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展言辭誠懇,亦是在觀察王伯當的反應,他很清楚,王伯當其實是有野心的,他並非甘於寂寞之輩。
隻是一直以來,他沒有得到應有的機會,才會選擇落草上山。
而今,馬展已經將條件擺在他麵前,該如何選擇,就看王伯當自己了。
王伯當沉默無言,陷入思索之中,他其實能夠感受到,馬展並非誆騙他。
因為馬展在曆城縣,就已經見過他和單雄信等人,也知道他們和秦瓊的關係,如果馬展要究根問底,他們誰都跑不了。
而今,馬展願意和他平靜對話,足以說明他沒有惡意。
在王伯當腦海中,浮現這些年的經曆,自從他棄官出走,便是混跡於綠林之中,單雄信對他確實很好。
不過,王伯當之所以陷落於此,不正是因為掩護單雄信等人嗎?
如果說,王伯當一直不降,甚至是主動求死,那單雄信等人,他們會不會冒險來救,到時候麻煩隻會更大。
種種條件疊加之下,王伯當心中,逐漸有了答案。他確實想要抓住這個機會,能夠建功立業,實現心中誌向。
王伯當輕吐出一口濁氣,他看向馬展,點了點頭,答道:
“王勇相信太保所言非虛,隻要不牽扯其他人,王勇願降!”
當王伯當說出此言,馬展頓時眼前一亮,看來他的判斷沒錯。他方才提出條件,正好切中王伯當心中所想。
馬展當即站起身,拉住王伯當,笑道:
“王兄能夠明白本太保心意就好,如今歸降才是最明智的決斷。父王求賢若渴,像王兄這等人才,必然能夠得到重用。”
當然了,馬展所說的重用,肯定是在王伯當戴罪立功之功。他此刻的處境,應該是和程咬金差不多。
王伯當心情有些複雜,他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以這種方式活下去。
但是,他對楊林也不算太反感。
實際上,王伯當對楊林還是十分欽佩的,這位大隋靠山王,何等威名赫赫,為大隋建立立下了滔天之功。
而今,大隋國力強盛,勉強稱得上天下太平,但楊林仍舊不甘寂寞,為大隋鎮守登州府,平定海寇。
並且,這位靠山王也是嫉惡如仇之輩,在他治下,百姓生活安定,不必擔心那些個貪官汙吏,這才是真正的盛世景象。
或許正如馬展所言,跟隨楊林,能夠實現自己的誌向。
至於丁良,則是看得一臉懵逼,方才王伯當還一副堅定不移的模樣,怎麼十二弟說幾句話,他就降了?
——
在說服王伯當之後。
馬展便是帶著丁良,一路往府衙而去。
他這樣做,當然不隻是為了滿足楊林求才之心,主要還是為了他自己。
雖然馬展是楊林義子,是大隋臣子,但他知道未來天下大亂,總要提前做好準備,哪怕要做個忠臣,也要有屬於自己的勢力。
才能避免被卸磨殺驢的可能。
對此,馬展想得很明白,他可不是一個愚忠之輩。
隻不過,馬展尚未到府衙,便是察覺在道路之側,似乎有人在看著他。
在馬展實力提升之後,感知也是敏銳了許多。當他察覺異樣,便是立時看了過去,那裡是一名男子,尋常百姓裝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