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寫論文和工作報告的工作經驗,李承乾很快將大綱羅列出來,開始著手論述。
李世民湊上前去,瞟了一眼:“彆人寫文章都是一氣嗬成,你這個寫法倒是少見。”
牛馬電腦前麵碼字,老板背後死亡凝視,饒是李承乾定力不俗,此刻整個身子也是僵的。
“誰教你的法子?”
李承乾大腦飛速運轉,找背鍋俠!
陸德明?
不行,陸德明是啟蒙恩師,又是父親十八學士之一,陸德明的行文風格,父親多半知道。就是不知道,十八學士還有一堆活躍在朝堂,父親一問就露餡了。
李綱?
不行,李綱教他寫文章,可李綱曆經兩朝,李綱的行文風格,無人不知!
“兒見朝中有六部,其下又細細分工,明確各自職能。故有感而發,寫文時,先列出大概輪廓,再進行分析論述。”
李世民道:“舉一反三,高明……”
“陛下,司空長孫無忌、中書令房玄齡、侍中魏征求見。”
張阿難的聲音從殿外傳進來,李世民不由得皺眉,能到甘露殿來求見,必是要緊之事。
“傳!”話音剛落,李世民看向李承乾:“把你寫的東西收好。”
聞言,李承乾將打好的大綱折了揣進懷裡,又將案上文房四寶歸位。
長孫無忌等人進來時,但見皇帝龍精虎猛,半點看不出身體不適的樣子,又見一側太子,不由得回憶起早朝之事,三人心中有數,便不多言。
李世民徑自落座,道:“是什麼要緊的事情?”
房玄齡道:“吐蕃數次侵擾吐穀渾,吐穀渾可汗上疏,請求朝廷出兵。”
這段曆史,李承乾還是比較了解的,貞觀八年吐蕃曾經來長安求娶公主,由於態度惡劣,父親直接拒絕了。吐蕃使臣回去之後,本就不怎麼唐蕃邊境愈發的不安定。
貞觀九年,吐穀渾動亂,朝廷任命李靖為主帥,出兵平息戰亂,以吐穀渾作緩衝區,暫時緩和唐蕃衝突。
打仗燒錢,吐穀渾之戰過後,又有兩次國喪,國庫沒錢,所以父親就隻能忍著這口氣,任由吐蕃在邊境挑釁。
貞觀十二年,吐蕃公然侵入鬆州,入侵大唐國土,西南邊境陷入極端不安之中。
吐蕃此舉踩到了父親的底線,這一年八月,父親命侯君集為主帥,兵分四路打退了吐蕃的攻勢。此後,又遣文成公主和親,維持兩邦暫時的和平。
房玄齡道:“國庫空虛,暫時不能出兵,依臣的意思,忍一時之氣,以圖後事。大唐與吐蕃邊境,需要調撥兵馬,加強邊境的戍衛部署。這是我們幾個人商議出來的決斷,還請陛下聖裁。”
李世民何嘗不知這個道理,眼下也隻能這般,遂道:“準了,召民部、兵部諸卿兩儀殿議事。”
老板終於要走了,李承乾緊繃的弦鬆了,長舒了一口氣。
“太子愣著做什麼,一起!”
李承乾:……
放過打工人,可以嗎?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