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推開網文大時代的門縫_重生2004:獨行文壇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綜合其他 > 重生2004:獨行文壇 > 第130章 推開網文大時代的門縫

第130章 推開網文大時代的門縫(1 / 2)

張潮、趙常田和吳文輝等起點網的高層聊了一會兒,就有記者問張潮道:“現在不少作家都認為網文不具備文學價值,是一種文化泡沫,當讀者厭倦這種形式以後,這個泡沫就會破滅,你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吳文輝等人都有點緊張地看著張潮。作為在當今年輕人中最具有影響力的青年作家,張潮的言論一次又一次地被證明具有左右大眾輿論的力量。

如果他也否認網文具有文學價值,那麼對起點網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張潮笑著答道:“首先申明,我也是個網絡作家。”

現場頓時有些躁動。

張潮接著解釋道:“大家難道都忘記了,我的《少年如你》,最早就是在網絡上連載,隻不過不在起點這樣的網文網站上,而是在博客上。”

大家都笑了起來,張潮的博客停更太久了,幾乎所有人呢都忘了這茬。吳文輝鬆了一口氣,張潮肯這麼說,那麼下麵已經不會輕易對網文的價值進行否定。

張潮繼續是說道:“你提的這個問題,每一句話都值得拆開來說說。第一是‘不少作家都認為網文不具備文學價值’——我想知道,這個‘不少作家’指的是哪些作家?據我所知,在燕師大給我上課的那些作家,偶爾討論到網絡文學的時候,沒有一個會下這麼草率而輕浮的結論。”

提問的那個記者語塞。為了表現提問的“客觀性”,隨口杜撰一個“群體觀點”,是很多記者的惡習。他在說出“不少作家”的時候,壓根就沒有具體的對應人物。

就算有,分量和給張潮上課的於華、默言、梁曉生、賈平娃等人比起來,也不可同日而語。

好在張潮沒有追問,而是接著道:“就當你說的是真的,有作家認為網文不具備文學價值,那持這個觀點的作家,顯然搞錯了一件事——一個作品具不具備文學價值,判斷的權力在廣大的讀者,而不在作家,尤其不在另一個作家。

我猜,敢這麼說的人,一定不敢更具體地說明他所謂的‘文學價值’的定義是什麼。因為一旦說了,首先就會陷入無限自證的危機,但更重要的是,會暴露出他精英主義的價值取向。

他表麵上在說‘網文沒有文學價值’,實際上是說‘看上去不高級的作品就是沒有文學價值的’。而給一部作品下‘沒有價值’的判斷是一種極其嚴厲的指控,而指控背後,則是一種極端傲慢的態度。”

記者中有人不服氣了,立刻反駁道:“早期網絡文學的讀者主要還是以知識分子、大學生群體為主,像《第一次親密接觸》《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等,我們還是認可這些作品是具備一定文學價值的。

但是隨著網絡服務的下沉,網絡文學偏離了這個航道,轉而開始以那些世界觀還不夠健全的低教育背景人群為主要受眾,作品也越來越泛濫,價值觀也越來越混亂,越來越娛樂化。這難道不是對文學價值的一種背離嗎?”

張潮嗤笑一聲,說道:“且不論把‘世界觀還不夠健全的低教育背景人群’當成現在的網文主流人群準不準確,我想請問,這部分人,就沒有權利看自己愛看的作品了?還是被他們看的作品就天然低人一等?

