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青山趕忙應道:“大哥,大麥長穀也是孩子,這事不用他們冒險。小麥和小安是我的孩子,我也跟著你們進去。”
趙翠娥緊跟著說道:“大哥,我心慌得緊,也跟你進去,要是找不到他倆,我就不出來了。”
“彆說胡話,這事我自有安排,你倆聽我吩咐做事,彆添亂。”
童遠山訓斥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人打斷了。
“遠山,你家的事情處理的怎麼樣了?村裡的口糧沒剩多少了,不能在這裡耽誤時間了。你們收拾收拾東西,趕路吧。”
如果在童青山找他之前說了離開的事情,童遠山二話不說,召集全家人跟著大部隊出發。
但是剛剛聽童青山說到棄京南下的事情,而且這事還是由童小安提出來的,童遠山心裡就有了些想法。
不過在沒有和童小安確認之前,這事不能隨便亂說。
童遠山想到這兒,看向鬼林的方向,眉頭皺起,問道:“叔,鐵生他們還沒出來,就走嗎?”
村長歎了口氣,無奈的搖了搖頭:“走吧,村裡這麼多人等著呢,不能因為他們幾個,耽誤了全村人。在這裡多等一天,就多消耗一天的口糧。距離京城還有四五天的路程,再等下去,糧沒了。都已經快走到京城地界了,不能讓村裡人餓死在路上。”
村長說這話時,臉色沉重。
帶頭進鬼林的鐵生就是他的小兒子。
第一天他還有些期盼,盼著兒子能帶著食物回來,解決了他們的困境。
到了晚上,他就有些心慌了,什麼吃食都不重要了,能看到人安全出來就行。
可事與願違,多等了一天,依舊沒有看到人影,估摸著是凶多吉少了。
一邊是兒子,一邊是全村幾千口人的性命,他得取舍。
喪子之痛,他理解。
看幾人臉色不太好,村長安慰道:“小安是個好孩子,就是命苦了點。孩子已經沒了,你們得往前看,為活著的人打算,收拾收拾走吧。等過了災年,再來這兒,把孩子帶回家。”
童青山身體微顫。
三個孩子沒了倆,他這當爹的怎麼能往前看。
紅著眼圈看向童遠山,等他出主意。
童遠山清楚,這個時候必須有個決斷了。
收回思緒,一臉嚴肅的說道:“叔,咱要不要改道,不去京城。”
“不去京城去哪?咱這一路走來,碰到的難民隊伍也有兩三撥,從不同地方湧過來,都是朝著京城的方向去的。眼下隻有京城能有個活路了。”
“往南走”,童遠山急中生智,想出了理由:“去了京城,也就是能喝兩口善粥,短時間解決生存危機。我聽說南邊天熱,再過兩個月還能播種,等到了冬天收糧,總能有活路的。”
“可去南方的路上怎麼辦?”村長無奈的說道:“都走到這兒了,京城有沒有活路,隻能去試試。往南走,誰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童遠山不能強求村長,隻能替自己這一大家子做主:“叔,你帶著村裡人走吧,我們家不打算去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