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派遣更多部隊!"
"問題是,"參謀總長沉聲道,"我們在北方的行動正處於關鍵時期,抽調大量兵力南下,會影響整體戰略部署。"
法蘭西,愛麗舍宮。
"這個林宇太狂妄了,"外交部長說,"殺害我們的僑民,燒毀領事館,這是赤裸裸的挑釁!"
"但我們在安南的叛亂還沒平息,"殖民部長提醒道,"遠東艦隊抽不出太多力量。"
日耳曼,威廉大街。
"申城的局勢對我們來說是個機會,"外交大臣說,"英法在遠東的影響力被削弱,我們可以......"
"但林宇顯然不是傀儡,"參謀總長打斷他,"他有自己的工業基礎,有自己的軍隊。這不是我們熟悉的那種軍閥。"
美利堅,白宮。
"總統先生,"國務卿彙報道,"我們在申城的直接損失相對較小,但局勢失控對商業利益影響巨大。我建議,在采取軍事行動前,先嘗試外交斡旋,並對林宇施加經濟壓力。"
"英吉利人怎麼說?"
"他們很憤怒,但調動艦隊需要時間。我們可以觀望他們的動作,避免過早卷入。"
各國首都的緊急會議一個接一個,但將憤怒轉化為實際行動,卻遠比想象的複雜。
官僚機構的運轉需要時間,軍隊調動需要準備,各國之間的協調更是困難重重。最重要的是,林宇展現出的實力,讓所有人都不敢輕舉妄動。
這種"遲緩",正是林宇需要的。
申城的石庫門裡弄中,一片低聲議論。
"聽說了嗎?"一個拉黃包車的車夫靠在牆角,對同伴小聲說,"昨晚好幾個洋人大老板都被殺了!就是那些平時最橫的!"
"該!"另一個車夫啐了一口,"這些吸血鬼,天天騎在我們頭上作威作福,還是林大帥有種!敢治他們的罪!"
"噓!小聲點!"第一個車夫緊張地看了看四周,"當心被當兵的聽見。不過......"他壓低聲音,"心裡是真痛快!"
茶館裡,一個戴著老花鏡的賬房先生正在念報紙:"市政廳嚴正聲明,對於近日發生的不幸事件深表遺憾。經初步調查,死者多有劣跡,與外國勢力內部矛盾有關......"
"這是敲山震虎呢!"旁邊一個茶客點頭說,"林大帥這是在警告那些洋人,以後彆再那麼囂張了。"
"可不是,"又一個茶客接話,"你們還記得嗎?上個月那個洋行的經理,就因為我們的黃包車碰了他的汽車一下,就要打死人。現在呢?都老實了。"
街上,林宇的士兵正在巡邏。他們製服筆挺,槍口鋥亮,走過時路人紛紛避讓。牆上貼著市政廳的告示,措辭嚴厲地警告市民"切勿信謠傳謠","保持社會穩定"。
雜貨鋪裡,老板娘正在整理貨架,突然聽到丈夫歎氣。
"怎麼了?"她問。
"是殺了幾個壞洋人,"老板愁眉苦臉地說,"可我聽說外國人的兵船要開來了。真要打起來,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日子怕是更難過......"
"瞎說什麼!"老板娘瞪了他一眼,"林大帥既然敢動手,肯定有把握。你看現在街上多太平,那些洋人再也不敢在街上撒野了。"
街巷中彌漫著一種奇異的氛圍。人們壓抑著興奮,又帶著一絲恐懼。對於林宇的鐵腕手段,既有暗暗叫好,又不敢公開議論。
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這座城市的秩序,正在悄然改變。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洋人,如今也不得不低下他們傲慢的頭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