陳浩道。
“專賣店是一種新的銷售方式,這個主意是我提出來的,周廠長聽了之後覺得可以嘗試,就給了每個月2000茅台酒的量,一起合夥。”
“這既是對我的信任,同時,也是對茅台酒出路的一個嘗試。”
“說了那麼多,還不是白說了?我還以為專賣店是上麵領導授意的,原來隻是你自己想出來的,也不知道周廠長哪根筋搭錯了,居然會同意跟你一起搞專賣店,而且每個月給你批2000瓶的茅台酒,這個量對茅台廠來說可不小。”楊豔說道。
“好多單位都想要茅台酒,但茅台廠這邊卡的很死,這些單位哪一家不比你強,哪一家背景不比你深厚?”
“而且廠裡不少職工,包括廠裡的一些領導,對周廠長也挺有意見的,如果專賣店這個事情搞不好,對周廠長來說不是什麼好事,他會受到不少人的責難。”
上頭領導讓搞的事情,下麵的人做起來就心安。
即便真出了問題,自己的責任也沒有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