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也是有模有樣的,忽然張偉發現了問題,就是陳老頭的動作與八仙陳中的“白虎陳”有契合點。
張偉大吃一驚,難道兩者之間有溝通?於是心裡的那種自傲馬上就煙消雲散。
以前說“太極十年不出門”,說明太極是由內而外的功夫,十年不出門的意思就是叫人們耐心練習?所以華夏武術又叫“功夫”。
其實張偉在某些書中已經看過太極拳的某些要領,所以隻要態度端正了,馬上就福至心靈了。
太極拳的規律:&bp;1、中正安舒,八麵支撐。&bp;2、運勁如抽絲,邁步如貓行。&bp;3、運勁要有折疊,進退要有轉換。進步必跟,退步必撤。&bp;4、腰為旗杆,手為旗幟。&bp;5、其根在腳,主宰於腰(實際是胯),形於手指。練胯、腰腿間求之。
摟膝拗步(掌),是太極拳標誌性的動作,最具有代表性。
張偉看姐姐他們往往是摟腰,因襠打不開,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上下相隨,協調性不夠好。
於是張偉就用白虎陳的某些要領對姐姐他們的動作進行了一點點修改,就是右腳左手的“拗步”更加的圓滑,這樣手足到位,腰為軸,手為車輪,協調性就好多了。
張偉本來就喜歡源拳,於是直接當了半個師父,陳老頭微微點頭。
接手揮琵琶式的動作要領就直接由張偉來示範:張偉就先旋腰右轉,再打開手(肩肘手)成前後平衡狀。
又重心下沉出左胯膝足,左腳跟落地。
然後腰從右後方向左前方旋沉肩、肘、手,隨腰落成摟膝拗步掌。
後麵就是定型:左弓步狀、左手指第二關節與左膝尖平、跟膝於左邊一拳遠,右手與胸部同高向前一掌。
而陳老頭說著某些要領:腰要旋,並帶動肩肘手;腰要沉,用上肢下沉於兩腿根上(胯)使腿根處向兩邊脹開。前7後3為標準(矛盾樁稱歇步,前3後7)。
很快就過了早拳時間,陳老頭明星的有一種依依不舍的樣子,因為張偉與姐姐、可可要回廖宅了,而靈一也要回去讀書,水永還要回大唐!
……
“張偉!你給我出來…”
“哪裡來的野小子!吃錯藥了嗎…”姐姐馬上回懟過去…
張偉發現大聲嚷嚷的小不點背後跟著徐君、迪誨、徐衛軍,而且他們三人明顯有攔著這個氣勢洶洶的小不點…
張偉心裡清楚,這裡麵肯定出了什麼誤會,要不然不可能會有如此莽撞的場景。
“周建衛!不要衝動…”說著就跑到了所謂的建衛前麵。
周建衛!是周家的那個武癡?
張偉聽說過周家的武癡,外界傳說,他練武的癡是忘乎一切的。
據說他練習一個五心走路,不間斷的練習了整整十個小時。
何謂五心走路,就是雙手手心與頭心著地,而後翻過身子,等腳心落地後,雙手手心與頭頂心離地起立。
當然了,這個建衛練習五心走路是有速度要求的,因此,他的練習是高難度動作,武癡之名也不是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