很多人以為‘網絡文學’隻不過是借用了網絡途徑進行傳播,它的寫作方法、價值取向、題材選擇都還要遵循傳統文學的範式,這是大錯特錯。

傳播方式本身就能改造改變文學形態。遠的就不說了,海明威的‘消息體’,就是從‘新聞消息’這種在高速傳播需求中產生的文體中借鑒創造出來的。今天網絡傳播的高速性和反饋的即時性,本身就會影響作者的創作。

比如我,如果在寫作《你的名字》和《大醫》的過程裡,不斷有讀者反饋‘這個情節是毒點’‘男主是個聖母婊’‘白送人一藥方是個什麼鬼’,那我可能中途就崩潰不寫了。

我偶爾在讀者來信裡看到一兩個差評都難受得不得了,而網文作家,尤其是熱門作家,幾乎每天都浸泡在讀者的評論轟炸裡,怎麼可能不隨時調整自己的寫作方向和寫作方法。

所以網文本身就是文學的一個進化方向,而且是必然的進化方向,今天所有對它的質疑,十年二十年後看來都會是笑話。”

張潮頓了一頓,繼續說道:“正因為網文天然具有這樣的市場化屬性,所以它一定會贏得市場,它不僅不會變成泡沫,並且成為文學的主流形式之一。而隨著網絡的普及,網文的作品和它的受眾,隻會快速飆升。

讀者不會厭倦網文,在這種強互動機製刺激下,永遠會有網絡作家寫出讓他們感到新鮮的作品。

網絡文學將是文學史上方法、題材迭代最快的類型,而未來國內年收入破億的作家,一定不是以實體書銷售為主的作家,而是網絡作家。”

這下就連吳文輝都聽不下去了,學弟你給我站台就站台,吹成這樣可就沒意思了,於是連忙說道:“‘破億’可太抬愛我們了,但我覺得網絡作家今後完全能達到實體暢銷書作家的版稅收入水平!”

張潮側頭看了一眼吳文輝,道:“夢想總歸還是要有的嘛,萬一實現了呢?而且我相信這個破億的作家,就會出現在起點中文網上。”

吳文輝表麵上樂開了花,但是心裡其實也沒譜。2005年的起點中文網,雖然在網站的競爭中,占得先機,但實際上並沒有占據太大的優勢。這個階段的起點,更多是靠競爭對手送人頭,稀裡糊塗地就壯大起來了。

先是行業老大從2002年開始逐步放棄網絡連載,轉向實體出版,先後和台島、大陸的出版社出版了十多部實體玄幻。結果是網友們嘴上說的熱鬨——“出實體書必買”——實際銷量非常一般。

然後是行業老二在孔站長帶領下,一通奇葩操作後,把血紅、流浪的蛤蟆等作者全趕去了起點。

所以才有了2003年的《天鵬縱橫》一書救起點,和去年的《升龍道》一書救起點兩個都市傳說,一直熬到了被盛大收購。

歸根結底在這個時間點,大部分人對網絡文學的潛力都不是特彆樂觀。甚至有一種觀點認為,隻有“實體出版”才是網絡文學的出路,網絡連載隻是聚攏人氣而已,比如台島的頻道、鮮網。跟著他們走的早期大神也大有人在。

所以行業的迷茫期,是什麼千奇百怪的事情都會出現,排頭兵們總是換著花樣作死。起點隻是作得比較少、比較小而已。吳文輝也不知道張潮這滿滿的信心從何而來,隻是說給自己這個燕大學長站台的話,也太過了些。

一個記者又抓住了張潮發言中的一個詞發問道:“剛剛的發言,你一直使用‘網絡作家’這個詞,但好像更流行的說法,是管他們叫‘網文寫手’,為什麼這麼強調‘作家’身份?”

張潮擲地有聲地道:“隻要通過寫作賺到了哪怕一分錢,那也是‘作家’。大部分貶損網絡文學和網絡作家的人,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貶損他們的讀者群體。

我相信在不久以後,作協一定會看到這個龐大的群體,會主動吸納網絡作家進入協會。”



最新小说: 明末,從西北再造天下 七零:空房四年,軍少歸來夜夜跪搓衣板 你越信我越真 師尊修為儘失後,寵妻係統來了! 老太太重生七零發癲,不孝子靠邊 崩鐵:從翁法羅斯開始的救世之銘 諜戰:我覺醒每日情報係統 錦醫春色 春山願 大唐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