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隻有人民,才能審判我張潮!(第二更)_重生2004:獨行文壇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綜合其他 > 重生2004:獨行文壇 > 第173章 隻有人民,才能審判我張潮!(第二更)

第173章 隻有人民,才能審判我張潮!(第二更)(1 / 1)

3月底,張潮才不情不願地從哈爾濱回到了燕京。

一方麵幾乎所有人都想讓他出麵表個態,另一方麵宋嘉也要到燕京來給《懸崖》做後期配音。

再不回來,惹眾怒的就不是白曄而是他了。

第一個見到張潮的,是他的班主任於華。

這段時間他為了自己的這個愛徒也算是心力交瘁了。算起來,早年的他是國內文學批評的受益者,像處於這次漩渦中心的白曄,就曾經盛讚過他是“寫小人物的聖手”。

要說交情,肯定是有這麼一點的。所以麵對白曄的請托,他也十分為難。

尤其是這個月他的《兄弟(下)》發售,卻正好和“張白之爭”撞車了。由於他張潮班主任的身份,所以這部作品也遭受了文學批評家們攻訐——

燕大教授、文學批評家張以武點評道:“過於煽情,善於調動讀者情感,是於華10多年來在純文學領域的名氣轉移到大眾讀者市場的產物,是跟隨他的學生張潮的腳步,轉化成商業流行風向標的一種變動。”

《地角》雜誌主編、文學評論家李少軍表示:“於華曾經的優秀作品,比如《在細雨中呐喊》、《許三觀賣血記》等,都表現出他語言乾淨、敘事線索鮮明的優勢。而《兄弟》卻顯得十分複雜和雜亂,不知道是否受到了他那位名滿天下的學生的影響。”

青年批評家王小魚則表示自己看完《兄弟》(上),還想觀望一下,可是看到《兄弟》(下,就忍不住要“落井下石”了,因為敘述得太散漫、太沒有節製,“令人吃驚”。

……

文學批評界大有把於華、張潮捆綁起來聯合打擊的意味。現在既然張潮打不動,就轉頭去打他的老師。

張潮感慨道:“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在自救,還是在自毀。”

於華道:“不管是自救,還是自毀,這件事都不能再拖下去了。無論哪一方,情緒都已經被烘托到了頂點,再不釋放出來,會是一場輿論海嘯。到時候,就算是你也很難獨善其身。”

張潮點頭道:“我其實一直在等待這一天——於老師,你不覺得我們可以通過這件事,改變一下國內文學的生態嗎?”

於華疑道:“改變文學生態?你這麼想會不會有點天真——當然,我不是批評你。而是目前這種形勢,是20多年積累的結果,僅僅通過這麼一場爭執,恐怕很難動搖根基。

你把白曄打倒了,比他位高權重,或者不遜於他的批評家還有不少。”

張潮思考了一下,才開口道:“老師,您放心。我會處理好,不過,我想請您幫個忙……”

於華聽完張潮的計劃以後,沉默了許久,才無奈地笑道:“這個忙也幫得太容易了。不過你搞這麼一出,國內的文學批評界就不是聲譽好不好的問題了,而是還能不能繼續存在下去的問題。”

張潮道:“不破不立。隻要文學存在,文學批評就存在。這次隻不過是給它換換血而已。”

2天後,燕師大媒體接待中心,張潮站在了近百家媒體的麵前。這一次,就連CCTV也派出了記者。

記者的第一個問題,就十分尖銳:“張潮同學,您在博客上說過‘不再自辯’。那請問今天的發布會,是不是你改變主意,決定要‘自辯’了呢?”

張潮微微一笑,回答道:“‘自辯’的意思是自我辯護,目的是澄清真相、洗脫罪名。我之所以把文章起名叫《不再自辯》,是因為我覺得我不需要為自己辯護。

過去的兩個星期,已經有許許多多讀者為我辯護過了。他們的辯護,比我本人的更加客觀,也更加犀利。所以今天的媒體見麵會,目的不是‘自辯’,而是‘自述’。”

又有記者提問道:“關於‘張白之爭’,許多人覺得這是你和批評界前輩白曄之間的個人恩怨,你怎麼看?”

張潮大大方方地點頭承認道:“‘張白之爭’確實是個人恩怨。起因,不用我贅述了吧?但我覺得更加準確的描述是——起於私怨,漸成公仇。”

記者追問道:“公仇?你能細講一下嗎?”

張潮頓了頓道:“我從來不反對批評家肯定我或者否定我。我反對的一直是批評家通過刻意營造文學性與市場化的對立,來綁架作家。

銷量當然不是評價文學性的唯一標準,但銷量怎麼會是文學性的對立麵呢?80年代很多純文學作品和雜誌的銷量奇高,動輒超過百萬冊,那時候的批評家似乎沒人覺得這有什麼問題。

但是到了近十幾年,但凡銷量高的作品,文學性上都會受到質疑。我自己就不說了——我的老師於華,他的《兄弟》上下兩冊賣了100多萬冊,結果批評家李京澤怎麼說的——

‘他本來應該更沉著、更堅定,本來應該知道自己應該乾什麼,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他好像不知道自己該乾什麼、在乾什麼,這個我覺得是特彆令人失望的。’

這樣的表述可能不會傷害於老師這樣成熟的作家,卻會誤導千千萬萬熱愛文學的年輕人。讓他們有個錯覺——好的文學必然是反市場、反大眾的,一定是孤芳自賞、顧影自憐的。

在這種評價語境下,批評家們把文學與大眾切割開了,利用了作家與生俱來對文學性的追求,把他們誘導到更符合批評家話利益的話語體係中去。

他們給作家們戴上一頂又一頂高帽子,卻也暗中勒緊了作家脖子上的繩索,在眾目睽睽之下完成了一次綁架。不少被綁架的人,還樂嗬嗬地給他們數錢——隻要這些批評家肯施舍一些廉價的讚美即可。

所以我說這不僅是私怨,而是公仇!”

記者接著問道:“既然你說是‘公仇’,那麼你是不是認為,文學批評應該完全退出文學舞台?”

張潮道:“你混淆了概念。我前麵始終講的是‘綁架作家的文學批評’,而不是‘文學批評’。‘綁架作家的文學批評’最經常做的,就是私設公堂,就像我前一段時間遭遇的那樣。

請問,《莫讓“黃暴黑刊”占據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私設公堂,想讓我從此退出文學舞台嗎?”

說到這裡,張潮停了下來,環視了一遍記者,才繼續道:

“既然他們這麼急不可耐,那我給他們一次機會。從明天起,心浪博客上會有一個專門的投票頁麵,所有人都可以參與。

如果大家認為我張潮是一個‘黃’‘暴’‘黑’的作家,那我從此退出文壇,不再從事任何文學創作!

人民,隻有人民,才能審判我張潮!”

(12點左右有第三更)



最新小说: 離婚直播美食後,前夫追妻請排隊! 綁架流產你不管,離婚簽字你哭啥! 超市空間:穿越年代嫁糙漢 穿成女主後,腹黑反派對我一見鐘情 風水神相:開局娶個白仙老婆 孤女謀嫁 荒誕權柄:我用華麗演出戲謔規則 修仙之天罡三十六變 萬國爭鋒:北莽!北莽! 一念神,一念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