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誌,李秀,過來吃早飯了。”
直到陳家芳的喊聲傳來,李秀才把理整齊的錢放好,然後一起過去吃飯。
早飯是泡的芥菜配稀飯饅頭,芥菜是易定乾此前種的,吃起來酸脆爽口。
陳家誌對沒買到芥菜種子耿耿於懷,說:“這泡芥菜不錯,易哥,用的什麼種子,合適我也種點,豐富下菜品種類。”
易定乾回道:“種的水東芥,現在氣候可能沒那麼合適。”
陳家誌:“那算了,有空了我再去買點。”
芥菜也是珠三角重要的葉菜類作物,可能僅次於菜心和白菜。
品種主要有水東芥、大葉芥和芥菜變種梅菜。
水東芥口感最好,是高端市場主要品種,而大葉芥耐熱性更強,是夏季種植主力。
芥菜的變種梅菜則是‘梅菜扣肉’的梅菜。
芥菜在消費市場上的需求很穩定,也可以作為未來菜場的主力品種之一。
易定乾說:“你挑種子眼睛毒,買的時候幫我帶點,我也準備再種點芥菜。”
“可以。”頓了頓,陳家誌又說:“易哥,你有沒有覺得你現在地裡的菜太雜了,與其什麼都種,不如專攻幾個品種,穩定大於一切。”
易定乾:“同一個品種麵積種多了,遇到菜不好賣的時候就難搞了。”
陳家誌:“這幾年國家搞改革,經濟發展很快,酒店餐飲和日常消費蔬菜消費需求很旺盛,尤其是酒樓酒店和各種工廠,隻要能穩定供應幾個大客戶,銷售根本不用愁。”
易定乾:“酒樓酒店和工廠的單子,哪有那麼容易拿哦。”
陳家誌放下筷子,指了指自己:“你親眼所見,我現在那群客戶,估計就有好幾個在配送酒樓酒店和工廠。
要想取得他們的信任,關鍵還是得保持供應穩定。
你賣個幾天半個月就沒菜了,或者是換了品類,人家買著也不放心。”
陳家誌又接著舉了幾個市場上的例子,向易定乾傳輸自己的經驗。
兩人交談的時候,李秀和陳家芳就安靜的吃飯,聽著陳家誌如數家珍的說出一個個客戶的信息。
頗有點指點江山,揮次方遒的味道。
這都是小菜農生存發展的經驗,在這個年代很有殺傷力。
菜籃子工程和市場改革才幾年時間,職業小菜農的數量比大菜場多不了多少。
且南方職業小菜農很多都是背井離鄉,不僅對技術、種子、農資等缺乏認知,對大城市的蔬菜供應市場更缺乏了解。
單靠大菜場滿足不了現有市場,存在著大量的發展機會。
前世是二姐和姐夫帶著他闖,步履蹣跚。
這次不管易定乾會不會給他打工,僅憑兩人的關係,他也願意分享一些經驗。
易定乾也不是傻子。
陳家誌已經用實力證明了一切,昨晚易定乾甚至不敢麵對他火熱的戰果,早早溜回了家。
而現在他說的每一字每一句也都是乾貨。
易定乾沉吟道:“兄弟,你說我種什麼品種合適?”
陳家誌:“和我一樣,菜心、芥蘭、芥菜為主,穩定保持長期有貨,有多餘的地再搭配種其它蔬菜。”
易定乾:“會不會和你有生意衝突?還有長期重茬,病蟲害會越來越多。”
陳家誌笑了笑:“完全不用擔心,等你菜也多了,我們完全可以分開兩個市場,花城的蔬菜市場很大,批發市場也很多,除了花城,還有深城和港澳,國內其它大城市,乃至其它國家~
至於重茬,暫時管不了那麼多,我們本來就是流動人口,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每三年換一次地很正常。
等什麼時候我們做大了,再來考慮長期基地。
當下我們要做的是賺錢,賺錢,還踏馬是賺錢!”
看著野心勃勃的陳家誌,易定乾和陳家芳都有些愣神,沒想到他考慮得如此長遠。
李秀也聽癡了,怔怔的看著他。
易定乾緩了過來,問:“兄弟,你昨晚賣了多少錢?”
陳家誌淡然一笑:“275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