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澤和母親剝了兩捆樹皮,換了三十積分的事,在港下村引起轟動。
除了老得不能動,和年幼的孩子,全村人都冒雨上了山。
港下村以捕漁為生,常年泡在海裡,除了要砍些柴火,等閒還真不會往山上跑。山上有什麼藥材,也是一概不知。
這會得知山裡那樹皮能換錢,個個心頭火熱。
跑得飛起,就怕去晚了。
不大一會功夫,山上的杜仲樹就被村人分了個乾淨。
一人或一家圍住一棵,有工具沒工具,上手就是剝。管它黏液不黏液的,能換錢能活人性命,就是好東西。
好動的小子抱著樹猴一樣爬了上去,樹頂上的皮都給剝了個乾淨。
不大會,家家戶戶都收獲好幾捆。
“誰能想到這燒柴的樹竟是藥材呢。”
“咱以前也是把珍珠當魚目了。”
“可不是,有了這些,咱就能熬下去了。”
大水圍山,再困個十天半月都不怕了。
等港下村的村民歡歡喜喜背著杜仲樹皮往半山腰走的時候,村長和裡正也把港上村及附近村子的村民接了一部分來。
除了隨船接來的外,好些得了消息,已經從山的各個方向往這邊趕來。
“謔,什麼時候山上出現這麼多人了。”
見鄉親們在大雨中蹣跚而來,一副氣弱的樣子,眾人心裡都不好受。好些心軟的還上前攙扶,說著他們跟仙人換吃食的事。
“太好了。我們就是聽到這裡出了神跡,可以跟仙人換吃的,才趕過來的。”
颶風刮了有幾日,他們被大水圍困在這山上,彈儘糧絕之跡,竟有了希望。
天不亡他們!
交易站前被圍了裡三層外三層,不被雨淋到的地方站得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彆在這逗留,換了東西就趕緊找山洞呆著。生了病還得花錢換藥。”
裡正和村長維持著秩序,喊得喉嚨都破了,還是沒人離開。
神跡啊,他們一輩子能看幾回?
就愛看。就不走。
村長見大女兒換了東西,懷裡鼓囊囊抱了一團,還拉著大外孫擠在人堆裡看熱鬨,又氣又樂。
上前把她拉出來,“東西都換了,還擠在裡麵做甚。再淋著雨,長安不還得吃藥?”
“嘿嘿,爹,這不是看神跡嗎。”
許榴花對著村長露了笑,從包袱裡掏出一個包子遞給村長,“爹,你吃一個,還熱乎著。”
“爹不吃,留給長安他們吃。”
“外祖吃,長安還有。”
長安抬頭朝外祖看了一眼,又扭頭看向神跡的方向,都舍不得眨眼。
裡正走過來在大孫子的頭上撫了撫,吩咐娘倆:“快回去吧,把吃食和藥給家裡送去。港下村這邊的山洞擠不下那麼多人,還是回咱們那邊。”
許榴花不敢違逆公爹,應了是,拉著兒子走遠。
裡正見娘倆走遠,拍拍村長的肩膀,“要不是你來找咱們,長安幾個小的,也不知能不能熬得過。”
他家裡有些錢財,往後山跑的時候也帶了家裡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