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三日,鄭均麾下黑山軍接連收複三縣。
進度之快,與那範泰、丁明二將攻拔城鎮的速度相比,也是不逞多讓。
不過兩者的難度也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流寇蟻附攻城,死者甚眾。
而黑山軍在陳敬仲的率領下,攻拔的都是破敗的縣城,而且這破敗縣城中,駐守的流寇軍也不過是隻有十餘人罷了,其中老營兵更是隻有五人。
就這般,連克三城之後,其餘的老營兵也得知了消息,紛紛退走,康樂郡賊患自解。
隻留下一片滿目瘡痍的大地。
妙心縣內,三天的簡單修繕,縣衙也已經像是個樣子了。
校場之上,鄭均佇立在門框一旁,一雙眼眸盯著校場之上那年輕的小將身影,如丟糕點似的,隨意丟了顆藏氣丹入口。
丹藥入口,微甜。
鄭均口舌生津,感受著體內泛起的微微溫熱,感覺自己外罡之後,吸收靈氣的速度都快了些許。
“這批丹藥,倒是不錯啊。”
鄭均不由微微頷首點頭,接著又吞服了一顆。
對於蓄氣武者而言,這藏氣丹自然不能多服,多了必然傷及脾胃,甚至損害心臟、經脈寸裂。
但鄭均畢竟乃是外罡武者,而且修行碎玉功來,體內真氣雄渾,經脈寬闊,自是與旁人不同。
彆說吃這兩粒藏氣丹了,就算是服用凝罡散,也頂多隻是浪費一些藥效而已,並無半分會因藥物反噬的可能。
至於剩下的大部分丹藥,都已經被鄭均賞賜下去,賜給了此戰的有功之臣。
畢竟在此方世界,一個人的武道實力才是升官發財的重要途徑。
立下大功,最多隻是賞賜金銀,得些虛職。
在軍中,隻有修為才是真的。
修為上去了,就算是沒什麼功績,也是一個不容小覷的人物。
略有功勳,便能蔭庇族人了。
因此,賞賜有功之臣丹藥、武學,比其他賞賜要更加豐厚。
不過,對於近期從流民中挑選出來的民壯,也是需要進行另一番舉措。
譬如……
授田。
授軍士田產,讓他們在這康樂郡內,獲得土地,才能讓他們對當地有歸屬感。
這些流民,大部分都是普通民壯,未曾煉血。
對於這個層級的士卒而言,田地還是比較重要的,否則,這些來自於宣州、肅州、嚴廷郡的流民,又怎麼會為了康樂郡而奮戰呢?
授田之後,軍隊也需要大量肉食,儘早讓士卒煉血。
全員煉血,才是正規軍的基本標準。
自己手下,還是要差一些。
就連半數煉血都沒達到,算上陳敬仲帶來的南楚八十騎,鄭均手下軍中的煉血武者,不過四百七十人左右。
“呼~”
鄭均呼出一口氣來,繼續望向魏權操練。
卻隻見,那魏權呼吸吐納著某種奇特的內功心法,沉浸在修行的世界之中,胸膛起伏,手中動作也隨之舒展了開來。
三十六式拳式,魏權打到一半,便已經是將全身的氣血給消耗殆儘,渾身發汗,身上的筋骨都發出一陣陣‘哢哢’的奇特摩擦聲響。
而魏權隻是停下略微歇息了片刻,體內立馬湧現出一股新的氣血熱流,彙入四肢百骸,登時令他神清氣爽,感覺整個人又重新活過來了似的。
不過就在魏權操練之際,有些遲疑的看向了縣衙的大邸方向,他隱隱感覺到那裡似乎有一道視線在注視著他。
這股視線十分深邃,讓魏權萌生出了一種內心的秘密被看穿的既視感,登時令其為之一陣惡寒,下意識的便不想繼續打下拳來。
但想到,那方向乃是最為器重自己的鄭將軍居所,鄭將軍對自己有救命之恩,無論如何,鄭將軍應不會有什麼惡意。
一念至此,魏權這才慢慢緩下心來,深吸一口氣,將這種惡寒之感驅散,繼續沉浸在武道的演練之中。
而鄭均,則是一直都在默默圍觀,心中感歎:“這便是,流影浮生拳鎮山河法嗎?果真是精妙絕倫,這拳法確實值得上一個越級挑戰,怕是蓄氣武者,也不太能敵得過此時的魏權。”
說實話,太深奧,看不懂。
若是讓鄭均每天這麼觀其操練,那彆說看三十天了,就算是看三十年都看不明白。
沒那個逆天悟性。
但奈何,自己有外掛啊。
沒關就不算開。
而如今魏權的實力,鄭均可以清楚的感知出,確實比自己在煉血境界的時候要強悍一些。
畢竟自己在煉血境的時候,可沒有這種神通武學傍身,隻有小成的踏浪刀法可以施展一番,絕對不是這等神通的對手。
但也僅此而已了。
大道武書傍身,自己注定是越來越強。
這‘流影浮生拳鎮山河法’確實豪橫,但不久之後,就是我的了!
鄭均不由露出了一抹笑意。
不多時,當魏權演武結束之後,鄭均的麵前也浮現出一行水墨小字。
【已拓印第2次。】
望著麵前出現的水墨小字,鄭均滿意的點了點頭,接著便拍著巴掌從縣衙內走了出來,對正在校場上調息的魏權道:“不錯,好拳法!修行之後,去軍需官處領三粒益血丸!就說是我的命令。”
魏權聞言,不由得大喜,當即抱拳道:“是,謝鄭師!”
益血丸!
那可是練武的好幫手!
鄭師可真豪氣,每天都有益血丸吃,這樣的將軍,才是真正值得追隨的!
魏權在心中想著,感覺自己實在是賺大了。
心中僅存的一絲絲抵抗之心,也全然消弭。
而望著魏權這等喜笑顏開的表情,鄭均甚至都有些良心難安了:‘幾十粒益血丸就能換一門‘神通武學’,這要是讓那些世家大族知道,肯定要豎起大拇指,自愧不如了。’
確實是這樣的。
武勇侯戰功赫赫,攢下博州蔡家的家當,而武勇侯之子,也就是當代蔡家老祖,明為通竅巔峰,實則早已元丹。
就這般,兩代元丹,博州蔡家也不過隻有兩門神通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