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很理解李世民對高句麗的執著,廣袤肥沃的黑土地,相對嚴寒惡劣的自然條件,孕育剽悍的民眾,不早些收拾遲早是中原大患。
朱明王朝打了半個世紀,最後功敗垂成。高句麗和突厥,隋朝就開始打,隋唐初期,多次大規模對外戰爭,都和這兩個國家有關。
“承乾,阿耶問你的是大事,你要是去過一定要告訴阿耶。高句麗同吐穀渾、高昌這種烏合之眾不一樣,其威脅不亞於北邊的突厥,西邊的吐蕃,朕不會把高句麗和突厥這個禍害留給後世兒孫,就是打不死他,也得把他打殘了。”
李承乾道:“去過,臣不僅去過,還能手繪當地輿圖。”
李世民狂喜,激動的握住李承乾胳膊,道:“承乾,此話當真?”
胳膊上的脹痛襲來,李承乾忙道:“鬆開,鬆開,我不是你的巨闕天弓。”
李世民趕忙抽回手,李承乾直接往外側挪,道:“陛下,掐臣脖子都行,沒事不要抓臣的手腕和胳膊,臣可不想再殘廢一次。”
“誰要你跟琉璃似的,脆的不行偏喜歡跟人來硬的,朕要不是你阿耶,就憑你那沒眼看的打法敢和朕動手,你墳頭草現在比樹高。”
李承乾:……
“你怎麼會這麼上心高句麗?”
李承乾哈哈一笑,道:“陛下晚年發兵高句麗,沒完成滅國的目標,加上唐軍損失過大,陛下覺得自己吃了敗仗,歸途心情鬱鬱,能把陛下打鬱鬱的仗,臣特彆感興趣。”
李世民嘴角抽了抽,兔崽子,真欠啊!
“所以,隻要有機會臣就會查閱相關史料。不過可惜,能查閱到的資料太少了。一直到臣輪回的最後一世,中學接觸地理學科,再次涉及到高句麗地區,臣所在的那個時代叫東北地區,上網一搜整個東北地區地形地勢一目了然。臣再次翻閱史料,查看陛下當年打過的城池,繪圖分析高句麗為什麼能躲過滅國之禍。”
李世民笑而不語,小兔崽子或有看他笑話的意思,可若不在乎,誰會去翻舊賬。
“為此我爸媽還誤會了,以為我是喜歡東北,那一年暑假放假,我媽直接帶我去東北玩兒了一個來月,後續又多次帶我去東北旅遊。”
李世民冷哼一聲,道:“整天就知道玩,你玩物喪誌也就罷了,那個小吏和教書先生一把年紀也沒個正形,隻一味縱容你。”
又在這裡嘲諷他爸媽,李承乾邪火直竄,道:“從七歲入學開始,十八年學習生涯,臣一直都是師長和家父家母的驕傲,認識家父家母的人提起臣,都隻有羨慕家父家母的份兒。實在是抱歉,讓陛下失望了,臣沒有玩物喪誌。不過,也不用抱歉,臣在貞觀朝確實玩物喪誌,還成了個瘋子,陛下沒有失望。”
李世民兩鬢突突的疼,大腦熟悉的轟鳴感,李承乾這個逆子,是知道怎麼誅心他的。
“不想挨打就給朕閉嘴!”
李承乾合上眸子養神,閉嘴就閉嘴,本來就不想說話,是皇帝一直逮著他問東問西。
少時,馬車經過鬨市,自市坊界限打破,長安繁華更勝從前,李承乾掀開簾子往外去看,想到家裡的老婆孩子,出來一趟給妻兒帶點兒東西回去。
“陛下帶錢了嗎?借臣一些。”
李世民道:“你想乾什麼?”
李承乾道:“外頭小玩意兒挺多,難得出來一趟,給太子妃和象兒帶些回去。臣沒帶錢,陛下借臣一點,有借有還。”
“出來探病,誰會帶錢?”
李世民敲了敲馬車,張阿難小跑上前伺候。
“阿難,出門帶錢了嗎?”
張阿難道:“沒帶!”
聞言,李世民揮揮手,張阿難識趣的退下。
“陛下,這馬車不隔音,咱們說這麼多,張翁離得遠聽不到,趕車的人也聽不到嗎?”
李世民道:“所以,你猜一下,他為什麼叫啞奴?不用問,他也不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