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開始試著早點更新……我也熬不住了……)
隨著結束鐘聲的響起,第八屆“新理念作文大賽”的複賽正式結束了。最拖拉的學生也交上了自己的作品。
謄錄的速記員效率很高,隻用了2個多小時就把所有的稿件都轉為了電子稿,並按照要求打印了出來。評委們吃過晚飯來到閱卷的會議室,就看到各自的座位上厚厚的一疊稿子。
張潮這次雖然不參加評審,但是仍然在場,交代了幾句以後,就說了聲“拜托了”,給所有人鞠了一躬,然後才離開。他知道今晚肯定是一個不眠之夜。
隨著會議室大門被緊緊關上,阿來沉聲道:“我們開始吧。大家抓緊時間,明天早上就要出結果的。”
一個評委當然不可能一晚上看所有的稿件,每個人分配的稿件數加在一起,恰好是總數的3倍——也就是每篇稿子至少有3個評委看過,確保不會因為個人的審美偏差有遺珠之憾。
第一輪評審,每個評委先把自己認為可以獲得一等獎、二等獎的作品選出來。3個評委都不選的作品,就自動歸入優秀獎的範疇。
第二輪評審,同時得到3名評委青睞的稿件直接進第3輪,然後對其餘隻有1名或2名評委選擇的稿件再進行一次交叉評議,篩出一部分進入第3輪;沒進入第3輪的,也歸入優秀獎。
第三輪評審,主要就是再次進行交叉評議,然後經過充分討論,最後選出一等獎作品,數量約為複賽人數的1015%。其餘的作品就列入二等獎。
每一輪評審,稿件都要重新打印,確保評委不會受到其他人打分的影響。
這個流程,比之前幾屆的都要嚴謹和繁瑣一些。但是現場有和評委人數接近的工作人員,扛著五六個筆記本和兩台大型商用打印機,把所有過渡環節的時間壓縮到了極致。
以至於評委們在輪次之間都沒有感覺到有空檔,直接就這麼滑過去了。
“這些辦法你是怎麼想到的?比以前科學多了。以前我們都是看學生的原稿,好多學生文章不錯,字那叫一個難看。而且有些稿子怎麼就一等獎、二等獎了,我到最後都稀裡糊塗。”蘇童趁著一輪到二輪之間的間隙,出來抽了根煙,正好碰上給大家送宵夜過來的張潮。
聽到這個問題,張潮愣住了,然後讓工作人員幫自己把宵夜拎進去,接著就滿嘴的“追讀”“推薦位”“新書PK”“月票”“首訂”“收訂比”……愈發令人不懂了。
蘇童聽得一臉茫然,隻好認為自己和張潮之間有代溝,年輕人的世界自己不懂。不過就是奇怪張潮說起這些的時候怎麼語帶悲憤,好像遭過多大罪一樣。
張潮也隻能感慨一聲,解釋不得。但是回頭就給起點的吳文輝發了一條長長的短信,開頭就是:“吳師兄,我覺得咱們起點得引進些新機製……”隻有自己吃過苦,不妨提前讓人也吃到。(調侃一下,莫當真)
良久之後,張潮的手機嗡嗡作響,掏出來一看是吳師兄回短信,隻有寥寥幾個字:“你啥時候複更?”
張潮咽了口水,一拍腦袋,最近一段時間事情太多,把網絡這事忘了一乾淨……於是悄悄收起手機,就當沒看見。
宵夜進場的時候已經快晚上11點了,最耗時的第一和第二輪評審剛剛結束,大家一共選出了150篇左右的一、二等獎候選作品。
宵夜的品種豐富,有豆腐腦、油條、生煎包、海鮮粥、小餛飩……還有好幾種飲料。這個年頭小龍蝦還沒有火,燒烤和炸臭豆腐味道太大,所以張潮選的都是清淡的食物。
評委們看了三四個小時的稿件,全都眼疲神倦,看到如此豐盛的食物一個個又眼前一亮,都不見外地上手就拿,開始大快朵頤。
池莉端起豆腐腦就嘗了一口,卻“哇”一聲叫了出來,難以置信地說道:“上海的豆花怎麼是鹹的?”
李啟剛滿臉困惑地道:“這不是豆腐花麼?豆腐花本來就是鹹的。難道還有其他味道?”
池莉剛一臉嫌棄地把豆腐腦放了回去,聞言立刻反駁道:“誰說豆花是鹹的?明明是應該是甜的才對。鹹的怎麼吃嘛?”說到最後,武漢口音都彪出來了。
韓少功正喝著豆漿、吃著生煎包,聞言把腦袋探過來看了一眼,馬上附和道:“這就應該是甜的。甜的入口才好下喉嚨,哪個豆腐腦吃鹹的哦?”
這時候就有“鹹黨”不樂意了,立刻辯白道:“豆腐花鹹的才好吃,才好配其他小吃。甜的那麼膩,吃了還怎麼吃得下其他食物?”
一時間會議室裡“甜黨”和“鹹黨”爭執不下,比討論稿件更加熱鬨。而在現場角落裡的“吃貨”馬伯慵,忽然來了靈感,悄悄打開了一個新文檔,還沒有想好標題,就先輸入了第一行正文——
【在豆腐腦上是淋醬油還是灑白糖,茲事體大,次於聖心……】
已經溜回酒店的張潮不知道,他把附近夜市小吃都打包一份的無意之舉,竟然將本來應該發生在互聯網上的“豆腐腦戰爭”提前了好幾年。
甚至還催生出了一本上一世原本不存在的暢銷書……
不過會議室現場的爭議,其實是評委們在壓力之下的一種宣泄,並不是一定要爭出個對錯來,所以隨著桌上食物的消耗,很快也來到了尾聲。
最後大家不約而同地爆發出一陣大笑,之前的疲憊也一掃而空。
阿來笑著對大家道:“今天學生們寫得那麼開心,我們評委也不能苦著一張臉看稿子啊。現在這樣剛好,剛好!”
遲子建在一旁道:“並沒有剛好呢——還差一點。”
阿來問道:“還差一點什麼?”
遲子建笑道:“還差一點酒!張潮不應該隻給飲料,該給我們幾瓶酒的。今天看到好幾篇好文章,每次都讓人想浮一大白。”
阿來知道遲子建是開玩笑,不過仍然順著這個話頭說道:“好文章當然值得好酒,不過得等明天晚上了。接下來才是硬戰。大家繼續!”
工作人員很快就把桌麵收拾得乾淨整潔,新打印好的稿件也整齊地碼放在評委們的座位上,所有人又進入了繁忙的狀態當中。
第三輪評審,評委之間的分歧,比前兩輪加起來都要多。畢竟前兩輪的思路是“篩層次”,而第三輪的思路是“分高下”。
大家都是文學界的積年老魁,眼光都毒辣得很,對“好”和“壞”的判斷幾乎不會有區彆。但“有多好”,則取決於各自的審美趣味和價值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