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外麵怎麼樣,至少在這座象牙塔裡,齊磊依舊可以放心地保持純真。
因為在這兒,他依舊是學生眼裡的小齊導,依舊是女生們喜歡甚至是暗戀的大男孩兒。
被綁回雛鷹樓,摁在二班教室的講台上,齊磊有種痛並快樂著的幸福。
他早飯還沒吃呢,有點餓。
更可恨的是,廖凡義、陳姥爺,還有穆正明,他們幾個新學部的老學究兒,這麼一會兒工夫就在食堂打好了飯,端著飯盒進了教室。。
往後排一坐,準備好邊吃邊旁聽了。
嚓!齊磊瞄了一眼,職工食堂居然做紅燜羊肉了?董大校長這日子越過越好了。
不過,比起羊肉,顯然應付眼前更為重要。
“既然學習氛圍這麼高漲,那就給你們來上一段兒。“
往前排桌子上一靠,瀟灑地把玩著一根粉筆,“現在是提問時間。"
“針對這次的事件,什麼看明白了,什麼沒看明白,都說說吧?“
雛鷹二期一聽,騰的一聲把手舉的老高,根本就不用思考的。
事實上,雛鷹班很重要的一門課程,就是時事解析。
更何況是關於小齊導員的新聞,所以從齊磊與米國人簽約,輿論開始起來,他們已經討論過無數次了。
甚至,從最開始,剛剛有一點苗頭不對,雛鷹二期就已經嘗試著對新聞走向做出了預測。
在群體智慧麵前,預測的結果,和輿論發展到今天的結果,基本**不離十。
當然,也討論過齊磊的原始動機,是真的向米國人妥協,還是存在著其它的誘因和訴求。
隻不過,畢竟學的還淺,水平還不夠,所以沒看明白的其實很多。
齊磊點了之前的那個女生,“你叫童璐?是班長?“
“你來說吧!
齊磊對二期的人了解不多,除了三冰子、二成子,還有宋小樂那幾個,僅限於知道名字。
叫童璐的那個女生當下站了起來。
“視野我們已經打開了,我們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和案例,發現以往中國企業出海的過程中,其實和小齊導的遭遇差不多,或多或少,都存在被經濟霸淩的局麵。“
“可是,這次輿論走向明顯不符合正常規律,應該是有人刻意操縱的。”
齊磊點了點頭,這就很不錯了。有自己的思考,而且在尋找事實依據。
起碼不像上次似的,被情緒牽著走。
“說下去。“
童璐,“搞清楚局勢之後,我們當然就能理性對待。”
“隻不過,想要還原事實,模擬尋找攻關突破口的時候卻卡住了。”
“因為我們的知識儲備還不夠,對於經濟上的問題還不太了解。同時,也存在很多疑問。”
“比如,按理來說,三石與央視有親密的合作關係,董校長又極力的維護您。“
“可是,明顯存在輿論誤導的情況下,央視和學校幾乎視而不見,沒有做出任何的應對,這完全不符合邏輯。”
“同樣的,按說,您的三石公司的主要業務都在國內,可是為了米國市場,承受這麼大的風險,這也不符合邏輯。“
突然回頭,看了一眼正在吃飯的廖凡義和穆正明,“我們找到廖教授,也請求穆老師解答一些經濟問題。”
“可是,他們都說不知道,說是等你回來親自解答。”
齊磊聽完,挑起眉頭,由衷地笑了。
從童璐的話裡,不難看到,二期的學習氛圍不錯,這幫書呆子不但開竅了,而且還繼承了過去的優良傳統。
那就是—肯學!
同時,齊磊也有點感激地看向後排。
老廖和穆正明可不是不知道,他們的水平齊磊很清楚。
這是等著齊磊回來,自己給自己正名呢!
