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關城中的這些義軍們,隻覺得劉九思很對他們的脾氣。
劉九思所擔任的身份是謀士,不同於那些一張口便是酸氣的文人們,他為人豪爽,言辭敞亮,這也讓義軍的將領們對他有很大的好感。
陽關之戰時,劉九思親率騎兵馳援,上陣殺敵時的神勇姿態更讓這些義軍們大受震撼。
這特麼是謀士?!
誰家的謀士拎著一杆長槍,在萬軍叢中如入無人之境!
隻憑這份勇武,便已經讓義軍們服氣了。
與之一同服氣的還有劉縯。
劉縯和劉秀是同胞兄弟,但兩人的性格卻恰恰相反。
弟弟劉秀為人內斂沉穩,自幼便喜好文學。而兄長劉縯則是性格剛毅,鋒芒外露,傾身破產也要交結天下雄俊。
他起兵之後,自稱柱天都部,即自喻為擎天之柱。
上一個被稱之為“擎天之柱”的人,是靖祖劉安。
與大漢千萬百姓們一樣,劉縯也一直很敬仰靖祖,他從小便聽人說靖祖北伐的故事,長大之後便立誌一定要成為像靖祖一樣偉大的人物。
想要讓這樣的一位豪傑服氣,除非能表現出比他更強的本事來。
陽關之戰後,劉縯對劉九思徹底服氣了。
這個噴不了,這個是真牛逼。
論文采,劉九思能將陽關軍營的瑣事整理的一絲不苟;論武德,他亦能以萬夫不當之勇上陣殺敵。
在他的管理下,本來渾身匪氣的陽關義軍儼然有了正規軍的模樣。
“喝酒,喝酒!”
就當眾人推杯換盞之際,卻忽然有人神態嚴肅的走了進來,在劉縯的耳邊低語了幾句。
劉縯點了點頭,擺了擺手:“就這麼點小事啊,彆妨礙我和先生喝酒了,你退下吧。”
劉秀上前疑惑的問道:“大哥,是出什麼事了嗎?”
劉縯卻無所謂的說道:“沒出什麼事,就是陛下聽聞了陽關大捷,例行公事準備大擺宴席,便派人來請我們兄弟去宛城赴宴。”
他所說的“陛下”,指的便是更始帝劉玄。
雖然這些義軍們內部不和,但他們都承認了劉玄的漢帝身份,在名義上是劉玄的部下。
如今陽關之戰剛剛結束,更始帝便迫不及待的要宴請諸將,尤其是點名要讓劉秀兄弟赴宴,這也讓劉九思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更始帝一直都看不慣劉秀兄弟,怎麼會特意召開宴席為陽關之戰慶功呢?
“大將軍,這宴席恐怕是鴻門宴啊。”
劉九思沉聲道,“那位陛下忌憚於你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巴不得陽關被莽軍攻破,怎麼會特意大擺宴席為你慶功呢?”
“先生你想的太多了。”劉縯滿不在乎的說道,“大勝之後舉大宴,這是義軍們的傳統習慣,陛下也隻不過是例行公事罷了,他怎麼可能會借宴會之由對我動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