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了思路以後,張潮誠懇地對著鏡頭說道:“據我了解,這些情況屬實。”
一言既出,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全都嘩然了。就連林誌恩也懵了——他看過張潮之前的訪談,覺得張潮最厲害的就是各種閃轉騰挪、偷換概念、避重就輕。
張潮一旦用出這些慣用的伎倆,他已經想好了幾十種辦法把張潮逼到死角,給他打上“包庇同謀”的標簽。
但是所有的構思當中,都沒有張潮大大方方、坦坦蕩蕩承認確實有不公發生的選項。
林誌恩有些慌,近乎於本能地追問了一句:“沒有其他解釋了嗎?”
張潮有些奇怪地問道:“不公平就是不公平,有什麼好解釋的?我們沒把香港的初賽辦好,挨罵不是應該的?靚坤都說過——有錯就要認,挨打要立正。
知識分子總不能連古惑仔的擔當都沒有吧?”
“有錯就要認,挨打要立正”張潮是用粵語說出來的,他在酒店房間裡練習了上百遍,終於能做到字正腔圓。
這句話出口,效果奇佳。不僅擺明了態度,而且不失幽默,讓不少觀看直播的香港人都一邊笑,一邊點頭。
林誌恩腦子開始宕機了,他下意識地翻了翻自己的手卡,不知道下一步該問哪一張上的問題。
張潮從林誌恩開始作妖,就把之前準備的很多內容都放棄了,包括向公眾解釋出現資源集中在BAND1學校這個現象的原因。
因為他想明白了,個中緣由其實每個關注過事件的香港市民都能猜的八九不離十,無非就是社會分層、資源擇優傾斜那一套,早就見怪不怪了。
所以與其長篇大論地解釋原因,不如爽爽快快地承認錯誤、擔起責任。大家是想從張潮的回答中,獲得情緒上的安撫,如果張潮後麵還能提出好的彌補方案,那麼風波也就過去了。
有些問題,看起來複雜,是因為總想逃避責任。這次的事情雖然是潘要明弄出來的,但張潮卻主動把黑鍋背了,以後隻要潘要明還要這張老臉,那張潮在香港要做什麼事,他這個頭銜多得一張名片塞不下的文壇大佬,基本都要鞍前馬後地給張潮辦好。
直到雙方都覺得彼此的人情還清了為止。張潮想來想去,發現自己這個黑鍋背得妙,因為人人都能看出來自己是主動接鍋,反而沒有人會真的覺得是他的責任。
關鍵是這黑鍋幾乎不會對他造成任何實際損失,無非就是一點差旅費和一塊物有所值的田黃石。
“好啊,好啊!”金鏞在自己的辦公室內,對著電視連聲讚歎。然後又轉身對潘要明道:“你看這個張潮,處理方法就比你好得多嘛。”
潘要明老臉一紅,小聲說道:“我也不知道現場臨時換了主持人。”
金鏞道:“換的好,換的好。要是按你和TVB那邊溝通的那樣,把問題問得扭扭捏捏、吞吞吐吐,市民又不是傻瓜。群眾的眼……”說了半句,又吞回去了。
潘要明有些狐疑地道:“直接承認,不會讓輿論影響更壞嗎?”
金鏞道:“事情做錯了,就要承認。不承認,就永遠是你的弱點。你之前老是想捂住錯誤,內部消化、內部解決,結果呢?還不是被人捅了出去。
張潮這一招,是‘以拙破巧’‘以直通曲’!”
潘要明這才恍然大悟,脫口而出:“‘珍瓏棋局’!”。
金鏞聞言,差點就喜上眉梢,但終究是幾十年的養氣功夫深厚,克製住了情緒波動,勉強“八風不動”,隻是微微頷首。
“珍瓏棋局”是金鏞《天龍八部》裡,由逍遙派掌門無崖子所創立的一局殘棋。此棋劫中有劫,既有共活,又有長生,或反撲或收氣,花五聚六,複雜無比。
無崖子創立“珍瓏棋局”幾十年,沒有一個棋道高手可以破解。最後卻讓不懂圍棋的虛竹,閉著眼睛胡亂填子後破解。原來要破此局,隻能先“自毀”一塊好棋,方能盤活局麵,另尋勝機。
雖然現實中的圍棋沒有“珍瓏棋局”,但是張潮的應對策略確實與虛竹有相似之處。
這時現場的張潮冷冷地對林誌恩道:“您似乎不滿意我的回應。”
林誌恩意識到自己失態了,於是勉強擠出一個笑容道:“怎麼可能!你很坦白,這點上確實讓人讚賞。那你怎麼看待這些通過不公平的手段獲得複賽權的學生呢?
他們還有資格去滬上參加複賽嗎?”
張潮聽完問題,身體忽然往林誌恩的方向微微一傾,盯著林誌恩的眼睛道:“你在混淆視聽?”
林誌恩看著張潮淩厲的眼神,心中又是一慌,勉強道:“我說的哪裡有錯?他們不就是……”
張潮立刻打斷林誌恩的話,一字一頓、擲地有聲地道:“犯錯的是我們這群組織者,這些學生在主觀上沒有任何依靠不公平手段獲得複賽資格的意圖。
不是‘他們通過不公平的手段’,而是‘我們使用了不公平的方法’。錯在大人,孩子是無辜的!他們當然有資格參加複賽!”
電視機前的觀眾,又紛紛點頭,再次對張潮的觀感大為改善。
林誌恩語塞難應。按照常理,他這時候應該問的問題,要麼是“你怎麼確保複賽的公平性”,要麼是“你怎麼補償其他沒有獲得輔導的學生”。
但這等於給張潮傳了一個助攻,他肯定準備充分,當然不能自投羅網。
林誌恩深吸一口氣,忽然餘光瞥見台下的編導工作位上,站了好幾個黑黢黢的人影,不出意外應該是TVB的高層,其中更有一個令他心驚膽戰的紅色身影。
其實香港的電視台不是不能容忍主持人自由發揮,甚至讓嘉賓難堪——隻要有節目效果、有收視率,電視台的形象又不會受損,那即使有人要開除自己,肯定也有為自己講情的聲音。
但是反過來,電視台高層就絕對不會容忍了,等下插入廣告、中斷直播都有可能。
林誌恩把心一橫,語帶嘲笑地道:“張潮先生,雖然你自詡是一個知識分子、文化人,但是我嚴重懷疑你的私德有問題。
說實話,我很擔心香港和台島的青少年如果以你為榜樣,會不會導致文化良心的淪喪與個人修養的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