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說:孩子,如果山村發生什麼,你要獨立的去生活,哪怕再大的事,都不要分心。族長爺爺會想辦法,和村內的人一起去麵對危險,解決困難。
龍陽堅決拒絕靳仁的相送,自己背著書包去學校。上次出山上學的時候,背後相送的人是母親,這次出山,背後沒有人,卻是整個山村。
龍陽走後,靳仁籌劃著山村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動。他像每年一樣,按部就班的部署著一切,可他的心裡不平靜,不踏實。
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在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是傳統的節日。因《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一直沿襲至今。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節的時候,是登高的時候。
重陽節的時候,也是祭祖的時候,也是靳村每年祭祖的時候,也是靳仁最擔心的時候。
牲畜祭品、綻放菊花,一切都已經準備好。
靳仁懷著虔誠與忐忑的心情帶領全村人走向村外的墓地,一個大山之間的平坦高地處,一個大拇指山與小拇指山之間最寬闊的地方。
這裡是大山間隙最大的地方,也是唯一遠離大山的地方。
靳村真正的墓地在大山的背後,那裡是曆任族長的安息之處,其他的人死後都在這裡。
“跪!”
隨著靳仁的話,全村的人都齊齊的跪拜下來。靳仁跪在最前麵,這時他卻違背祖宗常規,偷偷站了起來,看向低頭跪拜的人群。
一家、兩家、三家、、、、、
對了,都來了,所有人都來了,靳仁的心放下來,重新跪在墳墓前。
“起!”
“再跪!”
這次跪拜的方向是大山的山後位置,是曆任老族長的安息處。
“轟!轟轟!轟轟轟!”
開始的聲音不大,緊接著轟隆的聲音越來越大,眾人紛紛抬起頭來,看向相距不遠的大山。五座山峰仿佛朽斷的木頭,從山腰處開始折斷,倒塌向中間的山村。
巨石滾落,碾壓著山腳的田地與樹木,毀壞著世代居住的房屋,覆蓋著山村人幾百年的辛苦與勞作。頃刻間,山村已經被山石掩埋,留下一片巨石嶙峋。
巨大的塵煙彌漫山穀,村民已經看不到自己的家園,看不到山穀內的任何生機。
村民們驚嚇住了,相互擁在一起,驚恐的看著山穀內發生的一切。
不知道何時,一聲喊叫與哭聲打破了不該存在的氣氛,引起哭喊的風暴,老人孩子、男人女人哭喊成一片。
靳仁大聲的叫喊沒有起到一點作用,人群亂作一團。他雖然已經做好心理準備,還是被眼前的禍事嚇住,可是到了現在,他必須發揮族長應有的作用。
靳仁跑到人群前麵,站定。
漸漸的,人群安定下來,也還有女人與孩子的哭叫聲沒有停止,但是男人們開始逐漸冷靜。
“大家聽我說,山村已經沒了,但是我們還在,你們忘記了嗎!我們是誰,我們是靳村的人!是打不敗的人!”靳仁大聲喊道。
“族長,是不是發生地震了?”
“可能吧,大家鎮定,無論是什麼都已經過去了。”
好多人朝著靳仁走去,整齊的,沒有被突發的災禍徹底嚇倒,他們是村內的老人與青壯年,接著是領著孩子或抱著孩子的女人。
靳村發生巨變,毀掉了整個山村,唯一的安全地,就是這片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