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哪有什麼政治覺悟,不過是比彆人多活了幾十年,有前世的經驗,對政策走向非常清楚。
由果導因,誰還不會說?
“這倒是,能弄出分田到戶的人,這點眼光肯定是有的。”劉懷德點點頭,“好多人以為你搞分田到戶是膽量大,實際上你是政治能力強,加上膽子大,敢為人先。”
劉懷德對陳浩的評價很高。
一開始,他對陳浩的判斷也錯了,隻以為陳浩是膽子大。
一次還能說是碰巧,是膽子大,但兩次就不是碰巧了,而是這個人的的確確有真本事。
“隻不過是喜歡看報紙,看新聞,將彆人嘮嗑的時間,放在閱讀上,放在思考上,經常想一想,談不上什麼政治能力有多強。”陳浩擺了擺手,稍微謙虛了下。
他接著又道,“有這兩個原因,所以我的建議是等到年底的時候,再將紅旗生產隊的情況寫成文章,投到內參資料上,這樣跟大的政策更顯得相得益彰,能遙相呼應。”
“而且到了那個時候,整個花山公社,參與分田到戶的戶數肯定會增加不少,大棚種植麵積也會有提升,包括紅旗生產隊準備種植人工的木耳和香菇,包括草莓,這些也都可以寫進文章裡去。”
“這都是分田到戶的好處,豐富了農產品的種植種類,增加了土地的靈活性,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你說的很有道理,到時寫相關的文章,還得要你這邊提供些幫助,幫著參考參考,給些意見。”劉懷德道。
“沒問題。”陳浩沒有絲毫的猶豫,答應了下來,“就是現在生產資料方麵還是有些緊缺,用來蓋大棚的塑料薄膜,還有準備用來搞人工種植的木料等方麵,比較難買。”
“這個的確是有些難,花山公社好多大隊,生產隊,都在分田到戶,都在搞大棚種植,雖然力度還沒有紅旗生產隊這麼大,但整體的生產資料的消耗,需求,比以往要大不少。”劉懷德道。
“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紅旗生產隊是分田到戶的先鋒,又是最先搞大棚種植的,為了接待各地來參觀,學習的領導乾部同誌,還建了招待所和食堂,省裡領導過來考察,公社裡肯定也要大力支持。”
“公社這邊資源有限,我會跟縣裡反映,爭取讓縣裡多調些生產資料過來,幫助紅旗生產隊的發展。”
紅旗生產隊搞了這麼久,縣裡也沒啥表態。
既不支持,也不反對。
“政策方麵,信號明顯了,縣裡應該也會支持。”陳浩道,“由公社出麵反應,肯定比普通老百姓好。”
“我就提前代表紅旗生產隊的村民,謝謝領導的支持。”
“你是普通老百姓?這話也就騙騙跟你不熟的人,認識你的人,誰不知道你的本事?”劉懷德道。
食堂的飯菜做好了。
有肉,有魚,還有菜,很豐盛。
擺了4張桌子。
陳浩被喊到首桌,跟劉懷德等公社的主要領導一起。
這個待遇,就是公社的普通乾部,都沒有!
“這食堂比公社的食堂還要好,桌椅,鍋碗瓢盆,是真乾淨,就是做飯的同誌,穿的衣服也講究,乾乾淨淨的。”
“不去外麵,就看這裡頭,真不敢信,這是生產隊的食堂,還以為是哪個大單位的食堂。”
“陳浩同誌,來,一起喝一個。”
這一頓飯,吃的都很滿意。
不少人給陳浩敬酒,吃了2個多小時才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