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要回到這日辰時說起。
四月二十六,芒種。
一早,秦可卿被王熙鳳、林黛玉同史湘雲勸說入園子頑,原不想去,奈何潑辣鳳姐兒生拉硬拽,連著李紈都說:
“今兒人齊,我本也不耐,還不是一道被拉來了。便一齊罷。”
如此,可卿隻能應下,回了西廂換衣裳。
瑞珠寶珠更希望她能多出去玩鬨,開朗些,嬉笑為她打扮,還撲了胭脂遮蓋病色倦容。
再回來同賈蓉告辭時,乍現的仙姿讓他觀之…難耐,恨不得立馬支棱起來,補上婚禮那日的殘缺。
但更多的,是欣慰,也放下了多半擔憂。
這段時間,似少了在天香樓居住時生怕賈珍騷擾的憂思,便也能睡得香甜些,賈蓉眼見著她的精神頭雖緩慢,但的確在恢複。
今日上了妝,換了新衣,幾同變了個人。
‘好事。’
還願意頑,願意動,能去熱鬨,說明她的抑鬱症沒到不可挽回的程度。
說秦可卿九成的死因是抑鬱,不是賈蓉的個人猜測。
為了畫畫而閉關品原著時,賈蓉也對秦可卿到底得了什麼病感到深深好奇,於是上網查了不少資料。
其中他認為最靠譜的,是廣洲中醫藥大學付傑英教授的分析。
原文秦可卿病入膏肓時,尤氏形容:她這些日子,不知怎麼了,經期有兩個多月沒有來,叫大夫瞧了,又說並不是喜。那兩日,到下半日就懶怠動了,話也懶怠說,眼神也發眩。
還說一天要換四五套衣服。
可見病情體征為:停經、虛汗不止。
賈珍遂相求馮紫英請了“醫理高深”能“斷人生死”的神醫張友士來。
經過為秦可卿左右手三部九候,張友士原話為:看得尊夫人脈息,左寸沉數,左關沉伏;右寸細而無力,右關虛而無神。
而左手“寸”這個位置對應的是心臟,“沉”是指用力按壓才摸得到脈,“數”為脈搏極快。
連起來的意思就是說,秦可卿在身體很虛弱的情況下,心跳還非常快。正是心神不寧,強弩之末,鞭打病牛的狀態。
右手“關”對應肝臟,同樣很“沉”,代表肝氣不通,“伏”指不斷憂思,導致鬱結堵塞,才造成肋下疼痛。
右“寸”對應肺,細而無力表現出來是說話少、氣無力、出虛汗,還畏風怕冷,形成頭部供氧不足,所以“眩暈如坐舟中”。
右“關”對應脾胃,脾胃虛弱就吃不進東西,消化不良。營養跟不上,越來越瘦,便“形銷骨立”。
肝虧,肺虛,火重,加上睡眠不好,無法恢複,精神怠倦。
秦可卿整個人就像一截蠟燭兩頭燒。
為了維持生命,身體自啟動最後的保護機製,就是停經。
張友士說前人診斷像有喜,但絕不是。
他給的定論為:“奶奶是個心性高強、聰明不過的人,但聰明太過則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反又思慮太過。”
死循環。
說白了,性格使然,神醫難治。
她自己也非常清楚,才對鳳姐兒說“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綜上所有,付教授給的說法是:
隨著焦大揭開最後一層遮羞布,秦可卿的典型重度抑鬱症徹底軀體化,導致自身免疫係統崩潰,最終形成肝血癆。
病因一:長期情緒低下,憂思過重。
病因一的病因:賈珍性騷擾。