這時,穆正明嚼著羊肉,弄的滿教室都是味兒。
對上齊磊的目光,打趣道,“你趕緊的,這一個多月,都快讓這幫孩子煩死了!“
齊磊一笑,低頭沉吟,他當然可以直截了當的說出一些真實理由。
比如,企鵝可以打破米國的傳媒壁壘,三石公司則是進軍計產業高地,意義重大什麼的。
一下子就可以解開他們的疑惑。
隻不過,對這些學生來說,沒有什麼大用,學不到東西。
而且,此時,董北國不知什麼時候已經站在教室門外,也在聽。
他身後,不少好學的、好奇的、聞訊而來的其它院係學生,也都在慢慢聚集。
齊磊就更不能說了。
想了一會兒,齊磊抬頭,“董校,把人都放進來吧!既然想聽,那就都進來聽。”
董北國一愣,放進來?合適嗎?
其實他在這兒擋著,就是為了不讓人進去。
齊磊為雛鷹班解析時事,還是這件事兒,多多少少肯定要透露一些不能讓誰都聽的乾貨。
雛鷹班的學生無所謂,都是經過審查的。
可其他人…
好吧,儘管董北國相信他學生的品行,可是誰也保不準,會不會不小心泄露出去。
不如關上門,外麵什麼也聽不清楚的好。
打著哈哈,“站外麵看看熱鬨就得了,教室裡又裝不下。”
可是齊磊卻道,“既然都好奇,那就都來聽聽唄,沒關係!“
董北國一聽他這麼說,就知道齊磊心裡有數,也就不再堅持了。
隻不過,董大校長還是不太放心,他怕齊磊受多了委屈,今天來個集中爆發。
進教室,從齊磊身邊兒過的時候還刻意提醒,“該說的說,不該說彆說哈。"
齊磊淡然一笑,“明白。”
董北國,“…“
又開始好奇,一邊指揮外麵的學生進教室,一邊琢磨,遮遮掩掩的不能透露真相,那你怎麼說?
沒一會兒,教室裡就擠滿了人。
然後,大夥兒和齊磊一起鄙夷廖凡義、穆正明那幾個吃飯的。
都沒吃呢!
不過鄙夷之後,又都認真的聽小齊導員講課。
隻見齊磊依舊在第一排靠著。
“看來,雛鷹班的時事分析,在校內不是什麼秘密,大夥兒也都參與了?“
教室裡登時一陣哄笑,齊磊甚至在人群中看到了李憨憨的身影兒。
在後排,扒著桌子,脖子伸的老長,朝他擠眉弄眼的。
仿佛在說,兄弟!我挺你!
確實不是什麼秘密。
上次,齊磊在大禮堂講的那節,關於視野、理性、知識和邏輯的公開課,對北廣的學生們影響很深。
所以,這次大家也都願意參與討論。包括今天跑來這麼多人旁聽,也是這個原因。
大家想知道答案。
齊磊,“既然大夥兒都好奇,那咱們今天,可以講一講。”
“不過,我想換種方式,不是由我來告訴你們答案,而是我講一些彆的事情,你們從中尋找一些思路,自己找到答案。“
大夥兒一聽,自無不可,倒是挺新鮮的。
齊磊,“那講點什麼不相乾的呢?“
“不妨將視野這個問題展開來講。”
“聊聊如何在拉高視野著眼全局的位置,找到獨特的關注點。“
同學們不由一愣,獨特的關注點?這和他們心裡的疑問有關係嗎?
而廖凡義他們則是放慢了吃飯的速度,陷入了沉思。
穆正明更是笑了,“這個有點意思。“
隻聞齊磊,“怎麼?是不是有點迷糊?不明所以?“
拔高聲調,“告訴你們!很重要的!“
“二戰時期,知道米國獲取德軍情報,除了特工之外,還有誰嗎?“
“數學家!
“知道數學家怎麼獲取德國情報嗎?“
“從德國人的報紙上!“
“他們通過從公開的新聞媒體和不相乾的報道中尋找數學規律和邏輯線索,就可以分析出德國的工業情況,甚至戰略重心。"
“所以說,打開不同的思路,尋找不同的視角,並不是靈光一閃的偶然,也可以是一種本能。“
齊磊:“剛剛童璐已經大概說明了情況,我認為你們的視野已經很開闊了。
“可是,僅僅開闊是沒有用的,你們還是把目光過於集中,導致即便可以縱觀全局,也很容易忽略諸多細節,從而放棄了很多有價值的參考量。”
眾人皺眉疑惑,還是忽略了細節?
有人發問,“小齊導員,能說說我們忽略了哪些細節嗎?
齊磊笑了,“這些細節,我留給你們自己去尋找,我隻給你們一些提示。“
“抗米援c!“
眾人,“???
抗米援c?和當下有什麼關係嗎?
齊磊,“那場戰爭的意義和影響,估計你們能說出一大堆來吧?“
“誰能給我羅列一下?“
這個問題並不難,課堂上都聽過不少。
底下的同學也很踴躍,沒一會兒工夫,就列舉出不少。
什麼打出國威,奠定了幾十年的和平基礎啊!
什麼借朝鮮作為戰略緩衝,避免東三省暴露在炮口之下啊!
什麼贏得了國際地位之類。
基本把主流答案闡述了一遍,沒什麼遺漏。
但是,大夥兒說完,齊磊卻提到了一個同學們完全沒有想到的視角,或者說細節。
“工業!”
“工業?”
廖凡義他們都豎起耳朵,這個說法,很新鮮。
可實際上,這個說法,“對工業的影響”一點也不新鮮。
至少在決策層,是一個很主流的觀點,齊磊也是聽常奶奶閒聊的時候說起過。
“那場戰爭,對中國工業的影響,可以說是顛覆性的。“
齊磊從頭講起,“你們知道,1950年,那場戰爭之前,咱們腳下的京城都有哪些工業嗎?”
這個問題,大夥兒答不上來。一般不是學近代工業發展史的,都答不上來。
齊磊也不賣關子,“我來告訴大家吧!”
1950年,京城的冶金工業是一王麻子剪刀!”
“化學工業是一王致和臭豆腐!”
我噗,一教室的人直接就噴了。
能嚴肅點嗎?這不是開玩笑呢嗎?
齊磊,“彆笑!雖然有點調侃的成分,但這是事實。”
“新中國建立之初,這就是京城的現狀。“
“很多人說,這哪是工業,這就是民間手工匠人嘛!”
“沒錯啊!”齊磊攤手,“當年,我們就是把這些手工藝人也納入到工業人口的範疇之內進行統計。
“可即便是這樣,全國的工業人口也不足5%。”
很多學生聽到這兒,不由沉默了,也凝重起來。
齊磊幾句話,就展示了那個年代中國工業的水平。
連王麻子剪刀、臭豆腐都算工業了?
也有人不解,“小齊導,不是說,東三省在民國張作霖時期,就已經擁有工業基礎了嗎?”
“倭國入侵,也建設了大量的工業項目。“
齊磊,“原來是有,可是解放後就沒有了。都讓大毛拆光了,鐵軌都拆了!“
齊磊,“回到正題,5%不到的工業人口,談什麼工業?新中國工業能力有多差,也足夠直觀了吧?”
“可以說就沒有工業,更談不上基礎。”
“在基本為零的情況下,又是當時極其惡劣的國際環境,兩極對抗。“
“你們認為,憑借我們自己,四億農民!有發展自主工業體係的可能嗎?有給你發展的士壤嗎?“
"有機會成為大國、強國嗎?”
眾人沉默,如果設身處地的思考,確實形勢很嚴峻。
不過有人道,“可是,事實證明,我們發展起來了,不是嗎?”
齊磊,“對呀,發展起來了!那你知道為什麼發展起來了嗎?“
眾人不知。
齊磊,“換個問題,你們知道我們發展起來用了多長時間嗎?“
眾人依舊不知。
隻見齊磊伸出一個巴掌,
眾人,“五十年?“
齊磊,“錯!五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